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次第花开 >> 老人临终的示现,给了我们很大的勇气与鼓励 Back

老人临终的示现,给了我们很大的勇气与鼓励

www.ptz.cn 次第花开 2020-12-12


标题为方便阅读所加


不久后的一天,一直躺卧的迪勒突然让家人扶他坐起来,然后,他艰难地双手合十当胸,仰视虚空,开始喃喃祈祷阿弥陀佛。这样持续一阵后,旁边的外孙听他轻声说了一句:“看见了。”便见他慢慢放下双手,结定印, 随后安然坐化。 


养老院有一位名叫迪勒的老人,来自山下的村子。他家里子女多,年轻时为养家糊口,经常打猎,造了很多恶业


后来孩子们逐渐长大,他便放下家庭内外所有的事务,专心修行,十几年不跟任何人说话,只一心念咒


他住进养老院后更加精进,家就在几步之外,也从来不回去。儿子翻盖新房时,亲朋好友都来参观祝贺,家人一再来请他,说:“咱们家穷了一辈子, 现在终于富裕了,住上好房子,什么都有,你就回去看一眼吧,大家都会高兴的。”


他只好回去一趟,却依然是一手拿转经筒,一手拨念珠,专心念咒,也不和身边来来往往的人们寒暄。 


前一段时间,他儿子请我在电话里为他念颇瓦,说是病了一个多月,没怎么进食,人瘦成皮包骨,眼看要走到生命的终点。


念颇瓦时,我听见电话那边的他一直在呼唤阿弥陀佛和祈祷上师。他儿子对我说:“八十几岁的人,病得那么重,却说一点也不痛苦,也不害怕,不知道是真不痛苦还是为了安慰我们才那么说。”



我相信,真诚的信心在这种时候是会让人超越痛苦的。 


迪勒对家人说:“我以前造了很多恶业,但我很努力地修行,恶业一定会清净的,你们不必为我难过。我现在很好,以后的去处也很好。倒是你们自己,如果不好好修行的话,以后会有为自己难过的日子。”


他又对身边的人说:“我不是死,是飞。”达森堪布便问他飞去哪里,他说:“飞去极乐世界。” 


不久后的一天,一直躺卧的迪勒突然让家人扶他坐起来,然后,他艰难地双手合十当胸,仰视虚空,开始喃喃祈祷阿弥陀佛。


这样持续一阵后,旁边的外孙听他轻声说了一句:“看见了。”便见他慢慢放下双手,结定印, 随后安然坐化。 


——希阿荣博堪布《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




老人迪勒临终时的示现给了我们很大的勇气与鼓励,他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几年前,我们在扎西持林有幸采访过老人家......



堵着鼻孔去闻法



2014年扎西持林的夏天,有点与往年不同,天气冷,雨水多。从七月中旬开始,每天上午上师希阿荣博堪布为信众们传讲《普贤上师言教》。


这一天上午,同往常一样,扎西持林养老院的老人们三三两两地来到莲师坛城外,持咒的持咒,煨桑的煨桑,安静地等待着上师仁波切的到来。


老喇嘛迪勒  摄于2014年8月


人群中,一位清瘦的老喇嘛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老人家拄杖而立,身躯略微躬着,两个鼻孔都塞着白色的纸巾,纸团卷得不甚讲究,长短参差而且很长一段露在外面,因为鼻孔堵死不得不张着嘴喘气,站在人群里便显得格外打眼。


我们定睛一看,原来是迪勒,我们曾经去养老院拜访过他。


“他为什么用纸塞住鼻子呢?是流鼻血了吗?可那纸上没有看到半点血迹呀……”我们心下疑惑。


突然,人群里起了一阵骚动,迪勒好像被围起来了,我们赶紧凑上前去看个究竟。只见几位汉地居士正攥住迪勒的一只手,边商量边手忙脚乱地在“患者”手指上飞快地缠线。


原来,这几位汉地居士看见迪勒用纸巾塞住鼻孔,以为老人家流鼻血了,正热心地为他实施汉地流行的“止血大法”,几个人拉的拉,绑的绑。


原本好端端站着念咒,一群人突然跑到面前,抢救病人样地摆弄起自己的手指,还人人一副如临大敌的表情,老人家哪里经历过这样的阵仗,顿时就懵了。


回过神来用藏语解释了几句,无奈语言不通,众居士仍只管埋头继续“抢救”。不忍直接拨开他们,迪勒只好本能地把手一再地往回缩……


旁边一位略懂汉语的老人告诉我们,迪勒确实没流鼻血,但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堵住鼻孔。


