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慧灯之光网站 >> 佛没有观测仪,却精准描绘了天体的运行轨迹 Back

佛没有观测仪,却精准描绘了天体的运行轨迹

HDZGGW 慧灯之光网站 2018-10-30


如果对佛教的见解、修法等不了解,就容易对其产生诸多误解,甚至认为佛教是迷信、愚昧、消极、落后的代名词。要想澄清这些误会、消除这些成见,就理当以研学佛教世界观作为切入点。要全面了解佛教的世界观,就需要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着手。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佛教的微观世界观,本篇文章将介绍佛教的宏观世界观,为您呈现佛教是如何看待宏观宇宙的。接下来,我们还将推出佛教的人生观、佛教的价值观,以及一篇由幻化故事带来的思考和启发。


“佛教三观”系列文章,每周二刷新您的三观。




对宇宙的不同描述及解释


佛经中对于宇宙的描述与现代科学有不同之处。譬如:《俱舍论》《时轮金刚》中没有说地球是圆球形,佛经中对须弥山、月亮、太阳以及四大部洲等的描述,与科学家们从月球上或太空中所看到的情形也是大相径庭;还有,佛经所说的太阳围绕四大洲的观点,也与现代科学所发现的事实恰恰相反……难道是佛的错误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呢?是不是现代科学发达以后,就出现了新的世界观?


此外,不同佛经中对宇宙构成的描述也存在差异。譬如《俱舍论》与《时轮金刚》对宇宙构成的描述就有非常大的出入,关于日食和月食的说法也有很多种。难道是有两个世界?还是一个世界有几种不同的描述?那么,佛经中对这些差异是如何解释的呢?下面我们来分别进行阐述。



1

传法内容取决于听众接受能力


针对《俱舍论》与《时轮金刚》对宇宙结构描述之间的巨大差异,在《时轮金刚》的一个大疏里将此问题讲得非常清楚。这个大疏是以前的香巴拉人写的,距今有二千一百八十一年的历史。所以,这些都不可能是为了应付物理学的发展,才被动地来思考该如何进行解释的。


大疏以恰如其分的理由向我们一语道破:问题的关键,在于佛陀传法的内容不是根据自己的证悟境界,而是取决于听众的接受能力。其主要考量,是看对方能否受益。如果能利益众生,就算所讲的与事实不尽相符,佛也会暂时先这样讲,然后再慢慢地引导;如对众生有害,就算事实的确如此,佛也不会如实告知。



由此可知,佛之所以说大地是平面的,中间有须弥山等,都是度化众生的一种权巧方便。这是否意味着佛永远都不讲真理,只随众生根机而说呢?也不是。这只能说明:因为众生的根机千差万别,所以进入佛门的途径也是各不相同的。在经由不同方法逐步将各类众生引导入门之后,最终的解脱道还是只有一条。


佛经中对同一事物或现象之所以有多种不同的描述,其原因就在于此。至于佛经的描述与现代科学发现之间的差异,想必也就不难理解。



2

内在缘起影响外在感知


无论是《俱舍论》或《时轮金刚》,其中对宇宙结构所作的描述,从空性的角度来说,都是众生的幻觉,都不可能实有存在;但从世俗谛或众生的角度来看,两者的描述都有可能。也就是说,在某些人的境界中,宇宙的结构正如《俱舍论》所言;而在另一些人的境界中,宇宙的结构又如《时轮金刚》中所说的一样。


佛曾说过,两种不同道的众生在看同一个东西时,会得到两种不同的结论。人只能看到人的世界,而看不到天人的世界。就像人的肉眼只能看到粗大的物质,而看不到无线电波等更细微的物质形态,但却不能说因为我们看不见,无线电波就不存在。同样,天人的世界也不是我们所能看到的。



这种说法合乎逻辑吗?其逻辑性非常强!两种完全不同道的众生,其器官的构造与阿赖耶识中的种子都截然不同,当他们同时看一个东西时,看到的会是两种不同的结果。如同有些鱼类和人类的感受不同一样,天人和人类之间的差别就更大,他们在观察同一外境时,所得出的结果就更不相同。由于天人比人类高一个生命档次,所以天人可以看到人的世界,而人却不能看到天人的世界。


《时轮金刚》大疏中说:令人类垂涎三尺的一桌丰盛美食,在饿鬼众生的境界中却根本不存在;对于造作过杀生等严重罪业的地狱众生而言,在如同针尖般大小的微尘上,也会出现险恶峻峭的高山。


佛经中还讲过:以前有一种老鼠,专门住在火坑中,以火为食却毫发无损;过去还有一种衣服,穿脏了不能用水洗,而是要扔到火里,以熊熊烈火来清除衣服上的污垢,却不会烧坏衣服,因为这种衣服的原料是石材。在中国的史籍中,也有这样的记载。


因为那种老鼠的身体构造与我们不同,就像用石材做的衣服与用普通布料做的衣服不同,所以能够承受烈火的高温一样,老鼠对火的感觉也与我们人类完全不一样,因此就可以生活在火里。虽然现在不再听说有此类动物,可能是已经绝种了,但很多人都知道,在海底的火山口附近,即使水温高达200℃,却仍然有一些鱼类常年生活于其间,完全不受高温的影响。如果是人类或其他鱼类,则绝对无法在这种环境中生存。


