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136课-隐藏窍诀&名词解释
隐藏窍诀
补特伽罗耳传之法王如意宝
(一)释义法王之一名——“晋美彭措迥尼”
1、略释
“晋美彭措迥尼”翻译为“无畏圆满根源”,这是洛若寺班玛诺吾活佛所取法号。
“无畏”指无上的力量;“圆满”指无上的事业;“根源”指无上的力用或作用。
2、详解
(1)无畏
“无畏”表达的是身语意三密没有任何不堪能的畏惧。无论说什么、现什么、明知什么,都可以在全法界量当中作无尽庄严网的变幻,身可以变无数的身相,口可以出无尽的言辞、出无量的意乐音,意可以遍知十方三世一切法等等。诸如此类,在尽虚空界的范围里,作没有边际的、具有无量自性妙德的、不可思议的无碍变化,这叫“无畏”。这是由于本性彻现,完全没有了妄执的障碍,因而达到了事事无碍的境地,是这样的金刚三密大无畏的威力的境界。
(2)圆满
A. “圆满”是从色身的事业上来讲。由金刚无碍的力量,他的确应着法界清净和不清净两种所化的机现报身现应和身,由此作无尽的圆满事业。
色身的内涵是具有五圆满。假使要充当西方莲花部的教主,那他就是阿弥陀佛,就有莲花部种性勇父勇母的眷属,就是由妙观察智宣流无边的法音,以及就处在这样的清净时当中和这样的清净土当中。或者在东方现喜刹土就是金刚萨埵佛,就是常转这样的无迁变法轮,就有金刚部种性勇父勇母的眷属等等。
B. 总而言之,他成了无量种性海、无量曼陀罗海总的大遍主。由此具有时、处、导师、眷属、法门五大圆满的大色身,出现无数身语意的游戏,应着众生的机来现出相应的量,它是法界的大游戏。这表示无上的事业相,因为无论从时、处、师、伴、法哪个方面来看,都达到了最极圆满的地步。因为真佛没有任何不堪能、没有任何不能作,因缘一到自然现出这样圆满的相,因此是作事业当中的第一,称为“圆满”。
(3)根源
“利乐之源”指无上的作用,他是能自在地转显密无量法轮的大法王,以此使得众生都能生起并现前究竟的无量利益安乐。
A. 总的是指在法界的无量刹土中,赐与无数众生现前和究竟的所有利乐,因此成了大利乐之源。
B. 特别地就我们这个地球来说,二十世纪前期以后近百年左右,他是最大的光显佛教的明灯,他是大能仁王释迦如来以金刚教圆满赞叹的佛教当代的明灯。
C. 就最切近的方面来说,是包括我们在内的这个时代无量众生的大利乐之源;而且对于未来时代的无数具缘者,也都将给予无量的利益安乐。
(二)法王如意宝的前世因缘与降生
1、佛陀以及以往的诸多高僧大德对法王上师的出世授记
(1)《文殊根本续》对法王的出世授记说:名为啊字大德者,受持佛陀之正法,具慧功德诸尊敬,授记获证正等觉,将悟我之诸菩提。
其中的梵文“啊”字即是指法王晋美彭措(法王的梵文全称为“啊白拉江”)。
(2)莲花生大师在《甚深幻镜》中也作了预示,在写到心子降魔金刚大师将化身为列绕朗巴大师,并之后化身为法王上师时说:尔后转世之灵童,鸡年诞生于多康,名有啊字通三藏,教法住世三千年,九百获得大成就,随行瑜伽六千余,结缘众生有七万。
(3)法王上师的前一世伏藏大师列绕朗巴在《未来授记文》中,以七种不变标记的方式,明确地指定了下一世的特征:法源圣地地不变,璁玉海母光不变,莲花梗茎种不变,降魔金刚幻化童,鸡年诞生年不变,掌具奇纹身不变,三藏海饰口不变,证悟法身意不变。
(4)其他大德授记
具有稀世功德的大成就者如第一世敦珠法王、第一世多智钦法界金刚大师、伏藏大师阿傍仁波切、伏藏大师离垢觉性金刚、大持明者达贤尊、伏藏大师秋嘉朗巴、尼敦秋杰宁玛活佛等祖师大德都对法王的应世与事业作了授记。
2、降生
(1)示现不凡
时间上:1933年,藏历水鸡年正月初三,完全按照列绕朗巴大师的授记,法王如意宝降生了。
每年的一月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显示神变,降伏六外道本师的吉祥月份。
出生姿态上:普通人出生时被业风所吹,都是倒头降生的,法王却是头部朝上出的母胎,随即便端身正坐,并将胎盘像披法衣一样甩到左肩上,口中朗朗念诵文殊心咒“嗡阿ra巴扎纳德”七遍。
(2)法王自述
