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演讲】真正的成功
大学演讲
尚未踏上医学岗位时,很多年轻人往往一腔热血、万丈豪情,认为前程一片晴空,不过事实也许并非如此,可能会飘来乌云,可能会笼罩雾霾。但是不管怎样,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应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只要有一颗利他心,其他都变得不那么重要,压抑等情绪也会自然消散。相反,如果抱着一颗自私心,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只是想依靠这个职业跟别人攀比、竞争,那确实心中的苦恼会连绵不断,因为只要看到其他人获得了金钱、地位,而自己似乎没什么发展,就难免失去平衡。
不过,如今的主流价值观出了偏差,很多人判断一个人成功与否,不看他是否帮助了他人,是否利益了社会,而唯一看他的钱财和地位——有钱就是成功人士,有地位就是事业有成。这种标准未免有些肤浅。如果成功的标准是这样,人跟动物又有什么区别?因为在动物眼中,它吃的草、喝的水也是最有价值的,是生活的全部。
在我看来,利他心才是成功的标准,一个人能以无私的心帮助他人就是真正的成功。
我听说有一名年近花甲的医生,在短短五六年中成功做了上千例手术。我们设身处地想一下,自己生病时的痛苦是多么难忍,如果能让我们从病苦中解脱,这个价值是金钱能衡量的吗?
美国文学家爱默生曾说:“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我对这句话很感兴趣,医务工作者天天帮助别人,暂时似乎没有什么回报,没有摘取显赫的地位,没有收获滚滚的钱财,但是只要真诚地奉献、默默地付出,真正的价值就在实现,有意义的人生就在铺展。
反过来说,有些人腰缠万贯、名声显赫,青春貌美又才华横溢,暂时在别人看来非常风光,但如果只是谋求一己私利,昧着良心害了很多人,那么得来的钱都是肮脏的,最终也必定会引火自焚,生生世世都落于悲惨的境地。这样的因果规律是真实不虚的。
我特别希望医学工作者树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信念,要相信有一种肉眼看不见的法则存在着、运作着,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每一个行为都影响着自己的未来命运。如果有了这种正信,在面对种种人生抉择时,就不会再困惑。
摘自医者之心——河北医科大学演讲
附:索达吉堪布大学演讲系列视频和文本链接 (请长按识别维码打开链接)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