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智悲学子 >> 《离幸福很近》法师辅导|06.佛法的生命科学观 Back

《离幸福很近》法师辅导|06.佛法的生命科学观

课前开示


生,从何来?死,向何去?

对于这个问题如果有深刻的定解,也就明白修行的意义所在,明白因果的道理,了知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为了每一个众生应义不容辞发起菩提心。

佛教的生命科学观

上师说:不管是任何一个生命,都有无量无边的前世后世,乃至灭尽轮回获得佛果之前,一定会一直流转于六道当中。


1、不知佛教生命科学观的过患

不相信前生后世,也不相信业因果。因此所有一言一行都是以现世的利益作为目标。如此目光短浅,不断攫取地球资源,作为今生幸福的根本。不能为死亡做准备,更会造诸多的恶业。


2、佛教的前生后世是在缘起性空的基础上建立的

前生后世流转轮回的所依是什么?就是我们的我执,就是有我的第六意识,有了分别念之后就会进行流转。即便生生世世像水车一样不自在的流转,然而没有一个主体的我,其实是无我的。只不过人们不知道无我的道理,妄把五蕴认为是我。依靠这个我生生世世在进行流转。流转的当下,轮回的当下,其实就是大涅槃的平等心,只要了知无我就可以现前,这是佛教的缘起性空的最精髓的学说。通过我们的前生后世,通过十二缘起,不难了知。


我们深陷轮回当中,但是轮回是个幻觉。我们曾经一直浑然不觉,其实我们从中可以找到突破口,可以解脱。


3、科学家为什么和宗教有密切的联系?

因为科学家是追求真理的,许多宗教中提到万能的神,无所不知的神就是真理的本身。所以科学家和宗教的关系是比较密切。


而佛法真理周遍宇宙,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前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在《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一文中最后说道:“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4、理证佛教观点

1)通过上师的弘法利生的伟业以及人品的高尚,远超一般的人,类推上师所说的话是可信的。


2)《释量论成量品》也如是说。首先我们证成佛陀是量士夫。既然佛陀是量士夫,所以佛陀所说的话当然成立!就像我们认可一把尺子,这个尺子是我们大家公认的标准。用尺子量布的时候,尺寸很标准,所以量出来的布买一米就一米,买两米就两米。总之我们先证成佛陀是完全遍知一切万法,了知诸法的本性、真相。既然是真相,完全无余证成了万法的实相,所以他所说的话我们相信,这叫理证。

推理分析人从哪里来?

世间人的观点,孩子从爸爸妈妈的受精卵里面来。如果孩子是从爸爸妈妈的受精卵里面来,同样的爸爸妈妈,生了好几个孩子,比如六个孩子、七个孩子,兄弟姐妹的性情差异,财富、婚姻、表达能力、智慧完全不一样。他们的心态也不一样!为什么?世间人认为,这和爸爸精子的质量有关系;或者和妈妈怀孩子时候的心情也有关系;或者和好的胎教也有关系。这些因素会导致孩子性情暴躁还是性格比较调柔。


1、心从哪里来?

作为爸爸妈妈的受精卵,它肯定是物质,而不是心。受精卵是蛋白质,既然是蛋白质,物质能不能产生心?如果蛋白质受精卵能够产生心,那是不合理的。为什么?因为所有事物的组成成分,都是四大,都是地水火风或者蛋白质这个组成成分。既然如此为什么受精卵的蛋白质,或者地水火风能够产生心?而作为木头、桌子、石头、氆氇等等这些东西,不能产生心?