法王上师自诞生起就自然流露出了与生俱来的不共功德。法王上师曾经对弟子们说:“我刚出生时,酥油灯的灯光照到双眼,眼前就出现了耀眼的万丈光芒。幼儿时看到有人宰杀牛羊,心中便会生起强烈的悲悯,着急地想挽救它们的生命,但却无法用语言表达,只能抱着母亲‘呜呜’地哭泣。”
(三)略说法王上师示现了怎样的修行功德
1、虔诚的信心
(1)对本尊的信心
法王上师从诞生直至圆寂,演示了对十方三世诸佛智慧总集——文殊菩萨的无上信心和虔诚祈祷。
A. 在法王上师随身携带的嘎邬盒里,供奉的是不共本尊——怙主文殊妙吉祥。文殊菩萨既是法王上师这一生中须臾不离的本尊,也是法王上师生生世世发大愿随学的智慧本尊,同时又是文殊智慧融入法王上师心间和法王上师无二无别的智慧尊者。
B. 三、四岁时,法王上师就已对全知麦彭仁波切具有强烈的信心。在他心目中,祈祷文殊本尊就是在祈祷全知麦彭仁波切。
(2)法王面见三大文殊的经过
A. 面见萨迦班智达
1950年,法王上师十七岁,在江玛佛学院学习萨迦班智达所造的《量理宝藏论》,对因明略微觉得难懂时,就一心祈祷上师本尊。由此在一天晚上光明梦境中,萨迦班智达显现,赐予了《真实名经》的传承,并且给予了殊胜的加持。醒来以后,法王上师对显密一切法要无所不知。
B.面见无垢光尊者
1981年的冬季,法王上师在为学院数以千计的弟子传授《大幻化网根本续广释·遣除十方黑暗》期间,一日法王上师在寝室中静坐,忽然间睁开双眼,只见五彩斑斓的光芒中,全知无垢光尊者与益西措嘉佛母徐徐降落,赐予他《大幻化网》甚深灌顶。法王上师欣喜之余,立即将灌顶仪轨全部记录下来,即后来多次为弟子传授的《大幻化网根本续能熟灌顶次第近传加持·甘露明点》和《大幻化网根本续修法·全知上师言教》。
C.面见宗喀巴大师
1986年藏历7月20日,法王上师为四众弟子传讲了宗喀巴大师的《三主要道论》。传完法后,法王上师安闲地坐在床榻上,突然间眼前掠过一道耀眼的白光,一位头带班智达黄色长耳帽、身着三衣、面如冠玉的大士降临在面前。他马上认出这位尊者是宗喀巴大师,于是上前顶礼。大师为他传授了一遍《三主要道论》后微笑着说:“我今在至尊弥勒菩萨座下名为文殊藏,如今你的弟子中如若有人背诵《三主要道论》,并受持八关斋戒,以法性力的加持,暂时一定可以转生到兜率天享受法乐,将来我成佛为狮子吼如来时,成为我的首座眷属。”说罢化光而逝。
2、精严的戒律
(1)沙弥戒
1947年,十四岁的法王上师宿世的善根力成熟,生起了脱离三有轮回的强烈出离心,在扎宗阿阇黎(堪布)索南仁亲前披剃出家,并受沙弥戒,法名为释迦善说贤。
(2)比丘戒
1955年,法王上师22岁时,在根本上师阿阇黎托嘎如意宝等三师七证前受了近圆戒(比丘戒)。他护戒如眼,即使微细的学处也不轻视,就像持戒之王菩提萨埵那样,时时刻刻以正知正念摄持护持。
(3)拒纳空行母
1957年,二十岁的法王上师回到了洛若寺,有一天,一位具相的空行母找到法王,告以宿世的因缘,如果结为伉俪,能够成办很多弘法缘起。法王知道,对于远离世间八法的密宗大持明者来说,不一定必须拒绝具相的明妃,然而在现今五浊恶世,许多无有修证功德的凡夫人以学修密宗为借口,以自相贪心恣意妄行双运,严重地玷污了三戒。为了消除这种弊端,极有必要以清净的比丘形象为大众树立榜样。于是法王上师谢绝了。
(4)淤泥中的白莲花
法王上师三十多岁时,由于众生的共业所感,形势日趋严重,雪域遭遇了史无前例的灾祸。当时哪怕仅念一句观音心咒也会被捕入狱。在此期间出家人差不多都已被迫还俗,但是法王上师自始至终受持着清净戒律。在那样的年代里,能一如既往地守护正见,不间断地传授正法,坚持不懈地修行,连细微的戒律也未违犯,实属罕见。法王宛如淤泥中的白莲花,纤尘不染,傲然挺立。
(5)密乘戒
法王上师在如理如法依止金刚上师,受持清净的三昧耶戒方面更是我们的楷模。
3、法王示现彻证的因缘
(1)祈祷麦彭仁波切
十五岁时,法王上师对无上光明大圆满产生了猛烈的信心,一心一意地祈祷并虔诚念诵了全知麦彭仁波切的祈祷文:觉空文殊童子加持力,密意界中获得八辩才,教证法藏海洋尊胜主,至诚祈祷麦彭那迦尊。
(2)研读《直指心性》
