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如何遣除修学般若时的种种魔障?
须菩提问说月佛,何为喜功德者障?
佛言成为障碍多,从中稍略普宣说。
须菩提在说月释迦牟尼佛前提出这样的问题:喜爱大乘功德的诸位菩萨,在修学般若法门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障碍,哪些是障碍?佛陀告诉须菩提:修学般若空性法门时障碍非常多,其中部分的障碍我在这里宣说。
一般来讲在《般若经》当中,或在《现观庄严论》里面讲了四十六种魔业(即障碍),一一宣说的过程中,我们就会清楚哪些是障碍。修学般若空性时,魔王波旬最不高兴,因为依靠般若法门无数众生都能获得解脱,所以魔王会制造种种违缘,当然这也是它们的事业。在学习《般若摄颂》的下文时,我们还要广泛说明,而大家在听受的过程中,也应了知哪些是修学般若的障碍,平时也要引起重视。实在说,修学般若空性的最大障碍就是执著,想必大家都清楚。
可能在座的很多道友都学过《楞严经》,在《楞严经》中讲了五十种阴魔,对很多人来讲,这些魔障不得不学、不得不知。我听到很多居士说:“我做了一个梦……”还自认为境界很高。其实,这些很难逃脱五十种阴魔(色受想行识五蕴各自具有十种魔业,共有五十种)的境界。比如,我见到毗卢遮那佛的周围有很多佛菩萨围绕,我听到空中诸佛菩萨给我说法……心中也生起欢喜或执著,那这就是色蕴中的魔障。对诸如此类的很多魔业我们都应了知,因为知道以后才能使修行步入正轨。有些大德也说:《楞严经》讲的道理太真实了,魔王波旬特别不高兴,故在佛陀的教法灭时,首先灭的就是《楞严经》。
所以在修学般若的过程中,大家一定要认识魔障,否则作少少的功德或有一点境界就会生起执著,但这根本没有必要。那天我们几个人在一起开玩笑,一个人说:“某某领导说:堪布已经建了学校,他现在世间八法已经可以了,应该很高兴吧!”当时我说:“如果是为了世间八法,我也不会在这些小孩身上去做。”实在说,如果在这样的事情上我都不能转为道用,那要灭除大圆满或般若所要灭除的执著就更困难了。可是世间人,因为他自己只有这个目标,所以也觉得所有人都会像他一样。不过我们也很理解,因为没有智慧一切都是魔业。
这里讲,佛陀另外一种名称叫说月。为什么叫说月呢?因为,从佛陀的尊颜中放射出的妙语光芒,可以遣除无量无边所化众生心中的无知黑暗和烦恼酷热,所以才用凉爽、清净的月亮来称呼。其实,不但佛语这样说,在禅宗或大圆满的书籍中,很多法师都用月轮来比喻修行的境界。
下面就讲一则用月轮来宣说自己修行境界的禅宗公案:以前日本有一位良宽禅师,他居住在山脚下一个茅棚中,生活非常简单。禅师经常出去讲经说法,有一次出去后,一位小偷在他的茅棚中四处翻寻。晚上回来时,他刚好碰见这位小偷,当时小偷特别紧张。那个时候,禅师一边笑着一边说:你两手空空,什么东西都没得到,很失望吧!小偷也不说话。禅师说:我也没有其他的东西,只有身上这一件衣服,你把它拿走吧!那位小偷抓着衣服就跑了。禅师在月光下赤身坐着遥望清净虚空中的皎洁月轮,不由说道:好可惜啊,这个美丽的月亮也不能给这个可怜的小偷!其实,这是禅宗当中将禅的境界与月轮结合起来的一种表示法。通过这样的故事,我们也能看出禅师生活无比清净和证悟的至高无上。
虽然说月佛陀在这里说,修学般若时有种种魔障,但只要我们在世俗中不断祈祷上师三宝,在胜义中尽量安住般若波罗蜜多的空性,这些魔障就能遣除。若能真正安住般若的境界,种种外缘也好、获得也好,都会消于法界。所以大家对这样的般若法,一定要以欢喜心和清净心来希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