如果说因为受精卵特殊的能力,它才能够形成婴儿,产生心。如果受精卵可以产生婴儿心,受精卵是产生身体心识的原因,同样道理桌子、板凳、椅子这些都是所谓的四大,物质组成的元素,为什么不生心?如果他们可以生心就变成了石头里面产生孙悟空,葫芦里产生葫芦娃成现实了。但这些是童话,不是现实。


1)怎么能通过受精卵产生自私自利的心出来?智慧的心怎么通过受精卵而形成?有的时候爸爸妈妈文化很差、愚痴,甚至弱智,但是孩子特别聪明。如果从基因来讲,基因里面并没有很智慧,很高尚的基因。生出来的孩子相当智慧超群。


2)到底什么样的因素能决定孩子很聪明?到底我们的心从哪里来?谁赋予我们心有智慧的、感恩的、自私或者利他的能力?是谁给的?爸爸妈妈吗?既然受精卵它是一个物质。物质产生心,就会有很多的过失,死又何处去呢?


3)分析人死如灯灭的观点:

作为受精卵它能不能产生智慧的心、感恩的心,如果能产生,为什么高智商的父母亲却生出弱智的儿童?为什么弱智的父母却生出高智商的孩子?


如果说是后天教育,如同说一个种子,这个种子就像受精卵一样放到土壤之中,就是妈妈的子宫里面。在妈妈子宫里面慢慢的长大,长到九个月就出生。就是说把一个种子放到土壤里面,如果这个土壤肥沃的话,再加上阳光水分充足,阳光、水土比喻后天教育,环境很好,胎教很好,吃得也很好,这个时候长出的果实就如同孩子一样,又白又大、既漂亮又聪明伶俐,如此,受精卵就不是形成孩子的感恩的心、智慧的心的近取因。因为还需要外缘,它不是根本的因。


4)是种子的受精卵能不能产生心?

如果婴儿的心不能够在受精卵当中产生,很多人说,刚刚怀孕的时候,婴儿做B超没有看到心脏跳动或者胳膊腿没伸出来的时候就去堕胎等等,这都是不如理的。其实我们可以观察一下婴儿的心是什么时候开始形成的:是受精卵有了之后才形成的婴儿的心,还是与受精卵同时形成的?这在《阿难入胎经》里面讲到很清晰的观点,还有《稻杆经》,都有讲到我们众生的心是怎么形成的,然后怎么流转的。但是要思考受精卵的前后关系。如果承认受精卵能够产生心识的话,要分析是前后关系,同时要进一步进行观察。


2、死去何处?很多人说人死如灯灭,人死了之后像油灯一样灭了,什么都没了。

1)理证分析:

首先人对前生后世,这辈子是通过心识来感受痛苦和快乐的种种形式。身体有两个部分:物质的部分和心识的部分。心识的部分我们来思考一下。我的情绪贪心,我的嗔心,当我死亡之际,四大分解之际,突然被车撞了,突然要死亡的时候,一口气上不来的时候,突然要死的时候,能不能统统把我的贪心、嗔心全部灭掉?


不管是病死的、撞死的,横死的,淹死的,种种情况。种种贪、嗔、痴的情绪在临终那一刹那去向何处?


很多人为什么认为人死灯灭?身体灭了,心就没有了。其根本的理由是因为身体是产生心的根本原因。所以身体灭了,所以心就灭了。他们是基于这个认知的。就如同说,受精卵是形成婴儿的心的根本原因,所以身体也是产生心的根本原因。身体没了,就像说墙都没了,墙上的花纹怎么会存在?


2)世间人所认为的身体是产生心的根本原因:

当我的身体处在特别愉悦的环境当中,我的心特别舒畅。当我的身体受到压迫、挤压的时候,我的心就很烦躁。当空间很紧张、很紧迫的时候,我就很烦。


公案1:有一个犯罪分子,把他的头盖蒙起来,假装用刀片,类似刀片尖锐的东西割他的手,然后放着水龙头,说你的血现在滴滴答答的淌,当你的血流干的时候,你会死掉,不断地给他暗示,后来这个囚犯活活给死掉了。其实根本就没有割破他的身体,也没有让他流血,旁边流的是水龙头的声音,他就被吓死了。


