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监狱中,不会离开痛苦的~
诸有于此 生死牢狱 无明暗覆苦所逼。
文殊菩萨有了智慧之后,他能照见一切万法,他看到在这个世间当中,生死轮回的监狱里面,有很多众生被无明烦恼的黑暗所逼迫,非常非常可怜。
六道轮回相当于是一个监狱,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监狱,都有不同的一些折磨方式,什么水刑、火刑、荆刑……包括现在的监狱当中,有些用鞭子打,有些用镣铐,有些活活饿死……有各种各样的痛苦,而且这些痛苦是不得不承受的,因为已经被关在了监狱里面。
我们轮回当中的众生,在诸佛菩萨的眼里,的确也是很痛苦的。像地狱有寒热的痛苦,饿鬼有饥饿的痛苦,旁生有愚痴和被人役使的痛苦。我们人间是三善趣当中的,算是好的,但其实人有苦苦、行苦、变苦,还有生老死病、求不得苦、怨憎会苦等等很多痛苦,日日夜夜逼迫、折磨着我们。非天阿修罗有战争的痛苦,天人有放逸和死堕的痛苦等等。
六道轮回当中,光是我们人间,每一个人都有很多痛苦。有些人身体不好,有些人心情不好,有些人烦恼特别重,有些人嫉妒心特别强,有些人有吃有穿但什么都看不惯……我们也经常看到,很多人确实很苦的。不熟悉的人也不一定知道,而稍微熟悉一点的话——哦,不哭诉的人几乎没有。只不过也许别人修行特别好,所以可能他不哭诉。
有些人无缘无故自己就烦恼了,痛苦了。所以佛经里面讲,凡夫人会突然出现嗔恨心,突然出现贪欲心,这确实是正确的。我们凡夫人,藏地有一种比喻,叫做是春天的天气——好好的天气,一会儿就开始乌云密布,然后马上降下冰雹等等;我们人的话,尤其是凡夫人,也是这样。稍微有一些佛法境界的人,可能心态就很平稳,即使关在监狱里面,他还是可以用慈悲心来对待众生。
所以,生死牢狱当中的众生,因为无明而痛苦,因为无明产生嗔恨心、嫉妒心、贪心,产生各种各样的烦恼;烦恼一产生,行为当中可能会打仗、吵架、打架,变成业力、共力、自力的各种各样的显现。
因此,从各方面来想,不说肉眼看不见的天界和非天,仅仅是我们耳闻目睹的很多事例, 从中也可以发现:
这个轮回没有真正的快乐, 就算偶尔有一点,也像绿叶上的露珠般,瞬间即会破灭。明白这个道理后,大家应生起真实的出离心,好好思索诸如此类的教言,心里默默地想:在这个生死流转的轮回中,上至三有之顶非非想天,下到无间地狱,不管是转生在任何地方,既没有少许安乐,也没有丝毫实义。
如果没有得到解脱,整天为了生活而忙碌,那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务必要彻底断除对轮回的贪执,就像有胆病的人见到油腻食物一样,不生向往希求之心。当然,对于轮回的这些痛苦,绝不能只限 于表面听听。
现在许多法师和居士都会说“轮回是苦海”,一般世间人也常讲“人生皆苦、五蕴皆空”,但他们对轮回到底有没有厌离心呢?这一点非常关键!我们作为修行人,务必要从内心深处去体会这些痛苦,明白轮回没有实义,对此要达到坚信不移的程度,并发愿来世千万不要再堕入轮回。
否则,如果再来轮回的话,不要说凡夫人,即便是圣者菩萨,也会染上一分痛苦。昔日很多菩萨都说:只要来到这个世间,不管怎么样, 都会感受痛苦。例如噶陀派的帕丹巴德夏,在圆寂时坦言自己是八地菩萨,但从传记中看,他显现上在世间也受了不少苦。圣者尚且如此, 我们凡夫人更不用说了。
这就好比一个人入了监狱,别人再怎么说情,都会被狱警打的。前 段时间,我家乡有些年轻小伙子打架,被抓时搞关系来找我,我就跟有关领导说了一下,他们答应只拘留15天,期间绝对不会打。
前两天他们刚刚出来了,我问:“你们被打没有?”“哎哟,进了那里面,哪个会不挨打呀!打了打了,那些人坏得很!”同样,我们只要沉溺在轮回中,也定会感受无尽的痛苦,上至天界、下至地狱,都没有真正的快乐可言。即使有些人表面上很开心、很快乐,那也只是不显露而已,实际上在他内心深处,还是有诉不尽、道不完的烦恼和苦楚。
所以,我们生起出离心非常重要,若能对轮回痛苦深信不疑,没有必要刻意提防恶业、欢喜善法,自然就会断恶行善。有些人喜欢在 人前装模作样,假装禅修、念经、行持善法,但在人后肆意妄为,所作所为耽著今生,这就 是没有出离心的表现。如果真有了出离心,你肯定每天都会精进,不会睡懒觉。
尤其是一些 佛教徒,行善力量极其薄弱,磕几个头就累得不得了,这是为什么呢?就是自己出离心不够。假如出离心够了,行持善法对他来讲是不得不做的一件大事,自然而然就会去做的!
问:宗喀巴大师在《三主要道论》中说,对世间八法刹那不起羡慕心,才是生起出离心的标志。但我们作为居士,还有一些世间琐事,那我们的标准是什么?像我们在做好世间事的同时,尽量把时间用在修行佛法上、闻思上,这样能算有出离心吗?
答:你问的这个,是辩论场上比较深的一个问题。确实,《三主要道论》里说,对世间一切盛事刹那羡慕心也不生,才算生起了出离心。
但这是特别严格的界限,一般人很难真正做到。不过,按照其他上师的教言,出离心也可以这样定义:比如你是监狱里的犯人,虽然监狱里的生活待遇非常好,你也许会生起欢喜心, 但它始终都是监狱,认识到这一点后,你并不会贪恋暂时的快乐,而是渴望尽快离开。这样的心态,就叫做出离心。
宗喀巴大师在《三主要道论》的立意,并非指对世间产生一刹那的执著,就变成了无有出离心。而是从长远来讲,整个轮回就像监狱,对此若没有特别贪执,像华智仁波切的上师那样,对荣华富贵的一切对境,不管是美丽的、富饶的、有地位的,不生丝毫羡慕之心,这就可以称为出离心。
回 向 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智悲脚印 ∣一个自利利他的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