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印度鹿野苑曾经是由梵施国王统治的国家,国内有一位出身婆罗门贵族的人到森林中寻找药材。
他找到药材后,在回去的路上坐在一块岩石上休息。一个森林中的女仙看到他俊美的容貌,喜欢上了他。两个人情投意合,一起来到女仙居住的山洞,夫妻恩爱地生活在一起。后来两个人有了孩子,释迦牟尼佛当时就转生为他们所生的儿子。
男孩长到八岁时,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各种知识,并精通天文学。
有一次,男孩被母亲带到洞外后,又跟从其他仙人学习了许多智者的论著经典。加上他天姿聪慧,每次仅凭看到盗贼所留下的脚印就知道来的人是谁,然后告诉他的父母,因此大家都叫他“知迹”。
知迹有次问他的父亲:“您的家乡在哪里?”父亲不胜感慨地回答:“在印度的王舍城。”知迹就要求说:“我想跟父亲到鹿野苑的智者前求学。”于是,父亲带着他回到鹿野苑。
父子两人来到王宫,父亲先向梵施国王献上吉祥祝语来祝福国王,然后告诉国王说:“我的儿子知迹可以根据盗贼留下的脚印抓到他们。”国王听后很高兴。
一天,国王和眷属出去游玩,路上看到有个女人在草地上熟睡,衣服散放身旁,珍珠项链也丢在一边。国王看到后就对侍者说:“自从知迹到我们国家后,真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啊,现在连女人的珍珠项链丢弃在地上都没人偷捡。”
侍者听了这话当时就对知迹心生嫉妒,他马上想离间国王对知迹的信任,说道:“那是因为你并不了解知迹这个人,所以才会这样夸奖他。”国王疑惑地问:“知迹怎么了?”侍者顺势说:“他自己晚上常常偷窃别人财物,国王是否知道?”国王为了显示知迹的本领,就让侍者偷走女人的项链。侍者偷走后绕着城市又转了三圈,最后在国王的狮子宝座下挖了个坑将项链埋了起来。
女人醒来后发现珍珠项链丢失,到国王面前申述。国王当着侍者的面吩咐知迹:“是谁偷走珍珠项链,请快点查出来吧。”
知迹到女人丢项链的地方仔细察看,又绕着城市走了三圈,最后回到王宫,来到国王的狮子宝座前,看着国王笑,但不开口讲话。
国王非常奇怪:“你为什么要看着我笑?”知迹说:“国王,偷珍珠项链的人不是普通人。”国王鼓励他说:“既非普通人又是何人?请照直说。”
知迹这才说道:“国王,打个比方吧:有一个做陶器的人被坍塌的窑坑埋住身体,陶师当时感慨说道:‘大地原本为万物生存的根本,谁料今日却压住我身体。’这个比喻恰能说明如今丢失项链一案。”知迹说完就不作声了。
国王没有听明白,只好要求知迹再说清楚一些。知迹便说道:“要我明说,我就再打个比方说明:某人做火供时不慎被火焰烧伤,他当时说:‘我每天都以恭敬心用火供的方法供养天神,怎料今天却被火伤身,这让我相信依靠谁呢?’这个比喻也与此案道理相同。”知迹说完又默不作声了。
国王还是没听明白,他最后说道:“不管你怎样指东说西、打种种比方,我依然没听明白。”知迹此次则挑明道:“既然如此,我干脆直接讲明:若问是谁偷走女人项链,此人不是别人,正是你这位侍者!”
国王马上便问:“他既偷走,又将项链藏在哪里?”“请国王搬走狮子宝座。”知迹吩咐道。于是众人将狮子宝座搬开,挖掘后果然找到珍珠项链。
国王由衷佩服知迹。他对侍者说:“以嫉妒心诽谤有智慧的人实在不应该。”说完,将他赶出了王宫。知迹趁机对国王宣讲了一些佛法,国王连连称赞“善哉”,又赏赐给他丰厚的奖励。
作者:索达吉堪布 译
有声:智悲德育制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