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智悲学子 >> 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125课-重点&难点&讲记脉络 Back

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125课-重点&难点&讲记脉络

学习笔记链接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ghuN5BNRnVzIBpkTNQ7NhQ 

提取码:iesr

档案编号B06125-定解B01-012


正文脉络


本课重点


古萨里之义


(一)真实观修施身法


1、供斋


(1)下施素斋

A. 下施者

a. 具观想能力者:玛吉黑怒母幻化出来的空行母

如果具有娴熟的观想能力,就将自己观想成玛吉黑怒母,从心间化出白、蓝、黄、红、绿五色事业空行母,成百上千、不可胜数。

b. 不具观想能力者:忿怒母

如果不具备这样纯熟的观想能力,就将自己观成忿怒母,左手将托巴中熬好的甘露洒给三界六道一切众生

B. 下施对境

三界六道的一切众生。

C. 所施物

无漏精华甘露。

D. 下施之果

所有众生痛快畅饮之后心满意足。


(2)上供花斋

A. 所供物

从沸腾的甘露蒸气中散发出的沐足水、鲜花、熏香、酥油灯、香水、神馐、乐器、八吉祥徽、轮王七宝、幡伞、宝幢、华盖、千辐金轮、右旋海螺等不可思议的供云。

B. 供养对境

上供对境。

C. 供养功德

圆满自他一切众生的资粮,清净无始以来所造的一切业障。


(3)下施花斋

A. 所施对境

六道所有众生;自己无始以来的一切男女冤家债主、语言无力、势力薄弱以及跛、盲、聋、哑等为苦所迫的所有六道可怜众生。

B. 所施物

a. 一切男女冤家债主:一切男女冤家债主各自所求的都不相同,不管他们求什么,都满足他们的愿望,求食施食,求衣施衣,求财施财,求乐园施乐园,求乘骑施乘骑,求住房施住房,求亲友施亲友,如雨般降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b. 对于语言无力、势力薄弱,以及跛、盲、聋、哑等为苦所迫的所有六道的可怜众生:给他们各自所求的事物——无依无怙者面前作为他们的依怙,无有友军者面前作为他们的友军,无有亲朋者面前作为他们的亲朋,无近邻者面前作为他们的近邻等;赐予病者康复的灵丹妙药,赐予亡者起死回生的甘露,赐予跛者神足,赐予盲人智慧眼,赐予聋人无漏耳,赐予哑人智慧舌等。

C. 下施果

a. 暂时

一切男女冤家债主:了结了宿缘、偿清了宿债、化解了宿怨、清净了罪障,那些冤家债主也全部心满意足,皆大欢喜。

对于语言无力、势力薄弱,以及跛、盲、聋、哑等为苦所迫的所有六道的可怜众生:受用后心满意足,远离了六道各自的一切业感、痛苦、习气。

b. 究竟

所有男众均获得圣者观世音的果位,所有女众均获得圣者度母的果位,从而彻底根除了三界轮回。


2、念诵


(1)直到观想得一清二楚为止,期间一直尽力念诵:嗡啊吽


(2)再接着念下文


3、入定


念诵完毕后,不缘一切能供(或能施)、所供(或所施)及供境(或施境),在三轮体空或无有改造、无有勤作的大圆满本性——法界唯一明点中安住.


(二)断除邪断法


1、邪断法的表现


(1)见解

所谓的断法,就是通过残杀、砍剁、殴打、驱逐等手段,彻底消灭那些凶神恶煞的一种粗暴事业。所以,必须要像阎罗狱卒一样威风凛凛、盛气凌人,才能让作害病人等的病魔、鬼神等胆战心惊、逃之夭夭。