从以上这些例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不是所有众生对冷热疼痛的感受都一样。既然感觉可以如此不同,那么眼睛所看到的现象不尽相同也是合情合理的。类似的逻辑还有很多,此处无须赘述。



那么,为什么不同众生会有不同的认知或者“业感”呢?这是因为这些景象都不是外在的,而是一种内在的缘起。依照佛陀所讲的观点,不同的众生看同一个星球,各自会看到不同的形状,因为内在缘起的差别会影响到外在的缘起。当修行不足的时候,外在的诱惑会变得强大有力,从而使内在的能力无法与之抗衡;当修行达到一定程度,而使内心获得自在之后,内在的能力就能随意改变外在的状况。


虽然佛陀将这个世界描述成很多不同的形状,但并非意味着这个世界同时存在这么多不同的形状,而是表明一个世界在不同众生的眼里会显现出不同的面貌。而佛经对宇宙结构的描述众说纷纭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如果经书中只有一种描述,大家就会从此认定宇宙只是这个样子,世界肯定就是这样,继而使其成为固定不变的一种执著。正因为佛经中有各种各样的描述,孰是孰非很难确定,世人就不会固守一见,从而最终了解到:原来外境是随着众生的因缘而变的。




佛经与现代科学相同点示例


实际上,不要说我们生存的这个小小的世界,就算是太阳系、银河系,乃至整个宇宙所有成员的一切运动,佛都了解得一清二楚。关于这一点,我们只需将《时轮金刚》天文学与现代天文学的某些数据作一比较,就可以真相大白。譬如:



主要天文数据对比


                                                            

现代

天文学

(单位:天)

时轮金刚

天文学

(单位:天)

地球公转

轨道周期

365

365

月球

轨道周期

27.3217

27.395343

火星

轨道周期

686.980

687

水星

轨道周期

87.968

87.97

土星

轨道周期

10759.2

10766

金星

轨道周期

224.701

224.7

木星

轨道周期

4332.6

4332

黄、白道

交点周期

6793.460

6792.99

注:两个天文学的小数进位取值不一定相同。


从上面的数字可见,除了土星的周期以外,其他结果与现代天文学的计算结果有着惊人的相似。我们都知道,为了研究月球等天体的运动,几个世纪以来,许多天文学家耗尽了毕生的精力;但是,没有借助于任何精密仪器,仅凭着超人的智慧,佛陀便早已用精确度极高的数据,十分准确地描述了月球在其轨道上运动的平均速度和近地点与远地点的速度,以及其他星球的顺行、留、逆行等运动的情况。


作为一种学说,或是像佛教这样极具逻辑性的宗教,其所有的观点都必须有根据、合逻辑。在佛教的世界观中,微观世界与现代的物理学既有相同点,也有超越其上的地方;而宏观世界与现代科学的相同点,可参阅《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第九品。第九品中讲到:太空中漫布着许许多多的世界,其数量是无边无际的。这不仅与现代科学的发现一致,更远远超越了日心说和地心说;至于宏观世界与科学的不同点,则是佛陀为了令众生入道的一种权巧方便;还有许多佛教特有的、超胜于科学的观点,则是现代科学根本无法解释的。





佛教宏观世界观的包容性


佛曾亲口说过:“世间人与我争论,我不与世间人争论;世间人认为存在的,我也承认是存在;世间人认为不存在的,我也承认是不存在。” 



佛所说的“世间人”,并不是指任何一个人的胡思乱想,而是指在正常情况下,以人的眼耳鼻舌等感官所得出的结论。当佛站在我们世间人的立场来看问题时,由于这些是我们眼睛所得到的结论,佛就会予以承认。


现代科学是依靠各种仪器来做实验、下定论,但仪器最终还是要靠人的眼睛来观察。说穿了,实验都是人做出来的,而人靠的就是眼耳鼻舌身。这些感官在正常情况下所得到的结论,佛永远都不会否定。


不论地球是圆的还是平的,对希求解脱的人来说并不重要,对修行也不会有丝毫影响。因此,在相对来说不是很关键的问题上,佛陀都不会与世人争论。但在重要的关键问题上,佛却非常认真,力图要推翻世人的错误观点。譬如,我们始终认为有一个“我”的存在,对此,佛就不遗余力地加以破斥。佛的说法原则,是抓根不抓枝。


综上所述,佛教的包容性很大。不仅是现代的,就是千百万年以后的科学新发现,佛教都可以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佛教的宏观世界观有着无限发展的空间,这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简要介绍了佛教的宏观世界观及其与现代科学的不同之处。深广理性的智慧从古至今就容易被世人所忽视,但稍有智慧与思维能力的人,都不太会排斥佛教的理论及行为,而佛教也永远无惧于智者的观察。我们深信,佛陀的智慧和慈悲,定能为人类社会带来新的希望!


前期回顾

佛没有实验室,却发现了微观世界的真相

注:本文根据慈诚罗珠堪布相关开示编辑整理

素材来源:

《慧灯之光》三:《佛教的世界观》

文中蓝字部分为小编语



 • END • 



【 官方网站:huidengzhiguang.com 】
【 慧灯之光禅修公众号:HDZG_Z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