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慧灯之光网站 >> “上师”的称谓竟然有这么多丨《慧灯·问道》上师与弟子篇 Back

“上师”的称谓竟然有这么多丨《慧灯·问道》上师与弟子篇

HDZGGW 慧灯之光网站 2020-06-11

《慧灯·问道》第四季 上师与弟子篇 第1期


善知识犹如黑暗中的指路明灯,遇见一位具德上师,并且依止其学习、修行,乃至获得证悟,这是每一位修行人最渴望的事。“上师与弟子篇”解答了关于上师与弟子之间的种种疑问,愿弟子们都能与上师心心相应,并藉由此殊胜因缘,见到自己内在的真正上师。




Q1

上师的概念是什么?对修行人的意义是什么?


主持人:欢迎大家收看《慧灯·问道》,今天的话题是关于上师和弟子。对于弟子来说,上师是非常特别的人,上师与弟子之间的关系很微妙,选择一位上师并且决定追随他直至证悟,这中间有着种种不安、刺激、惊喜,有时影响甚至是毁灭性的。诚如藏族古老的格言所说:“上师如火,近之会被烧伤,远之则没有温度。”想请教一下慈诚罗珠堪布,上师的概念是什么?上师对于修行人的意义是怎样的?


慈诚罗珠堪布(下文简称“堪布”):对于修行人来说,上师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上师是他在修行道路上的引路人,就像我们的导航系统一样。如果导航系统有问题,那么本来你要往东走,但它却可能把你往西带。同样,在修行的过程中,我们也完全都要依靠上师,尤其当我们要去修一个非常深奥的法,而在这个领域中,又几乎没有什么内容是仅凭我们自己就能明了的,这就必须完全依靠上师窍诀的引领。所以上师对修行人来说非常重要。

“上师”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修行道路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引路人。



Q2

词汇解析:师父、法师、上师


主持人:关于上师的称谓有很多种,不少佛弟子对此容易混淆,栏目组总结了一些相关词组,想请您具体给大家讲解一下。

第一组:师父、法师、上师。


堪布:这三个词当中,每个词都有一个“师”字,而这个字也是这些词的重点。学校的老师也有这个“师”字,在学生什么都不懂的时候,需要依靠老师学习知识,依靠老师毕业;同样,我们在学佛的时候,也需要上述三种“上师”。不过,这三个词有可能只是表达方式不一样,实际上是指同一个人。

第一个词“师父”。“师父”这种说法一般在汉传佛教当中出现的比较多,在藏传佛教里面也有,但不是很多。这个词中,“师”就是“上师”的意思,后面加了一个“父”字,就离我们比较近,很亲切。比如过去很多像玛尔巴大师与米拉日巴大师这样的师徒,他们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但被称作“玛尔巴大师父子”,“父”就是玛尔巴大师,“子”就是米拉日巴大师。

虽然师徒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但却存在着法的关系。比如弟子通过上师的窍诀证悟以后,就成为了佛子,而他的证悟则来自于他的上师,所以这位弟子实际上是他上师的法子,他们之间存在着这样一种关系。所以有时候就有“玛尔巴大师父子”“宗喀巴大师父子”等这样的称呼。

第二个词“法师”,一般是指讲经说法的上师。

第三个词“上师”,这个词在藏传佛教里出现得比较多。“上”的意思主要体现为:弟子要向上师学习,那么上师的境界、修证等方面就要比弟子高一个级别,所以称为“上师”。实际上我们在寻找上师的时候,也必须要找比自己级别高的人,这样才能学到东西。否则,如果上师与弟子在学习、修行等各方面水平一致的话,依止这样的上师,弟子很可能什么也学不到,难以有进步。所以必须要找比自己高一个级别的人,这就称之为“上”。“师”就是我们的引路人,所以称之为“师”。

“上师”其实是一个共同的称谓。无论是藏传佛教里的密法上师,还是显宗的上师,或是小乘佛教的上师,都可以用这个词。


主持人:如此说来,“师父”和“上师”的意思比较相近,在汉传佛教里用“师父”比较多;在藏传佛教里称“上师”比较多。藏语里还有“喇嘛”一词,是不是上师的意思呢?