(2)行为

A. 披头散发,持着大大的手鼓,吹着长长的人骨号,摆出一副气势汹汹、怒不可遏的姿态,始终都是怒气冲冲、杀气腾腾,看起来特别凶残、恐怖。

B. 在对病人等实施断法的过程中,他们在嗔恨心驱使下,一边念着“啪的”,一边做出各种特别凶恶的暴力行为——瞪着碗大的双眼怒目而视,咬牙切齿,同时握紧双拳、连捶带打,甚至将病人身上穿的衣服也撕得破破烂烂。


2、真正的断法与邪断法之差别


(1)真正的断法

玛吉拉准空行母也说:“对于从无始时以来,以恶业为因,被恶缘之风所吹,接连不断处在迷乱显现之中不断感受痛苦,死后也将立即堕入地狱、饿鬼、旁生三恶趣深渊的那些凶猛残暴的可怜鬼神,我是以大悲的铁钩勾召它们,以自己的温热血肉布施它们,以慈悲菩提心转化它们的心,并将它们摄受为自己的眷属。可是未来那些‘伟大断法者’却认为,断法就是残杀、驱逐、殴打我以大悲铁钩勾召的凶神恶煞,这完全是邪断法,也是魔教兴盛的标志。”


(2)成为邪断法之因

A. 发心上:离开慈悲菩提心,通过残暴行为降伏鬼神。

B. 结果上:这种做法虽然可以降伏一两个势单力薄的鬼魔,但如果遇到一些凶猛残暴的鬼神,反而会赔上自己的性命。


3、邪断法的危害


(1)远离正法

A. 暂时:无法判断道相

对修行正法的人来说,很难以了知他们所得到的降魔、祛病的加持等能力,是真正的道相功德,还是鬼魔附体的魔障。

B. 长久:背离正法

从长远来看,他们的言行举止肯定与正法越来越相违,对上师三宝的信心、对众生的慈悲心等越来越弱。肆无忌惮地享用信财、欺骗他人等,到了最后,甚至连芝麻许的善心也荡然无存,结果自己得到的,就是背着重如须弥山的信财异熟债。


(2)今生来世都受损害

A. 今生:得到的蝇头小利,对今生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到头来连维生的衣食也无处寻得,或者即使得到也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以致冻死饿死。

B. 来世:这些人死后也一定会转生到孤独地狱等恶趣当中。


断法的含义


(一)认清所断之魔


1、理说


断法所要降伏的妖魔鬼怪,其实并不在外界,而在内心,外境错觉显现为鬼神的形象,乃至让我们感受痛苦和快乐,也都是由没有根除我执、我所执的傲慢而产生的。


2、教说


(1)玛吉拉准空行母说:“有碍无碍魔,喜乐傲慢魔,其根为慢魔。”

A. 有碍魔:生活中显现的鬼神、地水火风、疾病等灾难。

B. 无碍魔:内心的贪嗔痴等八万四千烦恼。

C. 喜乐魔:自认为自己的修行、上师等各方面都是最好的,从而生起欢喜的执著。

D. 傲慢魔:我执,这也是四魔的根本。


(2)玛吉拉准空行母说:“众魔为意识,凶魔乃我执,野魔即分别,断彼称断者。”

断除魔的人才是断法者:真正的断法者并不一定非要手里拿着一个手鼓、托巴和人骨号,也不能对这些行为生邪见。


(3)米拉日巴尊说:“比你更厉之魔是我执,比你更多之魔是意识,比你更纵之魔是分别。”


(二)以断法断魔


1、断法的分类


玛吉拉准空行母说:“漫游险山外断法,弃身施食内断法,唯一根除义断法,具此三断乃瑜伽。”


(1)外断法:漫游险山,如尸陀林、特别危险的地方,并在那里修法。


(2)内断法:以四斋的方式,将自己的身体供施上师三宝和六道众生。


(3)义断法:唯一根除或断除所有无明迷现的根本——我执。


2、未断我执魔不灭


(1)在没有断除我执之前,外境迷乱显现的魔,杀也杀不了,打也打不倒,压也压不住,赶也赶不走。


(2)岩罗刹女对米拉日巴尊者所说:“未了魔乃心之根,似我之魔不可数,你虽劝逐我不去。”


3、若断我执魔清净


米拉日巴说:“执魔为魔遭损害,知魔为心获解脱,证魔为空即断法。此魔罗刹男女相,未证之时乃为魔,制造障碍作损害,若证悟魔即本尊,一切悉地从汝生。”


