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怎样让亡人得到更大利益?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丧尽礼,祭尽诚”:给父母办理丧事时,一定要依照《礼记》等中的要求,尽到礼节,不可以随便。但尽礼节不是铺张浪费,而是庄严肃穆、诚心诚意。现在某些地方,办丧事特别奢侈,这没有实在意义。形式上的丧礼,不是真正尽到礼节,发自内心才是真正的礼节。此外,父母如果信仰宗教,最好是按照他生前的愿望去做。比如,他是佛教徒的话,就给他念经超度;他若信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也应按照各自的传统来办丧事。这一点很重要!
“事死者,如事生”:祭拜的时候,亡人虽已远离我们,但仍应像他还在我们身旁一样对待。比如,父母健在时,子女在他面前不敢造次,做事也认认真真、如理如法,那么现在哀悼他的时候,也要像他就在跟前一样谨慎。
从这个偈颂也看得出来,在儒教思想中,人死之后,只是规规矩矩、恭恭敬敬地处理完尸体即可,至于他的灵魂来世感受痛苦还是快乐,因为智慧所限,就不再判断了。如同佛教的声闻乘,他们的观点虽然好,但与中观应成派相比,对万法无法通达无碍,故不能与之相提并论。同样,儒家虽在“孝”方面有它的特点,但却不能像佛教那样,人死后还要为亡人超度或行持善法,以利益他的生生世世。所以在究不究竟方面,大家一定要观察。
而且,儒教的极个别传统,也有一些不好的负面影响。尤其在南方一带,每逢清明就宰乳猪、杀鸡鸭,以此祭祀亡人,这种做法非常可怕!佛经中记载:一次佛陀与阿难在河边行走时,看见五百个饿鬼非常欢喜,一边走路一边唱歌。阿难问佛陀,佛陀说:“这些饿鬼的子孙,正在替它们修福,它们快要解脱苦海了,所以唱歌跳舞表示高兴。”后来又遇到好几百个饿鬼很伤心地走过。阿难又问佛陀,佛陀告诉阿难:“那些饿鬼的子孙正在为它们杀生祭祀,而不肯作福,所以饿鬼身后有火逼迫,故它们在啼哭。”《地藏经》也告诉我们:办丧事不可杀生造业,否则,只会增加亡者的负担和痛苦 。所以,后人在祭拜亡人时,对某些传统要以智慧作取舍。
从前有个姓金的人,他吃斋戒杀,非常虔诚,死后魂识附在一小孩身上说:“我因为善业不深,没有往生净土,但在阴间已经很快乐了,来去都很自由。”一天他突然呵斥妻子说:“为什么在我墓前杀鸡祭祀?今天已有人监视我,不像以前那么自由了!” 由此可见,人死之后,千万不能以造恶业来祭祀,不然就会给亡人增加痛苦。
现在很多地方流行给亡人烧纸钱,更有甚者,亡人生前喜欢车的,就扎纸车烧给他;喜欢别墅的,就做纸别墅烧给他……此举按佛教的观点来讲,可能无利无害,你给他烧了多少钱,他也不一定能得到。我看过有些地方的纸钱,样子跟一百元人民币相仿,只是把毛泽东的头像换成了阎罗王。但不管怎么样,中阴身会不会真得到这些钱呢?不好说。不过假如你在烧纸钱、烧纸车时,念一些观音心咒“嗡玛尼巴美吽”,那亡人肯定得到利益;如果你什么都不念,光是烧了很多纸,能不能有利也不一定。
在我们藏地,利益亡人有很多方法,如按照仪轨来烧烟烟,进行施食;或者,把亡人的骨头、骨灰带到拉萨等圣地去(以前我们去印度时,法王说把骨灰、头发放在清凉尸陀林很好,当时我们就把活人的东西也放在那里了)。过去有一个时期,藏地很多人死了就埋了,后来宗教稍微开放时,人们又把骨头重新挖出来,做各种超度仪式。
所以,作为子女,父母去世后一定要处理好后事。假如你是出家人,则应为他们做些佛事,把亡人的名字写好,方便时交一些钱,请僧众念经超度,这样对他们利益很大。藏地民间有种说法是:“对亡人来讲,念一句观音心咒的价值,远远超过一匹好马。”确实,给亡人一匹马、一辆轿车、一幢别墅,他又用不上,而给他念些咒语或《金刚经》,可令其生生世世远离痛苦,获得快乐。
——恭摘自索达吉堪布《弟子规另解》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普贤菩萨行愿品
每日箴言
每个众生的根基和情况各不相同,有些人具有不少烦恼和分别念,一个上师不一定能调化,故适合依止很多善知识;而有些人若依止多了,心可能会乱,烦恼也会增多,故依止一个就够了。
——索达吉堪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