堪布:是的。“喇”就是“上”的意思,“喇嘛”就是“上师”。



Q3

词汇解析:金刚上师、根本上师、自性上师


主持人:我们再来看第二组词汇,这组词汇都与上师相关:第一个是“金刚上师”;第二个是“根本上师”;第三个是“自性上师”。三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堪布:一般密宗里才有“金刚上师”的称谓,显宗的大乘、小乘里都不称“金刚上师”。

密法的很多经典以及法器的名字里都有“金刚”两个字。“金刚”主要指金刚钻石或金刚杵。金刚杵是一种法器,它的两端表示“基”和“果”,“基”就是我们没有学佛的人的身体,以及精神或者佛性;“果”就是成佛以后的果;金刚杵中间则表示“道”。因此“基、道、果”三者就可以用金刚杵来表达。金刚杵有五股金刚、三股金刚。三股金刚两端的三股。分别象征人的“身、口、意”和佛的“身、口、意”,中间连在一起,说明我们普通人的“身、口、意”实际上就是佛的“身、口、意”,无二无别,三股金刚的形象就是为了表达这样的意思。所以在密宗里,上师以及法器、法本前面都加“金刚”两个字。密宗的“金刚上师”是传讲密法的上师,所以称为“金刚上师”。

“根本上师”在显宗和密宗里都有。在密宗里,根本上师主要有三类:一类是给我们灌顶的上师,一类是给我们讲解密宗续部内容的上师,还有一类是给我们讲解密宗修法、窍诀的上师,这些都称为“根本上师”。密法里经常会提到“根本上师”和“传承上师”这两个词,“根本上师”的意思如前所述,而“传承上师”则是指我们的根本上师以上,比如上师的上师,还有从佛陀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上师。在这个传承中,离我们最近的上师叫作“根本上师”。

虽然“根本上师”的称谓在密法里使用的比较多,但是显宗也可以使用。比如显宗里,同样是离我们最近,亲自给我们讲解佛法和传戒的上师,就可以称为“根本上师”。

“自性上师”则是指我们每一个人内在的佛性,心的本性。实际上这才是真正的上师。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只有密宗里才有“金刚上师”的称谓,那么是否只有讲密法的上师才是“金刚上师”?


堪布:对,密宗里讲密法、灌顶的上师叫作“金刚上师”。


主持人:您刚才也提到自己内心的本性是自性上师,那么“自性上师”与“外在的上师”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堪布:“外在的上师”是自己以外的另一个人,“自性上师”是自己心的本性。我们一般都追随外在的上师,需要先依靠外在的上师,然后再证悟内在的上师。



Q4

词汇解析:引导师、一般传承上师、酬忏师、誓言灌顶师、令解心续师、窍诀传授师


主持人:我们再来看第三组词汇:引导师、一般传承上师、酬忏师、誓言灌顶师、令解心续师、窍诀传承师。这六类上师有什么区别呢?


堪布:这六类上师都是密法的上师,是密宗里上师的分类。显宗里面无论大乘、小乘都不会这样讲。

“引导师”是为我们传皈依,引我们入佛门的上师。

“一般传承上师”通常是指佛教的高僧大德,德高望重,同时也是非常标准的上师,但与我们没有很密切的关系,我们只是偶尔听到他的一点开示,或是与他有过一般的佛法方面的结缘,他没有给我们深入地灌顶和传法。这种上师就称为“一般传承上师”。

“酬忏师”是指在密法中如果有人犯了密乘戒,需要在上师面前忏悔,这种作为忏悔对境的上师称为“酬忏师”。

“誓言灌顶师”就是给我们灌顶的上师。

“令解心续师”,就是给我们讲解密宗续部(也就是密法经典)的上师。

“窍诀传授师”是指传授具体修行方法的上师。这种传授不是一般的理论性开示,而是讲解大圆满、大手印等高深密法中的具体修法。

“誓言灌顶师”“令解心续师”“窍诀传授师”这三类上师,在密法里面称为“三根本上师”,也叫作“三恩德上师”。


主持人:这些给弟子们带来不同利益的上师,他们是不同的人,还是有可能是同一个人?


堪布:“誓言灌顶师”“令解心续师”“窍诀传授师”有可能是同一个人;“酬忏师”也可能是他们其中的一位;但是“一般传承上师”不可能是其中之一,因为两者之间有一定区别。而“引导上师”也有可能与“誓言灌顶师”“令解心续师”“窍诀传授师”是同一位上师,例如早期还没有入佛门时,某位上师给自己做了皈依,后来又给予灌顶和传讲密宗续部,最后又传讲了大圆满,这种情况是有可能发生的。因此除了“一般传承上师”外,其他五类上师有可能是同一个人。


主持人:谢谢您的介绍!关于上师的称谓有很多种,但实际上都与我们的闻思修行相关,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类型的上师为我们做指引。现场的嘉宾们有什么问题,可以向堪布请教。



Q5

什么是真正的依止上师?


观众1:堪布您好!请问什么是真正的依止?


堪布:刚才谈到的几类上师中,从密法的角度讲,上师给我们灌顶,我们去接受这个灌顶,这是一种依止;上师给我们讲解密法经典的内容,我们去听、去接受这个法,也是依止;尤其是上师讲大圆满、大手印等窍诀和具体修行方法时,我们去听了法,之后按照上师的窍诀,一步步去修,这也叫作依止上师。

显宗虽然没有灌顶,但是也讲解显宗的修法,我们去听显宗的这些修行方法也是依止。比如我们跟随一位禅宗的师父,先去学禅宗的理论,然后学禅宗的具体修行方法,不仅仅去听,而且还根据上师的引导去修,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依止。



Q6

修行道路中给予不同法恩的上师,我们和他们都是依止关系吗?有什么区别呢?