(1)利用好生活中的机会:平时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出现“是不是有魔障”、“是不是有鬼神作害”等分别念,此时,一定要认识自己分别念的体性——本体空性、自性光明、大悲周遍,那时魔众就变成了真正的智慧本尊。


(2)认识心的本性,对身心乃至修行都有很大利益。


(3)当因生病等现前迷乱分别念的时候,一定要祈祷上师三宝,并了知是自心的光明,安住在这样的境界中,那时所有迷乱全部会消失。


(三)切切不可错用心


1、所断之魔在内


断法是指彻底根除内心执魔的分别念,而不是残杀、殴打、驱逐、镇压、消灭外魔。

当有清净观:作为修断法和般若空性的修行人,不能天天都在执魔的状态中。对所有人都应该经常观清净心。这样观想只是远离执为不净的颠倒分别念,还原一切万法清净、光明的本来面目而已。


2、所断之法是根除我执


(1)大多数其他宗教

都将一切事业的利齿、粗暴的威力、矛头箭锋指向外面,对外面的怨敌魔障展示降伏事业。有的甚至为了维护自我,保护自己的宗教,一切异己、特别是伤害过自己的都要消灭。


(2)佛教

“我们这个教派的宗旨,就是彻底根除我执、抛弃世间八法,令四魔无机可乘、乃至无地自容。”

如果紧紧保护自我,一根汗毛都不让损伤,攻击、伤害反而会越来越多。因此,在修行过程中出现一些违缘时,一定要运用这个非常甚深的窍诀:任你说、任你打、任你骂……


3、所行之道是针对我执下手


(1)针对我执下手才是正道

A. 理说

一切修行就是反观自心,将所有的能力、威力、精力,全部用在根除我执上。喊一百遍“救我、护我”,不如诵一次“吃我、携我”的好;向一百位本尊或护法神祈求救护,不如将身体施舍给一百个鬼神或妖魔为食的好。

B. 教说

玛吉拉准空行母说:“病人交付于鬼魔,送者托付于怨敌,口诵百遍救护我,不如一遍食携我,此乃佛母我法轨。”


(2)断除我执有什么好处

A. 所有违缘自然而然就会消失。

B. 断除我执乃成功之母:寿命极长,事业也极其广大。


(3)断除我执的好办法是断法

在断我执方面,修断法的效果非常好。尤其出现身体不好等违缘时,更要好好念修。


4、所行之果是显现清净


从净见量来讲,如果断除了内在执魔的根本,那么一切现相都会显得清净,也就出现了所谓的“魔类成为护法神,护法换面成化身”。


(四)谨防修炼出偏


1、修炼出偏的表现


认为,外境中存在实有的鬼神,并且恒时处于不离执魔的境界中,自己整天心神不定、忐忑不安,也常常对别人说“山上有魔,山下有魔”等。


2、修炼出偏的危害


(1)对人:魔入于心中

经常喜欢讲鬼神的人,鬼神们得知之后,便会缠着他们,他们走到哪里,鬼神便跟到哪里,如影随形般不离左右。

有些人刚开始时,经常做些奇怪的梦,后来慢慢变成附体,如果自己有这种特殊业感,最好求助于上师,并修断法和忏悔。若消除了我执和魔执,这样的现象就不会有。


(2)对教法:五浊恶世的象征现前

A. 邬金莲花生大士曾授记:“浊世男心入男魔,女人心中入女魔,孩童心入独角鬼,僧人心中入冤魔,每藏人心入一魔。”

B. 莲花生大士还说:“将独角鬼视为天尊的时候,也就真正到了藏人受苦的时代。”


(五)教诫


1、见上


(1)一切显现如梦如幻:绝不能将表面似乎显现的外在迷乱的鬼神魔障形象,看成是真真实实存在,而要在一切时间、地点、威仪当中,将这一切观为如梦如幻的游舞来修炼自心。


(2)暂时的显现也是业缘所致:暂时现似能害所害的鬼神、病人,也都是由往昔恶业错觉的因所致,从而结成了能害与所害的关系,实际上并不存在。


2、行上


(1)暂时

对它们千万不能有亲疏、爱憎之心,而要平等观修慈悲菩提心。彻底根除贪爱自己的我执,将生身性命毫不吝惜地施给鬼神作为食物,息灭它们相续中的嗔恨、粗暴,诚心诚意地讲些能使它们相续趋向正法的法要并发愿。


