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 日 背 诵
365颗钻石
3月21日 佛历2564年
每日一颗钻石
让我们一起背诵
并依文修持吧~
【第15颗钻石】
ཀླུ་སྒྲུབ་ཀྱིས།ཕྱུག་པོ་ཀླ་ཀློ་ལ་ཡང་ཡོད།།དཔའ་བོ་དུད་འགྲོ་ལ་ཡང་ཡོད།།དོན་དང་མཐུན་པའིགཏམ་སྨྲ་བ།།འཇིག་རྟེན་འདི་ན་ཤིན་ཏུ་དཀོན།།ཞེས་གསུངས།
龙猛菩萨:
富翁在愚夫中也有,英雄在动物中也有,但能说真理的人,在此世上却极罕见。
唯一的真理
佛教是世间上唯一的真理,这个真理包括两方面。
尤其是依靠空性智慧,能彻底断除众生的痛苦,解脱生老病死,这在其他宗教中很难找得到。
这种大悲遍及一切众生,也是佛教所特有的。虽然其他宗教也提到过慈悲的观念,但它并没有遍及一切众生。比如,有些宗教说可以吃众生的肉,不能吃众生的血,但这很难成立,没有血的肉几乎找不到;还有的宗教认为,对异教徒可以打仗,并称其为“圣战”。
当然,我们对所有的宗教都应该尊重。不过,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19世纪和20世纪的很多观念已逐渐转变,非暴力的和平观日益受到重视。在这个时候,我想很多宗教人士不得不赞叹平等对待所有生命、主张非暴力的佛教。
因此,概括地说,佛教真理可以包含两个方面——智慧和大悲。从这两个方面,也可以证明佛教是世界上唯一的真理。
佛陀说的虽然符合真相,但缺乏智慧、信心的人却无法接受。
老子讲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对于大道,上等人很容易接受,并精勤修学;中等人半信半疑;下等人则会大笑,“不可能,迷信!”下等人如果不嘲笑,说明不是真正的大道。这很讽刺。
怎样证明佛教是真理?
佛陀告诉我们,对自我的执著,是社会最大的祸害。不仅如此,每个人的痛苦,也是因为执著自我而引生的。
大家可以想一想,你不舒服、不快乐,是不是因为爱惜“我”而产生的?如果你每天心情不好,那可能是对自己的执著太大了,这样的话,哪怕遇到一点点不顺,比如待遇不好、成绩不好、身体不好,也会感觉痛苦不堪。
但所谓的“我”,用佛教的空性观来抉择时,本体是绝对找不到的,只不过是一种错觉而已。比如,人们都认为,今天的“我”就是明天的“我”。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今天的“我”和明天的“我”,不可能是同一个,否则,今天的“我”要过明天的日子,明天的“我”要过今天的日子,刚出生的“我”就已上大学、坐在这里听讲座等等,有很多过失。
还有一种错觉,认为身体就是“我”。其实,身体由很多部分组成,哪一部分是“我”呢?头发是“我”,还是指甲是“我”?头发剃了,指甲剪了,是不是“我”就没有了?如果认为整个身体是“我”,那么身体缺了一部分,比如一只手没有了,是不是“我”就不完整了呢?
