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澳大利亚佛学会 >> 【有问有答】《语文》课本里有许多古文字里行间都在教我们追名逐利,我们是不是应该这些东西呢? Back

【有问有答】《语文》课本里有许多古文字里行间都在教我们追名逐利,我们是不是应该这些东西呢?

索达吉堪布 澳大利亚佛学会 2017-07-15

问:在我们《语文》课本里有许多古文,比如,司马迁的《史记》、王勃的《滕王阁序》等,好像字里行间都在教我们追名逐利,要怎么怎么……但我想知道,在我们长大之后,是不是一定要追求这些东西呢?不管它好还是不好。


索达吉堪布答:


在现在的教育中,教导学生追名逐利,似乎成了一种趋势,“你长大以后要成功,要成名,要怎么怎么……”但在这样教导的同时,最好也能为孩子们树立一些利他的理念——“你以后要帮助别人,要关爱生命,要回馈社会,要怎么怎么……”

 

如果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教自己如何生存、如何索取,那他长大之后,也只会成为这种人,目光狭窄,心里只有自己。相反,倘若小时候就让他懂得为人着想,不能只为自己活着,那一路成长起来,他自然就会为社会考虑,为人类乃至一切生命付出和奉献。所以,好的教育,会让一个人的生命呈现出利他的趋势,而这种趋势相当难得,也相当重要。

 

当然,古文中的思想该如何取舍,这一点可能还是要具体分析。一方面,古人虽然有智慧、有德行,但毕竟是世间人,所以在文章中教人求名求利,也可以理解。但另一方面,古人的很多思想,其实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对此不能一概而论、完全舍弃。

 

 

——恭录自香港大学问答


本月藏历


(向上滑动启阅)

致朋友:


澳洲菩提学会开始招生啦!佛学会开设佛学课程以来,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如今已经建立了预科系和正科系并行的教学体系,满足了众多佛教徒学修佛法的需求 让佛法慈悲、智慧的甘露滋润我们的心田,通过系统次第的学修,消弭心中的烦恼、痛苦和压力,从改变自身开始,逐渐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欢喜、实现自他二利。更通过佛法的视角,解决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问题。有意乐的朋友快来联系我们!报名澳洲菩提学会加微信号:zhengtaoyuan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