每念一百遍祈祷文就深入研读一遍全知麦彭仁波切撰著的大圆满窍诀精髓——《直指心性》。就这样反复祈祷、研读。
(3)数量上
最后祈祷文念满一百万遍,《直指心性》研读完一万遍时,彻证了大圆满。
(四)简介法王上师一生精进不止的事业
1、建立严持戒律的清净僧团
(1)冒险传戒
在动乱年代,为了保存佛法的命脉,法王就冒着生命危难,召集具足近圆戒的比丘在喇荣沟对面的大鹏心宝山上举行了传戒仪式,此后僧人的数量不断增多,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僧团,将已濒临隐没、残缺不全的别解脱戒重新健全完善了起来。
(2)在佛学院的三项纪律和标准
遵照托嘎如意宝的传统,法王上师对五明佛学院的弟子作出了如下规定:凡想长住喇荣五明佛学院的人,必须要遵守三项纪律:团结和合;戒律清净;闻思修行。
A. 一切功德的所依唯一是戒律。除了个别获得了生起次第或圆满次第成就的在家瑜伽士之外,寺院里的人必须全部出家。并且根据律藏和密续法宝中的金刚句,别解脱戒和密宗三昧耶戒已经毁犯,但可以还净的,必需忏悔还净;即使忏悔也不能完全还净的人,必须从僧团中摒除,之后令其单独精进忏悔罪障。
B. 无论是出家僧众还是在家瑜伽士,作为应供处都应该抛弃其它琐事,着重讲经说法和闻思修行,僧人们应该做的唯一事业便是护持教证的圣法。
C. 在闻思修行时,不能掺杂世间八法,要使之成为成就自他二利的因,成为在家人等真正的顶礼处、供养处和皈依处。
(3)其他寺院的响应
法王上师随后发布了以这三条标准为核心的《公函·整顿戒律广布文》,四川、青海、甘肃等地的大小寺庙群起响应,尊重戒律,精进闻思修行的正法气象又在藏地恢复起来了。
2、全面推行闻思修行
(1)创建五明佛学院
在藏地宗教信仰不自由的时候,法王秘密地在喇荣沟外的新宝山和狮宝山上为弟子传授佛法。1979年宗教政策尚未全面落实,法王上师就在喇荣创建了五明佛学院,建立起了清净的弘法僧团。
(2)整顿僧团,宁舍身命
A. 当年《公函·整顿戒律广布文》发布后,一些严重破戒及毁坏密乘誓言的人就开始制造种种违缘障碍。当时法王上师说:“在我清理整顿僧团之前,无论是在家人还是出家人没有一个对我不欢喜的,自从整顿之后,有些人就视我若仇敌。然而,我只是想在佛教日薄西山的时候,通过清理整顿僧团,能使清净的佛法哪怕是多住世一日的时间!我本人没有丝毫自私自利之心,问心无愧,三宝可以作证。为了佛法我即使舍弃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只有欢喜之心,一点儿也不会后悔。”终于在法王的坚定意志和盛大功德的感召下,整顿僧团的事业取得了全面成功。
B. 1986年应多康各大寺院邀请,法王上师率众活佛、堪布等长老比丘走访藏地著名寺院、朝礼神山。在这一年里,法王上师依次走访了道孚、巴美、炉霍、康定、甘孜、新龙为主的格鲁、宁玛、萨迦、嘎举派的七十三所寺院,朝谒了莲花生大师的身、语、意、功德、事业五大神山。所到之处广传授出家沙弥戒和比丘戒,当时曾经因为宗派之间的芥蒂而引起较深矛盾的一些寺院,以及寺院中矛盾很深的出家人,都在法王上师的开示和调解下捐弃前嫌,重新团结和合。在这七十三所寺庙中,没有佛学院的法王上师就建立佛学院,已经有佛学院的法王上师就为他们设立佛法课程,还为在动乱年代中被染污的神山作沐浴熏烟仪式,重新开光。
(3)培养弘法人才
A. 法王上师在学院创建之初,亲自带领弟子进行各个阶段有次第的修行。经过几年的严格培养,弟子们已经有了较深的造诣。法王上师于是选拔了数位出类拔萃的弟子,安排他们组建显宗五部大论和密法的班级传讲佛法,并派弟子到其他寺院讲经说法。这样佛法的弘扬便如燎原之火,在康藏传播开来了,这个制度化的模式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戒律精严、学修俱优的人才。
B. 法王如意宝培养出的大量优秀弟子,是当代佛法大厦的坚固基石。虽然法王上师化缘已尽,示现圆寂,但是数量众多的弟子,如门措上师、丹增嘉措活佛、龙多活佛、索达吉堪布、慈诚罗珠堪布、希荣博堪布、齐美仁真堪布等,正以各种形式讲经说法,劝人行善,继承着法王上师的伟大事业。
