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没有必要为了毫不相干的东西生嗔恨心(附殊胜日提醒)
殊
胜
日
本日藏历火鸡年十月初十,阳历1月26日。 莲师会供日,千劫佛节日,作何善恶成十万倍。
若已从他得,
或利在施家,
二俱非汝有,
施否何相干?
怨敌从施主那里获得受用,或者他没有得到,财物仍旧留在施主家,这二者都没有你的份儿,无论别人得到与否,跟你没有任何关系,你又何必生嗔恨心呢?
仇敌得到一些名闻利养,有些人就生起极大的嫉妒心,心想“怎么会对他供养呢”,然后到处说别人过失。这是一种无明颠倒的心态,为什么呢?比如有个大施主供养一辆轿车,供养他,你也得不到;不供养他,轿车放在施主家里,你也得不到,反正怎么样你都得不到,为了毫不相干的东西生嗔恨心,有必要吗?
有些人真是很无聊,明明自己水平有限,肯定得不到奖,但别人得不到的话,他心里快乐,别人尤其是关系不太好的人得奖后,他就特别不高兴,在一旁气呼呼的。其实,人家得到也可以、得不到也可以,跟你没有任何关系,你凭什么生气呢? 听说有个人通过某种方式获了几万块钱,全单位的人对他特别不满,整天都骂他,为什么呢?因为其他人都没有发财,他突然间就发财了,很多人都看不惯。实际上这是不合理的,他发财也好、没有发财也好,反正你也得不到,既然如此,为何不去随喜别人呢?
寂天菩萨的这种分析方法,非常适合现在人的心态。现在很多人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动不动就对别人的利养生嫉妒心、生嗔恨心,看不惯别人的种种行为,这是没有任何理由的,而且果报相当严重。《弥勒请问经》中说:“若对他人的利养等生嫉妒心,则会如射箭般直堕地狱。”
现在西方国家和汉地,好多所谓的活佛上师,为了一个施主的财产,搞得勾心斗角,彼此非常不愉快。其实这也没有必要。施主的财产是他自己的,他愿意怎么支配是他的自由。有些修行人说:“你怎么给他供养了那么多?给我供养得这么少?”说这样的话,你还是不是修行人?作为一个佛教徒,言行如果不加检点,很有可能败坏佛法。尤其是这几年来,藏传佛教有些“高僧大德”到汉地去弘扬佛法,中间发生了各种各样的事情,我觉得在家居士需要值得注意。
前段时间,我们学习的时候,有些人不学《入行论》,整天找这个上师、找那个上师,尤其是南方那一带,听说相当一部分人倾家荡产——什么都已经供养了,家庭也破裂了,最后人也没有、财也没有、信心也没有、境界也没有,活佛也找不到。假如这些人系统地学习佛法,我不是赞叹我讲得如何好,但毕竟这是无条件提供学习机会,能让他们明白很多佛教道理,对众生的悲心、三宝的信心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所以,希望大家懂得取舍。
——恭摘自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解》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普贤菩萨行愿品
每日箴言
如果没有实地修持菩提心,只是将它停留在口头上、文字上,就很难造福人类。到头来,连自己的事也会很难办成。
——索达吉堪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