(2)最终

最终将执著自他能害所害、圣现魔现,自他的患得患失、贪爱憎恨、贤劣苦乐等一切分别念斩草除根


3、断法修行的要点小结

颂云:“无圣无魔见之要,无散无执修之要,无取无舍行之要,无希无忧果之要。”,这是大圆满的最高境界一旦大彻大悟,一切能害所害均是法性等性,那时就断绝了内心傲慢魔的根本,也现前了究竟义断法。


编写师兄:定解B09

审核师兄:定解B01

档案编号B06125-定解B09-009


本课难点


上供和下施的区别,在功德上是否相同?


(一)素斋和花斋的差别


圆满自己的资粮和圆满自他一切众生的资粮,净除自己的罪障和自他一切众生的罪障。这在素斋和花斋中稍有不同。


1、素斋


主要是自身身体的供养和布施,将身体观想为甘露进行上供下施,以此来积累资粮和净除罪障。


2、花斋


(1)上供

主要将甘露进一步观想为各种各样悦意的供品,作为上供的物品,因此可以圆满自他一切众生的资粮。


(2)下施

按照众生的需求和自己的债务需求来进行的,即不仅可以还清自己的债务,也能满足众生的需求。


3、总结


二者在对境上不同,发心上也是有差异的,其结果也是有差别的。


(二) 从发心角度来比较


功德方面,主要是从发心上安立。

如果能够真正以菩提心摄持,即使只是观想上供下施,都可以圆满自他二种资粮。而且可以得到诸多功德:远离所有恐惧,满足所有众生,令上师本尊空行、护法均享用甘露精华,净除自己的罪障,积累资粮……


断法的意义在哪里,有哪些误区?


(一)断法最大的意义——断除我执


我执是一切轮回的根本,真正的断法行人就是将内心的我执断除,而非在外在某个部分有一个具体的魔。


(二)断法的利益


净除罪障,断除分别,证悟空性。


(三)对于断法的误解


1、最大的误解——魔是实实在在的


万法的本体均为空性,所有的显现均为空性,如果明白这一点,所有显现为外在的障碍、魔及违缘,均不成为障碍,均成为助缘。如果了知一切均是如梦如幻的,就像观戏一般,即使看上去很吓人,心里也不会产生真正的恐惧心,因为它是假的,不是真的,即便看上去像是造成了很大的损坏,其实一切都没有被损坏。就像修心七要中说的“空护乃最上”即证悟空性就是最好的保护。


2、断法=降伏or超度


断法不等于降伏、超度,更不等于以瞋心遣魔。


(1)超度和降伏,了解一下

A. 超度

超度一般是指为亡者进行的仪式,法事,以使亡灵从恶道中或者苦难中解脱出来或者是往生净土。超度主要通过诵经拜忏、通过设坛或者修法来进行超度。

B. 降伏

降伏有多种,包括消灭内心的烦恼、终结某些恶业众生的生命将其超度到净土。降伏的前提是具足真正的能力和慈悲菩提心,否则将与佛法背道而驰。

C. 遣魔

以瞋心遣魔属于邪法,因为将魔执着为实有,并且通过充满恐怖的仪轨或者行为进行遣除。这与世间的护己害他没有区别,不仅不能遣除魔,还会损害自他今生来世的功德。


(2)异同

有些断法并没有包含超度,但修持断法的功德也可以作为一种超度的方法回向给亡者,各种善法的功德都可以回向给亡者。 

断法有时主要指的是布施自己身体的方式进行修行。如果修行得当,可以达到降伏或者超度的作用,或者直接消灭自己的我执。


3、因为魔是空性的,所以可以随意行之


(1)树立正确的观念

在佛陀的境界中,一切显现都是清净的,没有魔的干扰;在众生面前可以示现降魔,并使魔众被降伏之后成为护法,魔王波旬也曾经多次被佛陀调伏。

而凡夫活在显现中,不能安住在空性的境界里,所以很多事不能随意行之。


(2)举例说明

A. 遇到横死的情况时

在接触横死的人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以慈悲心念经回向,但如果自己没有一定的能力,尽量少接触。

