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求学足迹 >> 智慧之旅93 | 世界为什么需要和平? Back

智慧之旅93 | 世界为什么需要和平?

求学足迹 求学足迹 2023-12-10


2016年7月15日,老师走进清迈这座城市,在一次研讨会上以“世界为什么需要和平?”为主题,发表了主旨演讲。在演讲中,老师从这次大会的主题是“和平”,参会者来自世界各地,非常多元化和国际化,看到这么多人越过千山万水来拥抱和平,非常开心。
老师首先介绍了和平的观念在藏地深入人心,然后分析了一切战争的根源就是欲望和我执,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慈爱才能化解世间仇恨。而在会上,老师提出了几条建议,希望大家都能接受和拥有:宽恕、尊重、学修、稳重、利他、快乐。



清迈(Chiangmai)为泰国北部城市,环境优美,气候凉爽,以玫瑰花著称,素有“泰北玫瑰”的雅称。清迈历史悠久,文化古迹众多。中国在清迈设立总领事馆。
清迈的发达程度仅次于泰王国首都曼谷,市内风景秀丽,遍植花草。清迈的天然环境优美,平均海拔300米,是泰国的高原城市,气候凉爽,是著名的避暑胜地。东部为坤丹山脉,西部为英坦昂山脉,山峰多在2000米以上,主峰英坦昂峰是全国最高峰,海拔2576米。中部为宾河流域。森林面积16700平方公里,占全府土地的73%。
清迈曾长期作为泰王国首都,仍保留着很多珍贵的历史和文化遗迹。城区内有代表着泰北灿烂历史文化的古老寺庙,同时清迈的丝绸、纺织品等也著称于世,每年都有大批丝绸、纺织品出口,是泰国制造业的重要支柱。
清迈作为泰国的教育重镇,拥有清迈大学(Chiang Mai University)、西北大学(Payap University)等多所著名高校。
由于历史上同属兰纳王朝,清迈的方言和西双版纳的傣语是同一种语言。


1、在21世纪,人类在科技方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大城市里的高科技产品越来越丰富,但与此同时,天灾人祸却不断发生,恐怖袭击越来越多,很多地方的人都没有安全感。我们今天在这里讨论“和平”,但就在昨天,法国尼斯就发生了一场恐怖袭击,据说目前已经有八十多人丧生。不单单是这件事情,其实现在很多国家、群体都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不安全因素,这就是一种不和平的表现。
回顾历史,世界上发生过很多恐怖的战争。比如,从1337年开始,法国和英国之间爆发了长达一百多年的战争。近代的例子还有两次世界大战、北约跟南斯拉夫之间的战争、两伊之间的战争等等。在这个世界上,因为内心嗔恨而挑起的战争,让无数无辜的人失去生命,给人类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而这都是人类自己造成的。

2、战争的根源是什么?每个学者都有不同的见解,但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人类的欲望。佛陀在《法华经》中说:“诸苦所因,贪欲为本。”世间的种种痛苦、烦恼和战争都源自于人类强大的欲望。在欲望的支配下,人们不顾一切地为自己谋取利益,甚至去残杀其他人。《中阿含经》中的教证也说明了这个道理:“以欲为本故,母共子诤,子共母诤,父子、兄弟、姐妹、亲族展转共诤。”也就是说,欲望会导致人与人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互相争吵,甚至引发战争。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他人没有满足自己的需求,就很容易发起冷战,这其实也是一种恐怖的“战争”。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比较冷漠,主要就是出于这个原因。有些参会者在上届世青会就认识了,但这次见面后却互相不理,是不是就是因为对方没满足自己?

3、另一个引发战争的根源是“我执”。现在有很多人都推崇“自我中心”,觉得人要关心自己、爱护自己,更要保护自己。我并不否定这种理念,但过分地强化自我、强调自己的需求,很可能会引发战争。大家可以思考一下,表面上看来,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种种冲突,有些是宗教引起的,有些是政治引起的,有些是经济引起的,还有些是领土引起的……但最根本的原因无非是欲望和我执。