直到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在与迪勒的家人交谈中方才得知其中原委。

原来迪勒常看到周围的老年人因为上了年纪,天气凉的时候,常常会浑然不觉地流鼻涕。


他心想自己身体那么差,闻法时万一在上师面前、在那么庄严的道场控制不住地流鼻涕,自己又发现不了,在上师三宝面前就太不恭敬了


琢磨来琢磨去还是没想出更好的办法,于是在上课前,老人家索性找来纸巾,把两个鼻孔堵上……


《事师法五十颂》中有偈云:“除遣口唾液沫等,伸展其足于坐垫,往来经行或诤论,上师面前皆不应。”



“止血事件”后不久的一天,扎西持林养老院的老人们与当地部分村民,自发到荣擦村随喜修建佛塔,我们也随行前往。众人合力建塔是极其殊胜的共修,所有参与的人都将获得建塔功德的全部。

人们欢天喜地地往塔基上搬着石头,运着混凝土,无论男女老幼,都尽着自己最大的力量。不经意间,我们发现平日里行动都要依赖拐杖的迪勒竟然也来了。他拄着拐杖立在离塔基较远的一处石堆旁,巴巴地望着塔基下正在忙着搬运的人们。


不知过了多久,当我们站在高高的塔基上往下看时,发现迪勒悄然出现在塔的另外一侧,这时的他坐在一堆木头上,像是在歇脚,手里还拿着一个人们背石头用的编织口袋,口袋看起来是空的。


又过了一会儿我们再向下望去,迪勒已经起身向塔的另一侧走去,步履蹒跚,行动缓慢。没走几步他就停下弯腰,像是在捡什么东西放进袋子里。转念一想,我们恍然,原来行动不便的迪勒在边绕塔边捡小石头。


尽管年老体弱,可八十岁高龄的迪勒仍在用自己的“绵薄”之力为佛塔添砖加瓦。只见他拄着拐杖远远地站在佛塔前,像在前行,又像在静立,半小时过去了,老人家沿顺时针方向移动了几米,一小时过去了,又移动了几米……


塔基下边蹒跚绕塔边拾石头的迪勒

摄于2014年8月


老喇嘛迪勒,现年八十岁,已出家七年。无论上师仁波切,还是达森堪布,或是扎西持林养老院的其他老年人,说起迪勒,对他的修行都是随喜赞叹不已。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位老人呢?


2014年早春的一天,我们怀着好奇来到了位于养老院入口处的迪勒家。迪勒的家族世代居住在此,是名副其实的原住民,七年前扎西持林养老院刚一建立,老两口便欢欢喜喜地一道舍俗出家了。


出家修行,是藏地许多人到了晚年时都会有的心愿。因为原本的房子就紧挨着初建的养老院,所以迪勒夫妇剃度后仍继续居住在家里和孩子们一起生活。只不过他们各自搬到相对独立安静的房间起居。


八年前迪勒患上了老年病,脸部肌肉一刻不停地颤抖,说话也因此变得费力。


和我们的沟通中,老人家往往一次只能完整说出三两个字,说话尚且如此,持咒的困难更不言而喻,但他每天仍要坚持念完数量可观的心咒


如今老人家虽已无力转山,却仍坚持每天五点起床,一刻不停地在家闭门修行。

迪勒的儿子们人缘很好,家里每天总有络绎不绝的客人。然而,这一茬接一茬的访客似乎从来都只与儿子有关。


无论转山还是转经,迪勒一回到家,对客人们总是连看都不看一眼,连客厅都不进,念着心咒径直回到自己的房间,进屋反身把房门一锁,外面的一切便被这扇小门屏蔽了。任外屋如何谈笑风生,屋里始终寂静清凉。


即使是和家人,迪勒也极少说话,只是不停地念经。有时因为不愿多接触与修行无关的事,他宁愿呆在自己房间里吃糌粑,也不肯到客厅的火炉边享用家人做好的饭菜。


那天,与我们相对而坐,迪勒神情显得淡定从容,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天然的稳重,丰富阅历带来的沉静不自觉地刻画在眉眼间,鼻子上架着那副椭圆形金边老花镜,更为老人家平添了几分“知性”气质,以至于当翻译说起老人家其实并不识字时,我们都很诧异。