公案2:美国的大学生开玩笑,有一天他们把同宿舍的一个男生给绑起来,之后用麻袋装起来,把他抬到火车轨附近。其实根本没有把他放到火车轨,只是把他放到火车轨的附近,于是不断对他说,我现在就是把你放在火车轨上,你听见远处传来的轰轰隆隆的火车轨的声音了吗?火车正在一步一步的向你靠过来,火车还没靠拢的时候,这个男同学就被吓死了。

可见,身体受到危害的时候,不能说明身体产生心。所以这个说法根本不能成为身体就是产生心的原因。但是很多人认为,身体产生心。


3)驳斥:

第一,身体和心,是一个本体还是别别他体?如果身体能够产生心,是一个本体的关系是不对的。因为身体是物质,心识是非物质,它是两个法,不可能是一个本体。就像芝麻里面有油,一个本体当中产生,这是不对的。


第二、身体和心识是别别他体的关系来产生,也不对,为什么?如果说别别他体可以观察到底是同时生的,还是说前后次第来生的?如果身体它能够产生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观察一下:尸体和身体是一样的,都是四大。因此尸体也可以产生心,但是很多人认为说,尸体不能产生心,因为人死如灯灭。如果尸体还能产生心的话,就证成了前生后世的存在,所以尸体不能产生心。但是错误的。因为身体能产生心。是别别他体的。同样身体和尸体都是一个本体,尸体也应该产生心。如果按照这种观点他体能产生心,那么尸体也能产生心,但是又说尸体不能产生心,因为人死如灯灭的缘故。如果身体能产生心,为什么尸体不能产生心?尸体照样可以产生心,但是如果尸体一旦产生心,就完全颠覆了世间所认为的人死如灯灭的观点。


不管是一体,还是他体的从属关系,或者前后进行观察,事实上,很多催眠的案例或者濒临死亡的案例。人死了之后其实他同时可以看到很多医生正在为他动手术,但是他的神识已经漂到空中了。所以身体是不能产生心。


4)我们依靠身体带来愉悦的感受,依靠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带来痛苦是什么缘故?

其实不能说身体和心是能生所生的因果关系,这是错误的。只能说身体和心之间有能依所依的关系。就像小鸟依附于大树,这样的能依,是他体的关系。根本不是能生所生的因果关系。


对于成就者,修行者来而言,无论身体处于愉悦或痛苦中,依然会对众生发悲心,不会丧失他的菩提心。即便在一个很狭窄的房子当中,三乘三九平米的比较狭窄的小土壳儿里面,也会心如太虚。所以不是能生所生的因果关系。如果是能生所生的因果关系,一旦身体不舒服,心就会不舒服。并非如此,很多修行人,他们身体不舒服,生病的时候,他依然可以发菩提心,感受无我的空性智慧,修大悲心。


3、佛法如何看待人生从何来,死向何去?

1)最重要的就是十二缘起的道理,通过十二缘起就说明前生后世是存在的。


2)身体不能产生心,心是什么来产生的?心一定是前面的心来产生的。如果证成了心一定是前面的心来产生的话,就上师老人家所讲到的,我们借助因明完全可以明白,众生的心不可能无缘无故断灭,因为心不像无情法,心相续它有前面的因,所以心产生的因就是心。如果一旦这个证成了,前生后世就能够从容不迫的建立。


例说:我现在临死这一刹那,我的贪心去向何处?我的贪心去向后世。全都储存在阿赖耶识当中。阿赖耶识又叫含藏识,就像含藏了所有的种种轮回的习气的识。这个识不可能无缘无故的消失,必须通过无我的空性才能消灭它。你没有证悟无我的空性智慧之前,你的贪心、嗔心全都很好的储存在U盘里面。就像是我现在用的电脑,用联想的电脑。它突然坏掉了,没关系,它有硬盘。于是把硬盘抠出来,硬盘储存了我平常用电脑所有的信息,然后,我再买一台新电脑,或者再买一个新硬盘,把我从坏掉的联想电脑里抠出来的硬盘接上去,所有的信息,联想电脑的信息,完全在新电脑上呈现。这两个电脑比喻是身体。破坏的电脑就如同我们前世破旧的身体,新电脑比喻成新投身的身体。我们的U盘或者是硬盘就比喻成阿赖耶识的习气。只要我的硬盘没有遭破坏之前,所有阿赖耶识种子习气,通过另外一个身体,下一世到另外一个身体,依然会完整的呈现。所以我的贪心、嗔心,我的所有积极的情绪,负面的情绪去向何处?它储存在我的第八识田阿赖耶识当中。


