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日月遍照 >> 佛陀授记弥勒菩萨,于一生中获得佛果 Back

佛陀授记弥勒菩萨,于一生中获得佛果

愿您恒具菩提心

愿您每天都过得有意义



22

七月

星期一



01
“我不取阿罗汉果位,我要成佛!”


弥勒菩萨在汉传佛教中很著名,通常进入汉传佛教的很多寺院时,最先见到“大肚弥勒”,弥勒菩萨的化现。藏传佛教的许多寺院里都有弥勒宫殿或弥勒佛堂,他是蹲坐的姿势,就像以前法王如意宝在加拿大照相时的坐式一样。尤其格鲁派,几乎每个寺院都有弥勒菩萨,这与宗喀巴大师转生到兜率天有一定的因缘。汉传佛教的倓虚大师及其弟子等很多大德也转生到那里。


有些经典注释中也说到,当时,佛陀面前有17位来皈依和修行的弟子,除了弥勒菩萨以外,其余16位都获得了阿罗汉果位。但弥勒菩萨说:“我不取阿罗汉果位,我要成佛!”然后在佛面前发菩提心。后来佛陀授记,他将成为第五大佛,还有很多弥勒菩萨的故事。包括《八大菩萨传》中的《弥勒传》也讲得十分详细。


汉传佛教历史中,无著菩萨在禅定中现见弥勒菩萨的清净身像,弥勒菩萨给他讲述了《瑜伽师地论》。一般认为,《瑜伽师地论》是由弥勒菩萨宣说、无著菩萨记录以及唐玄奘翻译而成的。这方面也有不同的说法,但不管怎样,我们一旦和弥勒菩萨的法结上善缘,那么最迟,也会在弥勒菩萨降临人间转法轮的时候,变成他的首座弟子。



02
“是哪一生被授记了?”


弥勒的藏文叫做“宣巴”。也就是慈氏、慈心者的意思。关于“慈心者”名字的由来,也有不同的说法。《心地观经》中说,弥勒菩萨当时发心不吃肉,而被称为慈氏;吉藏大师说,是因为他当时依止了一位修慈心的比丘,并发愿生生世世对众生修慈悲心而得名。对此虽有诸多说法,但凡是听到弥勒“宣巴”,慈氏的名字,或闻思与弥勒菩萨相关的经论,相续中也会自然而然地生起慈悲菩提心。


他正在给天人们讲法时,维摩诘居士来了,说:“弥勒啊,听说世尊已经对您授记(认证)了,您是最后有者,将于一生当中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最后从兜率天下至人间时就会成佛。”

他说:“您说这一生到底是何生?到底是哪一生得授记的呢?是过去的一生?是未来的一生?还是现在的这一生?”


大家都知道,弥勒菩萨是最后有者,于一生中获得佛果。其实,这个问题是从实相角度来问的,或是从真如的角度来问的,又或是从众生与佛本来平等的角度来问的。


因为任何法的本体既不是单一的世俗法,也不是单一的有法,而是分为实相和现相。如果仅仅从现相的角度来回答,肯定是不准确的。因此,如果说“我已经得授记了”,那是哪一生得授记的?是过去一生?现在一生?还是未来一生?


他继续分析道:“如果是过去生,那么过去的法早已灭尽,如同昨日的梦境和鲜花一般,今天连微尘许也不复存在;如果是未来生,那未来的法还未产生,就像是石女的儿子一样,不可能产生;如果是现在生,那也不可能住,因为并没有所谓真正实有的现在。”


若是得授记,要么是一生当中得授记,要么是无生当中得授记,除此二者别无他法。如果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哪一生中都无法得到授记,那么于无生中得授记,则更不可能了。如果说无生中得授记,无生即是正位、是空性、是一切法的实相,于正位中是无法得授记的。故于无生的空性当中无法得授记,也不可能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因此,无论得授记也好、菩萨也好、佛果也好,所有的法只有在如幻如梦中,而真正具有实质性的法是根本得不到的。



 恭录自《维摩诘经》第22课

有一些人,说轮回是本来清净,无有什么可舍的,哪怕下地狱也无所谓。话虽如此,可当别人说他是骗子时,他顿时火冒三丈、怒不可遏。既然你连地狱都不怕,为何还要怕一个普通人的恶语呢?你见到人间的监狱都毛骨悚然,那地狱的痛苦更甚于此亿万倍,说不怕是绝不可能的事。

——法王晋美彭措

心中有上师三宝陪伴 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孤单

愿智慧的法雨流入您的心田

长按下方动图识别二维码 关注 {欧洲菩提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