虽然从实相的角度,一切显现均是清净的,但是如果没有断除内在执魔的境界,我们还是要明白能害与所害是往昔恶因所致,在显现中还是有魔的,只是我们不要去执着,要去观修如梦如幻。

B. 尸陀林要不要去

有的人不在心地上下功夫,却热衷于模仿成就者的外在行为,执着于大成就者某些行为中的某些法具,贸然去尸陀林取人头盖骨等用具,以为自己已经证悟空性,什么也不怕,但是当真正的恐怖外境现前的时候就不行了,有可能搭上自己的命。

《前行备忘录》的公案可以说明,尸陀林不是从字面上了知一切万法都是空性,魔也是空性就可以去的,即使是金刚手菩萨,在显现上也会畏惧某些尸陀林,我们就更不用说了。


(四)教诫次第修持

我们最需要的修法就是深信因果,培养慈悲心。按照传承上师的次第,从慈悲心入手,精进地行持上供下施,积累资粮,净除罪障,最终获得与上师无二无别的境界。


邪命养活


(一)什么是邪命养活?


《俱舍论》:由贪心产生的身语之业都可以称为邪命。

所谓的邪命养活,从广义上讲,指凡是通过不正当的非法手段而得来的财富,有些佛经中说,我们的六根识散于外境所带来的财富也叫邪命养活。


(二)五种邪命


在《中观宝鬘论》和《山法宝鬘论》中,针对发了菩提心的大乘修行人,具体制定了不能以五种邪命来过活。

这五种邪命是:


1、诈现威仪


(1)表现形式

为了得到别人认可而获得财产名声,身体的行为装得如理如法。


(2)举例说明

有些人为了骗取信徒的信心,本来不是出家人,却扮成出家人的样子,给别人灌顶、说神通。外表上他好像眼睛都睁不开,一直身体跏趺、闭目而坐,俨然一位真正的菩萨,但施主离开之后,他的行为马上变成另一个人……


2、谄媚奉承


(1)表现形式

为了得到利益供养,赞不绝口地恭维施主:“你对某人是不是供养过一个很好的东西?非常随喜你的功德,一看你就知道你很有福报,世间上也难找第二个,可能你的前世是波斯匿王吧!(当时的印度,波斯匿王是所有施主中最富裕的。)”诸如此类的花言巧语,就叫做谄媚奉承。


(2)举例说明

有些人为了达到一些目的,经常跟施主说:“你是波斯匿王,我是舍利子,我们俩在释迦佛时代就有殊胜的因缘……”


3、旁敲侧击


依靠转弯抹角的语言,令施主慷慨解囊,将他人的财富归为己有。


4、巧取讹索


为得到供养而巧立名目,通过不同手段获取施主的财富。


5、赠微博厚


给你一点点东西:“这是加持品,这是金刚带,这个头发是我前世的前世的头发,这个衣服是某某大德的衣服……”,通过使用这种伎俩,获得这样那样的东西,这也是一种邪命。


(三)邪命养活的过失


1、教证说明邪命养活的过失非常严重


(1)按照龙猛菩萨的观点:依靠这些不正当手段所得的财富,属于不义之财,如果随意去享用,对修行没有任何意义。


(2)寂天论师谆谆告诫我们:宁可无有利养而当下死亡,也不能通过这些途径来邪命养活,倘若陷入这样的处境,那还不如早点死了好。


2、邪命很难以清净


邪命养活是由于欢喜趋入,因为人们特别喜欢做这件事情,所以很难断除。


3、以比喻说明


哈拉毒药在吃的时候似乎很美味,但吃完之后很快就会中毒而死。修行人如果依靠邪命养活,就如同服用哈拉毒药一样,因此大家一定要谨慎小心。


参考资料:《入行论讲记》《前行备忘录》《山法宝鬘讲记》《俱舍精钥》


编写师兄:定解B19

审核师兄:定解B09

档案编号B06124-定解B19-008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前行广释》第125课讲记脉络

阅读原文文章原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