任何人的语言,起心动念不可能无缘无故消失,它就像是在雪地上滴墨水,墨水会留下痕迹。同样,如同在一颗树上钉钉子一样,即便把钉子拔出来,钉子会留下一个小印记的。就说明我们所有的行为语言,它都会有个痕迹在。这个痕迹就储存在阿赖耶识当中,叫种子。作为未来产生同样的行为,同样结果的这么一个种子。这点特别重要。

既然人们的心不来自于身体,就否定了人死如灯灭的观点,也否定了爸爸妈妈的受精卵产生婴儿的心的观点。说明心来自于同类的心。


为什么兄弟姐妹六七个,有的出名、有的有钱、有的漂亮、有的丑陋、有的暴躁、有的温柔,什么原因?和他自己所带的信息有关系。前世我就是一个很温柔的人;前世,你就是一个很暴躁的人。我们两个在流转的过程当中,爸爸妈妈的受精卵只是我身体的一个所依,是心的所依,心识的所依,只是个载体。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心识一直在流转。我怎么流转的?我是在中阴身的时候,因为人死了之后,我的心识从我的身体的四大的束缚当中跳出来了。依靠业风飘荡,飘荡过程当中,我就有缘见到父母亲在交合,我心生贪心,因为无始来就有贪心,我就兴致傲然的去前往父母亲,依靠业力,进入了他们的受精卵当中。当受精卵形成的时候,这个时候我的心识也进入其中了,于是新的生命就诞生了。


在这个过程当中,父母亲给了我们的身体,所以我们身体的基因确实长得漂亮,不漂亮,有的时候和父母亲很相像。很多人说基因,其实,因为我的身体是依靠父母亲的受精卵才形成的。但是还有一种情况,我的共业,我的业力。如果说依靠我的业力前辈子爱安忍、爱布施,我就长得很漂亮。有我心识当中携带的这样信息,我进入到我父母亲的体内受精卵当中,我比一般兄弟姐妹要漂亮一些。哪怕变成小旁生,小狗狗也比一般的狗要长得漂亮。


所以通过这个就明白,父母亲给我的只是身体,而身体是助缘,其中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我们心识当中种种的信息。是旁生身体的种子习气,还是阿修罗的种子习气,依靠这个来显发。如果是因为人类的共业所感,我就形成一个人类的身体。这时候还有别业,我爱布施,这个身体就会具足庄严、相貌俊美、高大。如果特别不恭敬人,特别傲慢,我就长的特别矮小。如果特别爱恭敬、尊重人,就长得高大等等。这个地方就有这些因素。当然不否认父母的受精卵像土地一样,如果说它这个土壤肥沃,当然对我们的人的身体的长高,也有一定帮助。


我们就明白为什么说一家兄弟姐妹当中,会生到一家里去?共业!一家兄弟姐妹都是共业所感受会生长到一家里面去,就是说形成一家人。但是形成一家人之后,为什么有的孩子漂亮,有的孩子丑陋?是因为别业所感。有共业,有别业。共业使我们兄弟姐妹变成了一家人,别业是因为我们兄弟姐妹别业不同所以导致聪明、智慧、俊美、财富都是不一样的。


4、人到底从哪里来,去向何处?从心的光明,心不间断的角度来说,在临终一刹那的时候,它必定会流向后世。所以我们的后世就会存在。


1)投身的那一刹那心从哪里来?从前世末尾的那一刹那心而来。所以注定前生后世必定存在,这是非常尖锐的推理。尖锐的推理来自于一个根本的理论。就是心,它的根本来源是心,而不是身体。