4、表面上看来,佛教的慈悲利他心给人一种软弱的感觉。按世间的观念来讲,如果别人攻击你,你应该以牙还牙,报复对方,而佛教一味地修忍辱和慈悲,岂不是纵容对方伤害自己?可能有些人是这样想的。但实际上,这是用以退为进的方式来获胜。这听起来和我们的常识背道而驰,但如果你了解人类发展规律,就会发现,这里面有非常甚深的道理。
佛教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释迦族的王国被琉璃王入侵。当时释迦族的国王叫摩诃男,是佛陀的堂弟。释迦族原本可以打败琉璃王的军队,但为了避免流血牺牲,摩诃男选择向琉璃王投降。即便如此,琉璃王依然要杀掉所有释迦族人。在这个情形下,摩诃男请求琉璃王给释迦族人一个短短的逃跑时间。琉璃王问他需要多久,摩诃男说,王宫花园有一个湖,从他潜入湖底到浮上水面的这段时间就可以。琉璃王觉得这不会耽误多久,于是就答应了。后来,摩诃男潜入水里,把头发系在水底的树根上,牺牲了自己,为释迦族人争取了逃跑时间。最终,琉璃王被他的伟大行为所感动,放弃了屠杀计划。也就是说,这个国王没有去与邻国开战,反而用牺牲自己的方式,救了许多百姓。这个故事体现了以退为进的智慧,也充分体现了佛教的和平精神。
同样,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冤家对头时,该怎么办呢?比如说,你平时对别人挺好,但就是有人无缘无故地陷害、诽谤你。这时,你该以牙还牙,还是通过修安忍来解决?实际上,冤冤相报并不是解决冲突的办法,从长远来看,乃至从生生世世来看,我们应该用慈悲心对待对方,这也应该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原则。
曾经有人邀请特蕾莎修女参加一场反暴力(Anti-violence)的示威游行,但她拒绝了。因为她觉得这个“反”字(Anti-)本身就带有些许的暴力色彩。同时,她还说到,如果有人邀请她参加提倡非暴力(Non-violence)、提倡和平的活动,她是愿意参加的。这看似简单的词句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5、宽恕
在参加过本届会后,希望大家都能释怀过去不开心的事,同时也原谅、包容过去与你关系不好的人。有些参会者之间的关系不好,本来可以同一班飞机来泰国参会,却故意把航班错开,甚至都不愿意用一张餐桌吃饭、不愿意坐在一起听课。对于佛教徒来讲,这样的观念不太可取,毕竟我们这次还是来讨论“和平”的。因此,从今天开始,希望大家能舍弃过去那些不好的观念,学会宽恕、包容和体谅。

6、尊重
希望不同宗教的信仰者之间,以及宗教人士与非宗教人士之间能互相尊重。每个人前世的业力不同,所以即生当中所选择的对境也不相同,大家也因此信奉不同的理念。就我个人而言,虽然我学习藏传佛教,但我特别尊重其他佛教宗派和其他宗教的人,也非常尊重没有任何信仰的人。
我们生活在多元的世界里,每个人的穿衣品味都不一样,吃饭的口味也各不相同,有的人喜欢吃辣的,有的人就喜欢吃甜的。即便是家庭内部的吵架、离婚等等冲突,其实也是因为彼此之间缺少尊重。所以,我们应该有一颗尊重他人的心,这对自他都好。

7、学修
这次有很多人参会,其中一部分是佛教徒,但也有一部分人对佛教缺乏了解,希望大家今后都能认真学修。如果你对南传佛教、北传佛教有信心,可以系统地学习相关的经论,也可以学习藏传佛教中非常著名的《入菩萨行论》《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乃至五部大论等等。
如果没有系统、长期地学修,难得生起的信心恐怕会在短时间中退失。但如果你能坚持长期学修,那对佛法的信心就会越来越稳固。
我听说有些人学佛,但慢慢就退失了,主要原因就是学得不踏实,甚至有点迷信。学佛应该避免迷信。希望这次参会的学者、同学们都能认真、踏实地学习佛法。尤其是年轻人,这次的参会经验可以算是一个新的开端,大家应该趁着年轻,抓紧时间学修,不然,老的时候可能会悔不当初。总而言之,我特别希望大家能正式地、系统地、有次第地学修佛法。

8、稳重
现在很多人在日常学习、交往以及工作中,心浮气躁,一点也不稳重,但稳重的性格非常重要。我觉得现在社会上有一种很不好的现象。有的明星比较火的时候,很多人都公开支持,而一旦他的名誉有些受损,人们就立刻与之撇清关系。朋友之间不应该变来变去,上师和弟子之间更不应该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旦确立,最好是能长久保持下去,不要轻易改变。

9、利他
在前两天的会议上,来自马拉维的阿唵和阿实分享了他们感人的故事,但因为时间关系,现场的参会者,包括来自日本、德国、英国的专家、学者们都没有时间再深入了解,这真的很遗憾。他们在演讲中说,要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带回非洲,帮助自己的民族、国家乃至全人类,这一点非常值得赞叹。我们应该学习这种宝贵的精神:学到本事后,不要光想着自己赚钱,应该要尽己所能地帮助身边的人,乃至一切众生。

10、快乐
我刚刚讲了宽恕、尊重、学修、稳重、利他,最后一个建议是快乐。所谓快乐,就是不管身处何方,心里都不要有太多痛苦。有钱也好,没钱也好,有信仰也好,没信仰也好,一切都随缘,不要要求太高,时刻保持微笑、开心。这几天,我看很多人都很开心,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能保持这种乐呵呵、非常开心的状态。
最后,我用佛陀的一句话来总结这次演讲:在这个世界上,仇恨永远不不可能用仇恨来止息,它只能用爱来止息。

注:相关景点介绍,引自“百度百科”词条和网页,图片来自“WPS”侵权即删。





 旅游打卡:

1、阅读后留言写出自己的心灵感受或者智慧分享,连续打卡10个地方以上,同时被选中精选留言者,送出一份精美礼物;
2、根据老师的智慧雨露,分享一篇文章,经采用,送出一份珍贵礼物,可以发到邮箱:qiuxuezuji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