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次第花开 >> 过去、现在、未来,他们为我们受尽了苦 Back

过去、现在、未来,他们为我们受尽了苦

www.ptz.cn 次第花开 2021-11-02

我们常说利益众生,然而,‘众生’一不小心就会成为我们心中一个抽象的集体名词,而不是出现在我们生活中形态各异却具有同样的觉知能力、能感受痛苦和快乐的一个个生命。


——希阿荣博堪布




龙树菩萨曾经说,如果把整个大地的土都抟成枣核大小的丸子,这个数量是可以数得尽的,但是众生互为母亲的次数却不可数尽。

《寂静之道》中说:

“‘六道中的众生没有一个未曾做过自己的父母。’这是佛陀与诸多祖师们留下的教言。‘口食父肉打其母,怀抱杀己之怨仇,妻子啃食丈夫骨,轮回之法诚希有。’印度大成就者嘎达亚那尊者用神通看到一个家庭中的父母以旁生再转世到这个家庭后写下了这四句话,所以一定要善待一切众生。”


无始劫以来,我们就在轮回当中不断不断地流转,如《大方等大集经》中也说“无有一众生,非我父母者”。

实际上,每一世的母亲都为我们非常辛苦地操劳,吃尽了苦头。尤其是她们不明因果会造作种种恶业。


我们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父母大多是为我们而造恶业:当我们身体不好的时候,他们就会杀鸡、羊、鸭等旁生给我们滋补身体;如果我们在外面受了委屈,他们也是满怀怨恨。


善趣中的母亲是这样,恶趣中的母亲就更会如此。

人类众生还有辨别、取舍善恶的能力,但是作为愚痴的旁生,比如鸟类,小鸟在成长的过程当中需要吃母亲为它衔来的小虫以滋养身体。


我们在无始的轮回当中,也一定曾经转为鸟类或其他动物,那时候我们的母亲为了我们能够更好地生存,每日造作杀业。

对于它们来说,这是母亲的本能,但杀业就是杀业,不会因为是本能,因果就会一笔勾销;也不会因为是爱心,被杀的众生就白白承受这些痛苦。

当因缘成熟的时候,杀生的果报就会现前,没有谁可以代受。

所以母亲曾经为了我们造作那么多的恶业,未来这些恶果只能她自己承受

我们现在看着众生受苦,我们是否还觉得理所应当,他的苦跟我们没关系?

我们确实应该善待众生,因为他们过去、现在、未来都为我们而受尽了苦

因此,我们要用善良的心、温和的语言以及饶益他们的行为去对待他们。即使对我们不友善,欺负我们、在我们头上作威作福,我们仍然要善待他们。

作为一个大乘的修行人,应当要生起这样的一颗心。如果我们从道理上明白了,这样的心慢慢就会生起来




仅仅生起一颗善待众生的心是不够的
。进一步,我们还要帮助他们出离轮回,这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帮助


《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中说:

“我们从前的母亲正在恶趣承受极大的痛苦。母子一场,生生世世的母子一场,那样多牵挂、思念,不计后果的付出,剪不断的母子恩情,不应该彼此只成为转生恶趣的因缘!”


如果我们去观察自己的父母就会发现,他们为了我们确实是不计任何后果:只要我的孩子好,我做什么都愿意,哪怕付出生命

我们要想让众生从此摆脱痛苦,唯一的方法就是帮助他们出离六道轮回,这是我们对他最大的饶益

所以我们现在是为了众生而修行我们对他们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也是报答父母恩德最好的方式,不仅是我们这一世的父母,生生世世的父母都是如此。

如果能够把众生的苦乐放在心上,尽力让他们免遭痛苦,帮助他们出离轮回,这也是我们此生所做的最幸运的一件事情。


这一世我们得到了暇满人身,值遇了上师善知识,能够听闻佛法,懂得业因果,断除恶业,行持善法,与生生世世的父母在两相遗忘、各自沉沦、自顾不暇的千劫万生之后,还有机会通过佛法救度母亲、救度自己,真的是很幸运的一件事情

所以我们也要感念上师三宝对我们的恩德。

由于受自己的智慧和悲心所限,我们在利益众生时会感觉很困难——我想让他断除恶业、行持善法,他怎么也不听。

其实人人都有局限,每个人在自己的烦恼和业力当中身不由己,痛苦不已。


此时我们要更加体谅并以真心利益众生,“他也是在烦恼当中被身不由己地局限着”——自己要以这种善心和善行化解所有众生的苦难,要将自己行善的功德回向给他们,来报答他们的恩德。




众生和佛陀都是我们积累资粮的福田。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论》中说:“常敬生佛者,圆满达彼岸。”

如果没有众生作为对境,我们是无法圆满六度的,所以要依靠众生才能成就诸佛的功德。

比如,布施包括法布施、财布施和无畏施,这些都需要众生作为对境。你想做法布施,如果没有众生,你给谁讲?你要去无畏布施,如果没有众生,你去除谁的怖畏?如果是财布施,没有受施的人,布施的行为就无法完成。

再以修习安忍为例,如果世界上只有自己一个人,我们对谁去修安忍?没有修安忍的对境,就不会产生修安忍的法,也不会产生修习安忍的功德。

所以,有了众生我们才可以修习大乘佛法。我们在众生身上获得的利益是非常大的,而众生从我们身上得到的利益是微不足道的。


也就是说,我们以众生为福田种下了菩提种子,最后收获了世间暂时的安乐以及出世间究竟安乐的果实。



我们要时时刻刻珍爱轮回当中的有情众生,因为是他们成就了我们的菩提道业,最终成就佛果。


《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中说:

“我们与其他众生、与周围的世界是互为缘起的,因此,如果我们希望自己快乐,那就应该关爱、慈悲其他众生,帮助他们离苦得乐。”


能够了知这一点,我们就很容易将众生视为如意宝,珍爱轮回中的每一位众生。

我们常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实际上是说我们要踏踏实实地从净化自己的身、语、意开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我们学佛不能只顾自己两腿一盘很舒服,还要心怀众生的疾苦,切实为众生服务,上求佛果,下化众生,做到圆满地自利利他。


文|整理自

次第花开网站 >学习资料 >慧觉法师

《修心八颂》第1课



动动手,把我们【设为星标
不要走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