2)心怎么进行毁灭?人在流转过程当中,主要是我执,从十二缘起来讲主要是我执,执为我的第六意识。执为我的第六意识怎么来进行毁灭?怎么来把它最后断掉?通过无我的空性智慧才能够毁灭它。无我的空性智慧是我执的第六意识的正对治。毁灭它之后,我最后一刹那贪心去向何处?如果说理证了无我的空性智慧,那么贪心就灭掉了。因为贪心这个心所是依于执为我产生的。所以如果连我都没有了,证悟了无我的空性智慧的时候,心和心所也会灭亡。所以火葬、水葬、土葬能不能把我们的心识毁灭掉?外在的火和水不可能灭掉我们的心识。心识和物质是两个别别的他法。


3)如果心的因是来自于心,轮回的第一个念头从哪里来?心往前推,推到无量无边的时候,推到轮回的第一个念头,这个分别心是我们的空性当中产生的,从不认识如来藏的显现当中产生的。因为一切万法的本基是如来藏的大光明。这个叫本基。


4)什么叫如来藏?如来藏就是一切万法的真相,就像佛陀证得这个真相一样。在我们如来藏中,含藏了太多太多的贪嗔痴种子的习气。这个时候一旦万法在显现的时候,在显现的过程当中,所以产生二取。产生二取的过程当中就产生了妄想,产生妄想就产生了轮回。是这样来的。所以现在我们修行就要还原,把我们产生二取这个念头回归到如来藏的大无为法的光明当中。


5)如来藏和阿赖耶识是什么关系?

阿赖耶识是轮回的所依,如来藏是涅槃的所依。在如来藏的大无为法的光明当中,如没有修行,这个时候就是凡夫,这叫阿赖耶。在阿赖耶当中储藏太多贪嗔痴的念头。所以当轮回的第一个法显现的时候,你马上就产生二取了。产生自和他的分别,贪嗔痴等等的念头。


如来藏和阿赖耶,第一个差别就是阿赖耶是轮回的所依,是我们的有为法,是无常的。但是如来藏是大无为法,是常波罗密多的,而且是涅槃的所依。阿赖耶是识,如来藏是智慧的本体。所以一个是轮回的所依,一个是涅槃的所依,不一样。阿赖耶识的本体是无记法,如来藏的本体是大无为法。


人主要是妄执为我。妄执为我从哪里来?就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从哪里来?从二转来说是从空性当中产生。从三转来说是从如来藏当中产生。一切万法正在显现的时候就是实相。就如同,你看到平凡的人类,平凡的世界,平凡的山,但是在佛陀的境界当中,就是清净的刹土。眼睛比喻说是有境的心。只要把有境的心治好了之后,就不会把白色的海螺看成黄色,自然会看到白海螺了。所以修行就是调心的道理。


其实万法从诸法轮回的缘起来讲,是大等净的。大等净是什么意思?大平等是从空性来说,轮回涅槃是大平等的。大清净是从我们名言的实相上来说。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即便我们说人从何来,死向何去的时候,生,本身它就是不生,生是妄记的,是一种幻觉,感觉到黄豆芽产生了,其实黄豆芽从来都没生过。同样人在产生形成轮回的过程当中,其实轮回,就是个错觉,它本身就没生过。而且生在轮回当中的时候,所见的一切万法,比如说,你看到爸爸妈妈在做不净行,其实是自己贪心习气妄想的,有可能爸爸妈妈没有做不净行,如果我们观察清净就可以得以解脱。但是无始以来我们没修行过,认为这就是爸爸妈妈的不净行,依靠贪心就趋入到了身贪,最后形成了你的身体。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轮回就是自己选择的。就是你的业力推动的这个选择。那么死向何处?也是你的业力推动,去向你该去的地方。


