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解惑|第25期
“如理思维的最好方法就是辩论,大家通过互相提问、答疑、探讨,就可以遣除相续中的怀疑。”
——Khenpo So Dargye
QUESTION(138)
问:老师好,请问一下,平时我们做善法时会接收到善款,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避免不了一些生活开支,通过核对后发现生活开支动用了善款,但会立即补上,请问这样做有过失吗?如果有应该如何弥补?这样的善法会不会是有漏的善法?如何从粗大和细微两方面看待此行为?感谢老师解惑。
答:首先,我不清楚您所说的善法是否合理,善款是否是化缘而来。如果如上所说,就不如法。
如果是如理如法,对于指定做善法的款项,做其他的开支,是不如法的,佛经中有很多将善法款项私自他用后感受果报的公案。尽量不要将善款他用,如果有特殊情况,也要征得施主的同意。
世间善法可以说是有漏的善法,要以三殊胜来摄持,以利益众生、成就菩提来回向。
QUESTION(139)
问:修清净心跟有智慧的取舍不相违。
所谓的观清净心,并不是将本来不清净的东西观为清净。 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也说,假如认为轮回本不清净,却非要把它观为清净,这就如同把装有呕吐物的瓶子,使劲观为清净一样。
《华严经》中云:“众生心净故,得见清净刹。”
心清净与心不清净有极大差别。有了清净心,一切均会随之清净。《圆觉经》云:“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
华智仁波切讲过:“倘若以清净心把上师观作佛陀,一心一意地依止承侍,那么,成就和解脱轻而易举即可获得。”
修习清净心要做到不观察他人过失,恒时观察自己的自相续是否清净,对治相续中的烦恼。修行四无量心,菩提心。经常祈祷诸佛菩萨的加持。
老师您好。以上是您的回复,我还有不明白的,所以继续问一下。
您引用的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所说,为了说明什么呢?通俗的话来讲,您的意思是,我看见了不清净,就是说明我有业障,我的层次就是凡夫,没有必要硬要观成清净,就按照凡夫的标准来取舍来做就可以了。
本来清净不是二元对立的,是本来如是的。是这个意思吗?
《华严经》中云:“众生心净故,得见清净刹。”为了说明什么呢?通俗的话来讲,通过修行,凡夫的心清净之后,就可以看见清净的了。
华智仁波切讲过的话,是为了告诉我功德。如是修行的功德,
最后一段,就是为了告诉我如何在实际生活中用起来。
我自己分析了一下,您的解答是不是大概是这个意思?
答:万法本自清净,但对于凡夫来说,是不清净的。不是自己要求自己必须要观想清净,而应该解决根本问题,通过闻思、通过善知识的教言,不断地思维,万法为什么是清净的?不断地结合自身观察,所显现的不清净,是否是自己的心决定的?真正地通过闻思修行,自己能够获得清净的定解。
QUESTION(140)
问:请问做烟施时食子掉在地上还能用吗?烟施时没有燃烧完的食子,下次做烟施时还可以继续用吗?感恩合十。
答:干净的食子可以用。
QUESTION(141)
问:《入行论》一百五十五课讲玛尔巴罗扎尊者的儿子是特殊的幻化,迁识夺舍法,这特殊的幻化如何理解?我们众生是因为业和烦恼的因缘在如梦如幻的轮回,那特殊的幻化也没脱离开因缘?
比如仙人通过咒力幻化的巴雷,或者察那忍摩班智达通过修夺舍法转成藏地的荣索班智达,这属于特殊的幻化吗?他们之间有转世的关联吗?
学这课时很想知道特殊的幻化是如何的,对这个点产生思维和想知道,这个方向对吗?迁识夺舍法是破瓦法吗?感恩解答!
答:“特殊的幻化,”应该是指将来会对佛法以及众生有利益的化身。在世俗名言中,没有一法不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生的法就是幻化。
对于迁识夺舍法,本人不了知。
QUESTION(142)
问:请问 《大车疏》和《心性休息》是什么关系?是2本书吗?
答:无垢光尊者所造的是《心性休息大车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