当然,这是佛教中特别细致的观察方法。虽然刚刚接触这些道理时,你不一定能马上接受并打破我执,但只要去深入学习,就会发现里面蕴含了甚深的智慧。通过这种智慧,能打破我们的很多颠倒妄执。
比如,你觉得一个人好看而生起贪心,就可以用这种方法观察一下:这个人有没有值得贪恋的地方?人体外面是皮肤,里面是肉,肉里就是骨头,那到底是他皮肤好看,还是肉好看,或者骨头好看?皮肤、肉一一割下来,放在你面前时,你还会对他生贪心吗?所以,对一个人的身体爱恋不已,完全是一种错误的执著。
佛教中有许多诸如此类的智慧,用这些去观察时,人生就像做梦一样,无论是自己还是外境,都没有一个真实的。可是,大多数人却往往把梦耽著为坚不可摧的实有,执著如梦如幻的一切,甚至有些行为特别过分,给自己和他人带来非常大的痛苦。
当然,真正的无我空性,是大圣者所证悟的境界,并不是依靠几个推理、几个例子,就能马上通达的。但你若通过修学,懂得了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就会逐渐断除自己的痛苦,明白佛教所说的千真万确。
有些人可能想:“佛教所讲的这些,只有佛教徒才承认吧?现代科技这么发达,科学家对佛教的道理,会不会认可呢?”下面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分析佛教是不是真理。
对于科学的研究成果、科学家们的语言,如今很多人兴趣索然,对自己眼前有利的,才愿意去听;而没有利益的,则不愿意了解。但作为追求真理的人,对科学家所讲的任何道理,都应该值得思考。
这方面,我有很多的理论和案例,但因为时间关系不广说,我只举一个例子:
杨振宁教授,大家都知道,他在1957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现在八十多岁了。据说现在有人对他有些看法,因为他娶了一个比较年轻的妻子,我作为出家人,不谈这方面的问题。但让我最佩服的是,他作为科学工作者,能以非常客观的态度对待佛教。
他曾写过一篇文章,文中说,就像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家所提出的学说,必须具备三个特征,才能被世人广泛接受,并成为科学理论,同样,佛教也完全具备这三大特性。他还说,佛教是智信而非迷信,是智慧者的信仰。现在有些人对佛教一知半解,就信口指责佛教不科学,其实,这些人对科学也不够了解,缺乏真正的科学精神。
1985年9月12日,他专程到纽约大乘寺参加玉佛塔的落成典礼。当时他讲道:“佛教是世界上伟大的宗教之一,两千多年前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还强调,自己向往佛法中大同、宁静、无私的境界,并在科学研究和讲授之余,坚持修禅定。
像他这样的科学家、学者,现在可以说非常非常多。此外,英国、美国、法国的许多科学家,如今对佛教真理的认识,也有各种各样的理论。因此,有些人若以科学的名义来否认佛教,说要尊重科学、相信科学,认为佛教是一种迷信,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当然,在七八十年代,这样的舆论比较盛行,但现在公开大肆诽谤佛教的现象,比较少了。因为现在的大多数人,既不关心什么是科学,也不在乎什么是佛学,只知道钱财、地位、名声,白天奔跑着追赶这些,晚上甚至做梦,也想的都是人民币,除此之外,再没有更高的追求了。
甚至一些老师搞科研,也是为了过关而已,根本不考虑它是否对人类有意义。许多大学生也不爱学习,在大学里就是混日子,做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毕业的时候,该学的知识没有学好,不该学的坏毛病、坏习气反而都学会了,带着一大堆垃圾走上社会。这些垃圾接触谁,就会染污谁,这样的人给社会、家庭、个人,只会带来恶劣的影响。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老师和学生都是如此。现在也有极个别老师,不愧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希望把学生教育好,让他们无论在什么领域中,都能把自他带入今生来世快乐的境地。但这种老师,毕竟为数不多,这也是当今时代的一种缺陷。
结论
我们首先要知道,外道再怎么兴盛,大仙、天龙八部再怎么受供奉,他们自己也沉溺在轮回中,并未超离苦海,又怎能帮我们解决生死大事呢?
要想真正脱离生死轮回,其他宗教都一筹莫展,只有暂时行善的见解和行为。而超离轮回、了生脱死的妙药,唯一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中有,所以,我们应对佛陀的教法、证法有虔诚不移的解信。
诚如《胜出天神赞》所云:“我不执佛方,不嗔淡黄等,谁具正理语,认彼为本师。”我们既不偏执佛陀,也不嗔恨淡黄派等外道,谁具有符合宇宙人生的真理,就向谁皈依,认定他为本师。
通过智慧观察和理论剖析可知,在无数的导师里,唯有佛陀宣说了究竟真理,对他皈依的话,生生世世不会欺惑,故可以放心地依止。
【提醒】行持任何点滴善法,要以三殊胜摄持哦~
上一颗:365颗钻石的约定(14)
排版 | 一心一意
图片 | 嘉黛
约好一起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