当前人们的困惑

1、“物质第一性”,物质可以创造一切

第一个困惑,是物质是第一的观点,物质可以创造一切。这种观点其实是不对的,人的身体和心是两条并行的因果。


2、心态非常糟糕,感情、工作、家庭不顺,经常想要自杀

有的人因为不了知前生后世的观点,心态很糟糕。对于感情、工作非常不顺想要自杀的念头。


3、了知前生后世存在的必要性

人在流转的主体是我,我在流转的主体中有无我的道理。因此证悟无我的空性之前,会不断地进行流转。因此要放宽心量,以长远的目光来看待前生后世,就不会局限于这一世。明白前生后世的道理,就会成为治疗痛苦的良方。


4、轮回从哪里来?我们为什么会不断地流转?

从前生后世来,就是从我执当中来,从心念中来。前一刹那的心念、后一刹那的心念、再后一刹那的心念来对比前生后世,这个念头刹那生灭了,下一个念头又产生了。其实没有什么物质,下一个念头自然就产生了。


5、好的念头,不好的念头从哪里来?它不可能无依无缘来,肯定是源于前一个念头的。通过三个心念,过去的心念、现在的心念和未来的心念或者说昨天、今天、明天来进行对比可以了知前生后世三世存在。


懂了前生后世道理,我们就能明白怎么面对痛苦。痛苦的原因主要是我执。有了我执之后,有了我的念头,我就想得到一切最好的东西。所以当得不到的时候,就会产生痛苦。


6、怎么获得幸福?有了我执是不可能真正的幸福。不管是在爱情当中,或者是婚姻当中,或者社会当中以及工作当中,一个强烈的我执的人都不可能有很大的幸福感。因为我执是痛苦之因,它不可能带来幸福。暂时通过极大的物质满足了你的幸福感的时候,瞬间就会破灭,稍微有一点不满你的心意,又开始痛苦。所以真正获得幸福,就像上师所说,以无我的、利他的大悲心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为别人付出的过程当中才会获取真正的幸福。

佛陀的三转法轮,第一转法轮四谛法轮,此是苦汝应知。第二转法轮中转般若无相法轮。第三转法轮如来藏光明法轮,善辨法轮。就可以明白:


7、人的第一念从哪里来?从不认识如来藏光明显现当中而来。


8、人的痛苦从哪里来?从我执而来。我执本体是无我的空性。所以三转法轮都可以含摄无余。如果懂了这个道理之后,前生后世我们进行修行,最后可以现前佛陀所说的离戏光明大无为法的境界。


1)如果懂得前生后世,我的目光特别长远,我的布施,我的行为会不会有后果?肯定会有果报的,会有好果报。从心念来说,布施是一种心态,是慷慨的心态,随时随地给予的心态,付出的心态,不计较的心态。这种人的福报特别特别大。


2)同样,放生可以获得长寿。


3)前生后世看起来是一个圈在转动,其实它是一个点一个点,那么这个圈是一个幻觉,它是依靠我执的原始推动力形成了前生后世的圈。如果你不打破这个怪圈,不打破我执心念,你不可能会有大福报。所以布施真的不在于拿多少钱,而在于彻底的不计较的心态。


4)怎么才能具足财富,其实就是心念的问题,就是我们布施的心态。


5)如何获得幸福,也是一种心态,心念的问题,不计较的心态就会幸福了。痛苦是在我执上建立的。离开我执就可以获得幸福了。那么怎么样才能离开我执获得幸福?主要是无我的空性。在名言当中,你稍微我执轻一点点,多关爱众生一些,多付出一些,不计较一些,这时候自然而然你就会获得幸福的人生。


不计较的人生自然就会具足六度。一个个性开朗不计较的人,他会布施,他会安忍,他会持戒,他会精进,他会禅定,他会智慧。一个不计较的人就是无我的人。


要进一步思考,在婚姻、家庭中,如何面对痛苦,如何获得财富,如何获得幸福,一定是在前生后世业因果的基础之上。如果懂得业因果,会发自内心的布施,因为布施,它是财富的因,你不是为了获得财富,而是发自内心的布施的过程当中,自然而然就会有财富了。


