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很短暂的,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吧~ | 《楞严经》99导读
精彩摘录
这里讲,如果我们没有把习气和这些烦恼断掉的话,很容易落入魔道当中,在这个时候你自己很想把它除掉,包括杀盗淫妄这些,但实际上你没有掌握空性,还没有断掉。表面上好像你断除了它,但实际上它加倍的虚伪,梦中的梦一样,更多了。
所以佛陀也是说,众生当中有很多不想取空性,不想取智慧的,这些也是可怜、可悲的。
“汝妄自造”,这些虚妄是什么呢?是自己的心而造的。
“非菩提咎”,并不是菩提的过咎。
不是菩提的问题,是我们每一个众生自己的心还没有融入法,所以这是自己的问题。
“作是说者,名为正说;若他说者,即魔王说”,这是正说,这是真实的说法。如果没有这样说,其他的说法的话,那是魔王的说法。
意思是说,实际上我们所有的痛苦,所有的虚妄都跟执着有关系。如果我们没有通达空性,没有真正寻找它的根本的话,表面上看好像我们学的还比较不错,但是自己没有真正修成,还是在虚妄当中,最终临死的时候也不会有什么把握。
当然有些人可能修的时间太短了,皈依也没有多少年,出家也没有多少年,如果突然生病,这个时候自己也特别着急,现在没有把握。这个时候没有把握也没有办法,你再着急也没有办法。
其实我们学每一个道理的时候,今生当中来到这里,或者我们学了法以后,有个别东西是你自己要真正得到的,就像我们昨天《西游回忆录》里面法王如意宝不是讲的吗?皈依、发心,发菩提心,修大圆满,几个最重要核心的。其实我们如果真正是法王的传承弟子的话,你自己观察你自己相续当中有没有皈依戒,你自己问自己,不要别人来问。至少我不害众生,昨天法王讲的,不能害众生,你皈依的话,这是最起码的一个,这个你有没有?利益众生的时候,我一定要饶益众生,要有这样的决心,你有过没有?发过没有?
最后将皈依和发心结合起来,发菩提心,前面我们讲四厌离心的时候,你真的是厌离轮回,要想获得解脱,这样的心有没有?然后修大圆满和修中观,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讲的。
我们人生是很短暂的,去年也给大家说过,我们至少自己在短暂的人生当中有几个重要的事,包括出离心和菩提心,自己基本有一些禅修。
禅修,当然无始以来的分别念很重,不一定你现在马上能修成,着急也没有用。因为无始以来的习气并不是一天两天形成。我们最多是一天修一个小时、五十分钟,法王如意宝在新加坡讲的时候,让我们禅修的时候,刚开始初学者至少是先修六分钟,如果产生分别念的话又再修。
我不知道法王为什么讲六分钟,而不说五分钟,也不说十分钟,我们那个时候也不敢问,现在听音频也是这样讲的。
刚开始修行的时候,心实在有点不好安住的话呢,刚开始修个六分钟、六分钟,这样修。这也是传承上师的一种窍诀。如果这样修的话,看看你的心能不能安住下来,能安住下来当然是非常好的,如果实在不能安住的话,也没事。《白法螺妙音》当中也讲了,如果这一个你做不到的话,其他还有很多很多的门路,我们人生并不是只有一条路,修行只有一个道,不是这样的。所以在这个上面,看能不能修。
我自己认为,我们每个人至少关键是有些出离心、菩提心,皈依,这些方面的话,不那么难。如果你要真正证悟大圆满是有点难的,但你自己要发一个誓:“我不害任何众生”。这一生当中,哪怕是再怎么样的话,只要是一个人,自己应该有控制力,除非是发疯了,那发疯了没办法,佛陀也不怪你,戒律当中说疯子是另外的。发疯了的话,戒律也不破的,你当时真的没有觉知的话,戒律也不会破的,你干什么都可以。并不是装疯,装疯的话,肯定是破戒的,如果不是装疯,是真的发疯了的话,那不会破戒的。“如果我没有发疯的话,我不害众生。”这一点做到的话,至少你得到人身以后还是有一些利益吧。
我想我们人生是很短暂的,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吧,无常什么时候到来,不知道。临死的时候,“我没有其他修行的境界,但至少有一个皈依戒,这个我应该有的”,要这样想。我菩萨戒没有犯,菩萨戒我还是有的;密乘戒,至少五条根本戒没有犯的话,没有其他的境界,三戒清净的话,那也不会堕入恶趣。《赞戒论》当中怎么讲的?《赞戒论》里面说,只是别解脱戒清净的话,也不会堕入恶趣。
所以我们每个人,有时候给别人说的是很好的,但实际上自己也应该想一想。
讲解全集,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