“他对上·师的恭敬心,给我的印象最深。”
要知道,佛法依靠恭敬而得,如果一点恭敬心都没有,佛法是不可能得到的。华智仁波切在《前行》中说:“如果具有上等的信心与恭敬心,所得到上·师三宝的悲悯与加持也是上等的;倘若具有中等的信心与恭敬心,所得到的悲悯与加持也是中等的;假如仅仅具备下等的信心与恭敬心,就只能获得少许的加持与悲悯;如果根本没有信心和恭敬心,那绝对不可能得到上·师三宝的悲悯与加持。”印光大师也讲过:“欲得佛法实义,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少一分罪恶,增一分福慧。”此教言的含义非常甚深,不管什么样的人,都应从恭敬中获得佛法的利益。
以前冈波巴大师离开米拉日巴尊者时,问道:“我什么时候可以摄受弟子?”(就像现在有些人一样,他特别着急,很想马上摄受弟子。)尊者告诉他:“你何时与现在的心情不同了,对我这个老父真正看成与佛无别,那时就可以摄受弟子。”所以,只有对上·师真正生起不共的信心,上·师的功德才会融入你的相续,那时候你才足以摄受弟子。
我非常佩服《西藏生死书》的作者索甲仁波切,他对上·师的恭敬心,给我的印象最深。当时上·师如意宝去法国,在那里呆了十天左右。之前我们先去了美国、加拿大好几个国家,有些西方人把佛法当作交易,对下面收了多少钱,就要求你不管晚上也好、白天也好,一定要讲满这个时间,后来上·师觉得有点累。最后一站到了法国,索甲仁波切什么要求都没有:“上·师好好地休息一下,不辛苦就可以。在我们这里,讲也可以、不讲也可以,反正他们都是我的眷属,怎么样都可以。只要上·师开心就好!”没有时间的约束,上·师如意宝好像很开心,反而给他们讲了最甚深的《上·师心滴》,并作了极大的灌顶和传法。
很多人也许都看过《西藏生死书》,现在西方人和东南亚人认为这些教言很殊胜,但就我的感觉而言,这些在莲花生大师的《中阴窍诀》及藏传佛教的《闻解脱》和《系解脱》中都有,所以并不是特别稀有。而索甲仁波切每次提到他的上·师——敦珠仁波切、顶果钦哲仁波切、蒋扬钦哲仁波切等时,句里词间所流露出的对上·师的那份恭敬心和清净心,这才是最最稀有。
作为弟子,欲获得法利,必须依靠对上·师的恭敬心,乃至自己最终的证悟,也依靠恭敬心而得。以前如来芽尊者闭关苦修多年,有一天他到外面去休息,湛蓝天空中点缀着朵朵白云,尊者仰望着天空,见到有一朵白云,正向他的上·师智悲光尊者所住方向飘去。他当时想:“那朵白云下面,我的上·师就在那儿啊!”难以抑制的念师之情与不可思议的恭敬心、信心,使尊者昏了过去。醒来之后,智悲光尊者所有的大悲智慧完全融入了他的心。此后,他也成为我们龙钦宁提派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传承祖师。
对上·师的一份恭敬心,的的确确非常重要。原来上·师曾说过:“我在世的时候,你们倒不一定有信心,但我离开人间以后,也许你们对我的信心更增上了。”的确如此,如今每当听到上·师的录音带,我只有泪流满面,关着门合掌而听。这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只要听到上·师的法音,自己实在控制不住,只有关着门,恭敬合掌而听。上·师在与不在,信心的确不相同。以前上·师在的时候,我觉得今天会传法、明天也会传法,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几十年来好像都是这种心态,但现在……所以,我们对传授佛法的任何上·师都应该恭敬,不管是密法也好、显宗也好。
有些人可能认为:“真正具有法相的上·师,对他恭敬是可以的,但我们的法师、辅导员有没有这种功德啊?没有的话,我又何必恭敬他?”这完全是一种邪念!佛法不管从谁的口里说出,都应该值得恭敬。记得《宝箧经》中曾说,佛陀加持魔王波旬传讲佛法,文殊菩萨和舍利子都在他面前恭敬谛听。他们并不是对魔王有信心,而是对佛法有信心。所以,有些人再怎么差,比如行为不太如法、口才不太好,肯定比魔王波旬好一点吧。恭敬讲法者,并不是对他个人崇拜,而是恭敬佛法。
想想这么多年的修学经历,我对自己还是比较满意。不管是哪个上·师、哪个辅导员,只要给我传过一句法以上,我从内心中非常恭敬他。因为我现在相续中的佛法,并不是依靠一个人,而是来自于方方面面。所以,平时在路上碰到时,如果他以前给过我法恩,我就非常非常恭敬。希望每个人对佛法也有一份虔诚的恭敬心,这是非常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