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 如心中常常升起奇怪念头,需时时祈祷莲师 Back

如心中常常升起奇怪念头,需时时祈祷莲师

慈诚罗珠堪布平台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2021-02-17

点击↖关注平台

回复“血脉论

获得已连载合集



下面是另外一个问题,前后的内容没有太多的关联性,有些零散,就是突出强调了一些非常重要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梦中不要执著,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二个问题就讲临终的时候。


临终之时,不得取相”,这个时候我们不要执著自己的财产、房子、车子,还有各种各样的东西,银行卡、包包、衣柜里面的衣服等等。佛经里面讲,一个人还没有死亡的时候,属于自己的这些财物,如果自己去处理,上供下施的话,功德是自己的。


这个人死了以后,再多的财物实际上就不属于他了。这时家人用他生前的财物,去为他做善事,这样对他非常有帮助,但不如自己活着的时候就把财物妥善处理了。所以,理想的死亡就是还没有走之前,把财物全部妥善处理,上供下施。这是非常重要的。


但达摩祖师的意思不仅仅是这些,他是指对所有的东西不要有执著,这要证悟空性才能做得到。否则的话,我们知道不能有执著,但无法做到。


即得除障”,“障”就是执著。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除障的方法是什么呢?证悟的人,在临终的时候,尽量地安住在自己所证悟的空性当中,在空性当中往生。小乘佛教认为,处于空性当中死亡是不可能的。但是像大乘佛教、密法和大圆满,这是能够做得到的。所以在证悟的境界当中往生,这就是除障。这是要靠自己,如果临终时,自己的神识比较模糊的话,那就找其他人,在一旁提醒自己要处于证悟的境界中。


疑心瞥起,即被魔摄”,如果这个时候,我们瞬间产生一点点的怀疑。怀疑什么呢?比如说对空性的怀疑。这个疑心也就是代表其他的烦恼,贪嗔痴等等。临终的时候非常重要,如果有这样的烦恼,那很危险的。


大家一定要注意,平时很多很多的人也有这种情况,我们实际上平时对佛很恭敬的,但是就在佛堂、在佛像的前面,或者是一些非常重要的时刻,就有一个不好的念头出来,自己控制不了,这让自己感到非常困扰、烦恼。


说不定到了关键时刻,比如往生的时候,有可能会产生这种念头,所以平时要多念莲师心咒、祈祷莲花生大师,清除障碍。除了执著的障碍以外,就是这种障碍了。这些障碍,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因此祈祷莲师、祈祷佛菩萨,非常重要。因为非常关键的时候,不能有这样的念头,如果瞬间产生一个这样念头的话,那就是被魔摄受了。



法身本来清净无受”,“受”就是感受。法身是本来清净的,它没有任何的感受。“只缘迷故”因为无明,所以就有各种各样的执著。临终的时候,也有很多的执著。这并不是法身本身有执著,是因为我们的无明,所以导致了这样的妄念。


不觉不知,因兹故妄受报”,有了这样的妄念,就会有这个果报——又回到轮回。“所以有乐著,不得自在”,所以我们临终的时候,对亲人、对自己的财物,或者是对自己的人生、人天的生活,有执著、有眷恋,就会回到这个轮回当中,我们就不能解脱。


这个地方,达摩祖师提出一个临终时的问题。方法也很简单,就是一定要除障,一定不能有任何的执著。方法虽然非常好,但谁能够用呢?证悟的人才能够用得上,没有证悟的人没办法用。


我们知道这个方法很好,但就是做不到,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什么呢?需要《六中阴》当中的临终中阴的修法。《六中阴》或者是大圆满,以及所有的藏传佛教的密法里面,都有讲到,我们临终的时候怎么去做?怎么去面对死亡?有很多很多的方法。


达摩祖师在这个地方透露了一点,需要一个万能的东西——证悟的智慧。证悟的智慧,梦中可以用,临终时也可以用,任何时候都可以用,它是万能的。但是我们没有这个万能的东西,那就需要想别的办法,就要学《六中阴》。如何面对死亡,这个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大家都一定要面对的,如果有所准备的话,到时候就可以用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往生了。


只今若悟得本来身心,即不染习”,如果我们现在活着的时候,悟了心的本性的话,那我们之前的烦恼习气就可以断掉,临终的时候就能成功地、顺利地往生了。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后台,

回复“慧灯之光”领取,全套《慧灯之光》电子书

回复“有声书”获得,全套《慧灯之光》有声书



平台导读


梦与中阴有什么关系?

我们不看这个宇宙的时候,它存不存在?

常说空性和佛性不能用语言表达,这是否是一种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