跟我们说话的时候,他始终礼貌地微笑着,热情与矜持在这位老者身上被平衡得很好。



因迪勒说话太费力,为了不让老人太过受累,我们打算提前结束采访。


就在我们要告辞时,老人告诉我们,他年轻时曾做过很多种营生,还猎过不少獐子,后来他对自己造作的这些杀业越来越后怕,开始猛烈忏悔。


平时最主要的功课是持诵金刚萨埵心咒和观音心咒,除了忏悔、持咒和发愿往生,其他的什么都不想。


如今,经过七年的出家修行,他开始逐渐释然。


有上师三宝加持,修行上自己也没敢放松,哪怕现在就死也不怕了。”尽管因脸部肌肉的颤抖,迪勒这话说得断断续续,轻柔的语气中却透着令人无法忽视的坚定。


在自己房间里持咒的迪勒

摄于2014年3月


2014年8月的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造访了迪勒儿子的新家。迪勒有两个儿子,兄弟俩没有分家,刚搬进新居不到两个月。之前,兄弟俩与父母一直生活在位于养老院入口处的老院子里。


迪勒的大儿子才贡较为健谈,通过与他的交谈,我们看到了在儿子眼中迪勒的父亲形象。


这位人到中年的康巴汉子告诉我们,从自己懂事起,父亲就为他们兄弟俩定了三条“家规”:第一,我们都是有来世的;第二,我们要深信因果;第三,我们对上师三宝的信心不能退转。


从那时起,佛法的甘露已经通过父亲的言传身教,一点一滴地浸润着孩子们的幼小心田,当孩子们长大有了各自的世间事业,这份经年培育出来的善根也已在心里抽枝出芽。


其实我都没有太多机会见到我爸我妈,这些年他们出了家,把时间都用在了修行上,和我们几乎就没什么话说。以前没出家的时候,每天我们起床老两口早都各自转山去了,晚上我们睡的时候,他俩还在各自的屋里念经、做功课。”


才贡还告诉我们,除了每天的忏悔、持咒和发愿往生这些功课,似乎任何事情都已和父亲无关



迪勒患病这些年,按他们哥俩的经济能力,完全可以带父亲去医疗条件很好的大城市看病,但在老人家眼里,抓紧时间安住修行才是最要紧和最迫切的事。


所以他和弟弟数次提出带父亲去汉地看病时,都被迪勒拒绝了。“我爸说,如果是去附近的藏医院看病他就愿意,如果要走远了,他就不去了。”


在孩子们的眼里,迪勒夫妻俩几十年来几乎从未对世俗享乐流露过一丝贪恋,比如盖房子这种在常人眼里极为重要的事。儿子们刚入住的这处新房修建用了三年的时间,三年中迪勒夫妇从没来看过一眼,也从未向任何人过问过关于房子的哪怕一点一滴。


虽然父子情深,但诸如此类,老两口却完全不执着,房子建好后,两人也仅来过一次,像访客般待了两个小时就离开了。


受父亲迪勒的影响,才贡现在对自己的孩子们也没有太多要求,只希望他们未来不要被生活拖累,能够安心修持佛法


原本才贡是有条件把家安在甘孜县城附近的,那里的生活条件会优越很多,但他和全家人都更愿意住在扎西持林山脚,住在离自己根本上师最近的地方。


而且家在圣地,孩子们还能常受熏陶,从而对上师三宝生起信心——这份从父辈传承下来的信心,是家族的珍宝。


身有疾患仍不辍修行,虔敬自律严堵双鼻去闻法,在人来人往的家里清凉安住,愚公般绕塔捡石子,不恋世法无余供养……



虽然老喇嘛迪勒无法正常言说,他给我们的印象也仅是些碎片,但这些碎片自然拼合,一个寂寂修行的长者形象便跃然而出,令人肃然起敬。


或许,对一个八十岁的老人,这就够了。


本文|整理自

次第花开网站 >寂静地纪事 


《堵着鼻孔去闻法》



动动手,把我们【设为星标
不要走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