懂了业因果的道理,心量特别宽广。别人伤害你其实是因为你前世伤害别人了。这一世你那么穷,是因为你前世不会布施的原因。你只有懂了这个道理之后,你就会懂得怎么来改变命运。积极的去付出,积极放低自我的姿态,而知道无我、利他,这个是改变命运的最主要的窍诀。以无我的大悲心去利益众生,去帮助众生,帮助身边有需要的人。哪怕对方碰到困难,背包背不动,你主动背个背包,这么一个善意的举动,你就会收获满满的幸福。你会受到很大的福报,因为一切都是在心态上建立。

在前生后世存在的基调上,建立幸福观、人生观、价值观、婚姻观。作为佛教徒,一定要深刻思考前生后世是否存在。在为人处世当中,生活当中,你怎么善加把佛法进行运用。


9、为什么说大丈夫心能成佛?因为大丈夫心,决定了这种承担心、责任心、利他心、责无旁贷的心。


在整个轮回当中流转真是没太大的意思。流转了一生又一生,在每一次流转当中,我们留了很多的眼泪。死了之后为了这个我执,还会一生一生继续流转,不得解脱。


我们能不能清醒一点点,能不能够擦亮眼睛看清楚前生后世生从何来,死向何去?在前生后世存在的基调上,深信业因果真实不虚的道理,深信无我空性的道理,以无我的空性智慧的宝剑斩断我执的贪着心。斩了我执的心之后,从而获得真正的大无为法的涅槃幸福和解脱的安乐。这就是我们最需要的。


现在我们每天行走于世间,行走在轮回当中是迫不得已的。但是我们可以从心态上进行选择,可以在心态上进行调控,可以获得知足的人生。不要再得忧郁症,不要得强迫症,你如果是这种状态的话,是前世伤害众生而导致,你现在会有忧郁症。


从现在开始打破我执,认清它,这个我执是妄记来的。本来就没有我。就从轮回的第一个念头,这个如来藏的光明不认识而妄加来的。既然如此,打破它、认识它、观照它。怎么认识、观照它?平常的起心动念当中,想想你是在我执上计较,还是在无我上利他?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全都是在我执上进行计较的。


希望大家有个豁达的人生、有个不计较的人生,有非常宽广的心态、去承载众生所有的痛苦,让我们的肩膀,让我们的前生后世能够成为盛满众生利他的事业的这么一个开端。而不是不自在流转的开端。我们成了菩萨,我们可以倒驾慈航再次来轮转。但是就不一样了,我倒驾慈航来是因为不忍众生在受苦,必须来帮助他们,和不自在流转是两码事。


大学生理应具有正确信仰

1、作为大学生第一个应该深信前生后世,有个思想寄托。


2、其实佛法不等于信仰,它真的是个真相。


3、人,怎么都能过一辈子,痛苦也是一辈子,快乐也是一辈子。


痛苦的一辈子也可以改变,即便是业力所展现这痛苦,但是如果心态变了,你就可以获得快乐的人生。所以曾经有人说:我们不能主宰天气,但是可以改变对天气的态度。即便今天是阴雨绵绵,但是我可以心情很灿烂,即便今天阳光灿烂,但是如果心情很忧郁,我的内心依然不得快乐。所以我们没有办法主宰外面的人们对我们的态度,也没办法主宰天气,也没办法控制外面的一切,但是至少我可以拥有一种心态,让我们心态变成更阳光一点,自在一点,无我一点,利他一点,多关怀一点,在实际生活当中,举手投足当中,一言一行当中,能不能更多的为对方付出一点。赶公交车,把好的位置给别人坐,买菜的时候,每家的菜都要买一点点,即便是黄菜叶,没关系,我吃点亏。黄菜叶,买来也没关系。只要菜农,卖菜的人多赚点钱也没关系。时时刻刻这样一种付出的心态、不计较的心态、那你的人生一定是绚烂无比的。

发心师兄:定解B21

文章原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