a. 尼敦秋杰宁玛活佛在《莲花深藏》对此早有授记:“怀业山沟莲花开,洛若金鹰空中翔,宏亮声音传十方,飞禽皆集彼羽下。”其中的怀业山沟莲花开,即是代表如莲花绽放形状的自在怀业喇荣山谷;洛若寺的金色雄鹰代表法王(属相);空中飞禽代表他的眷属。
b. 大持明者具力金刚的授记中说:“色达地方法鼓之声震天动地,悦耳动听的妙音引来四面八方的蜜蜂云集此处。”
3、引导、加持弟子往生极乐世界
(1)接引众生往生极乐世界
引导无边无际的苦难众生往生极乐世界是法王一生中的最大心愿,也是最主要的事业。他老人家经常说:“我今生中最大的愿望就是将凡与我结下仇缘或亲缘的所有众生都引到极乐世界。虽然有东方现喜刹土,邬金铜色吉祥山刹土等许许多多的清净刹土,可是像西方极乐世界那样功德圆满,又极易往生的净刹却绝无仅有,而且往生后可以成就一切所愿,无勤度化一切有情……”法王时常宣讲极乐世界的功德,不仅自己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并且劝无量有情发愿往生。
A. 菩提金刚授记
“单坚阿拉木天喇荣沟,邬金莲师化身名晋美,彼于菩萨四众眷属中,广弘显密教法如明日,利生事业顶天立地也,清净所化眷属遍十方,凡结缘者皆生极乐刹。”这明确指出:右边是单坚神山、左边是阿拉神山、具有木天女神山的喇荣山谷中,有莲师化身名为晋美彭措尊者,摄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眷属,其有广大的弘法利生事业以及凡与之结缘者必定往生极乐世界。
B. 觉泛佛授记
1989年前去拉萨,朝拜释迦牟尼佛亲自加持过的觉沃佛像时,在威严赫立的觉沃佛像前,想到佛陀的大慈大悲,泪水情不自禁夺眶而出,法王猛厉祈祷并默默发愿悉心毕力弘法利生,解救沉溺在轮回中的无数众生,使他们往生净土。随即入定,在境界中,觉沃佛像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并且面带微笑地说:“善男子,以后凡是与你结缘的众生都能往生极乐世界。”得到了如是授记。
C. 其他大德的授记
罗珠上师、观音上师都曾说过:“你在晚年时将广泛弘扬净土法门,依此可使无量众生往生极乐世界。”
(2)与法王结缘的方式
根据这些授记,法王开始普遍弘扬净土法门,劝诫众人念诵阿弥陀佛名号。他鼓励人们说:“凡是能念诵一百万阿弥陀佛名号的人必定能往生极乐世界。”。
参考资料:《法王晋美彭措传》《圣者法王如意宝广传讲记 (一)(益西彭措堪布译讲 )》《法王著作译传缘起(益西彭措堪布 )》 等
幕布链接:https://mubu.com/doc/3c0QQGdQu0
编写师兄:定解B11
审核师兄:定解B01
档案编号B06136-定解B11-008
名词解释
原文:在25岁时,西日桑哈幸遇阿阇黎文殊友,圆满求得甚深大圆满阿底约嘎圣法的所有续部传承及窍诀,现前了离戏殊胜的证悟。
离戏
远离戏论。不著迷执,意指空性或法性。
——《涌莲藏真》
原文:这次为大家播放,我也由衷地祈愿:依靠历代传承上师的加持,让我们每一个人的相续中,都能真正生起大圆满的觉受,同时对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等所有加行修法,生起坚固的定解。
觉受
感受或体验。
——《藏传佛教噶举派》刘立千
原文:他在15岁时前往印度,依止班智达天明狮子,学习了声明,并从《三宝云》等经藏开始翻译,译出了二十一种观自在经续。
声明
为印度五明之一。指文字、音韵及语法之学。
——《佛光大辞典》(第三版)
原文:可以说,国王松赞干布时期,才真实地树立起佛教的法幢。
法幢
1、(喻)妙法高耸,如幢幡之高悬。
2、(喻)佛菩萨说法,能降伏魔军而得胜。
——《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编写师兄:定解B15
审核师兄:定解B09
档案编号B06135-定解B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