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 >> 【共同学习】能断 052:梦里为实,梦外为虚(十七品)
Back
【共同学习】能断 052:梦里为实,梦外为虚(十七品)
“无实无虚”可以说归纳了整个宇宙人生的真理,我们观察任何一个法时,它在名言中真实无虚,造恶定会招致痛苦,但胜义中是不存在的,这即是万法的真相。
——索达吉堪布
第十七品:究竟无我 之八
梦里为实,梦外为虚
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
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既不是实有,也不是虚妄。
在世俗名言中,释迦牟尼佛于印度金刚座,摧毁群魔现前菩提,在鹿野苑等处转法轮,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但在胜义实相中,一些显现皆不存在。《三摩地王经》说:“比如男子做梦时,梦见一位绝色佳人,他在梦境中贪爱此对境,但醒来后什么都没有了,诸法亦当如是观(胜义中无实,世俗中无虚)。”
一切法的本性无实无虚,但很多人因为没有通达此理,也没有听闻过空性法门,故经常偏堕于一边。有些人认为什么都没有,因果也是空的,连发菩提心都不存在;有些人认为一切都实有,如来是一个万德庄严的大圣者,他是真实存在的。这些都是入邪道者,不能得见如来的本面。
前面讲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也不可思议,这里讲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实无虚,这些金刚语大家应当记住!
其实,“无实无虚”可以说归纳了整个宇宙人生的真理,我们观察任何一个法时,它在名言中真实无虚,造恶定会招致痛苦,但胜义中是不存在的,这即是万法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