观众1:皈依时需要有上师引导我们进入佛门;闻思时需要有上师帮助我们树立正见;修行时需要有上师告诉我们修行的方法;证悟时需要有上师教给我们窍诀并直指心性。以上这些师徒关系都是依止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堪布:这些都叫作依止。以开悟为例,我们要开悟,需要上师先给我们讲解比如大圆满等的修行方法,然后通过上师的窍诀我们获得了证悟,所以这也是一个依止的过程。依止了这位上师,然后自己获得了证悟。

最初皈依的时候,我们想皈依却不知道如何皈依。这时上师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去皈依,皈依的时候应该去想什么、做什么。我们按照上师的指导皈依了佛门,有了皈依戒,所以这也是一个依止上师的过程。

不论皈依、闻思,还是修行时听窍诀等,所有这些都是依止上师的过程;而证悟则是结果。


观众1:它们之间有区别吗?


堪布:它们之间在学修的阶段和内容上有区别。前面是皈依,中间是学习,最后证悟了。



Q7

依止上师需要拜师仪式吗?


观众2:堪布您好!听老师兄说,依止上师需要一个特殊的拜师仪式,请问是这样吗?


堪布:在小乘佛教的戒律中,某人受了比丘戒之后,十年内一定要跟随一位上师,十年后他就叫作“自由人”。“自由人”的意思是指经过十年的依止,他的见解、修行等各个方面都已经很稳定了,不需要跟着一位师父,可以离开他的上师,自己一个人去修行,所以叫作“自由人”。在此之前的十年中,他要找到并跟随一位上师学习,依止这位上师有一个拜师仪式。除此以外,就没有什么其他的仪式了。比如我们受灌顶时,灌顶完成就已经依止了;听窍诀时,听的过程就是依止的过程,实际上我们刚刚开始听的时候就已经是依止了。除了这些以外,没有特别的仪式。


主持人:也就是说,在“传法和接法”这个关系成立时,“依止”的关系就已经存在了?


堪布:是的。就像学生第一天上课时,老师在教室里给他传授了这节课,学生去听,那么学生就“依止”了这位老师,认可这位老师是自己的老师;同样老师也认可班里这三四十名同学就是自己的学生,他们彼此都认可这样的关系,这个时候实际上就是学生依止了老师。除此以外,依止上师没有特殊的仪式。



Q8

依止上师需要缘起物吗?


主持人:当年米拉日巴尊者依止他的上师玛尔巴大师时,玛尔巴大师要求他作一些供养,米拉日巴尊者因为非常穷困,就拿了一口空锅。他的上师敲了几下,说要有一个好的缘起。那是否我们依止上师时,也需要有一些缘起物来制造好的缘起?这算是一个依止上师的仪式吗?


堪布:米拉日巴大师在依止上师时确实有这样外在的缘起,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要有这样的缘起。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制造什么缘起的,只要弟子的心虔诚,想跟随这位上师学习佛法,获得解脱;想跟随这位上师学习慈悲心、菩提心以及智慧,这样的发心就已经是非常好的缘起了。

“缘起”不一定是外在的东西。比如说,一开始某人在依止上师的时候,如果以世俗的名利心去依止,那么他的发心、动机就已经有问题了。因为这个缘起从开始就出了问题,那么后续再向这位上师学习的过程中,就有可能会不太顺利。


主持人:《妙法莲华经》里说,诸佛之所以出现于世就是为了“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这也是上师们能带给弟子的最重要的东西。您刚提到了“内在的缘起”,也许弟子想追随上师学习佛陀的知见,就是最好的一个缘起。


堪布:是,这就是最好的缘起。



Q9

没有上师的联系方式,无法请教问题,可以依止吗?


观众3:堪布您好!我对自己的传法上师非常有信心!但我没有和他见过面,也没有加过微信,所以我在修行中遇到疑问时就没有办法及时请教。请问这样的上师可以作为我修行时依止的上师吗?


堪布:你可以将这样的上师作为自己修行时依止的上师。比如上师在一个遥远的地方,你没有见过他,但是因为其他原因,你对这位上师有信心,并且可以通过非见面的方式听到上师传的法,进而加以学习,这样的话,你就可以跟随这位上师学习他教授的佛法,并把他当作自己的根本上师。

只要我们有信心,上师或是佛菩萨的加持是没有距离限制的,不论远近加持力都一样。佛陀在世时,斯里兰卡的公主也没有见过佛陀,但她通过当时印度与斯里兰卡之间来往的商人听闻了佛陀的事迹,然后就生起了强烈的信心,最后她也证悟了,所以距离不是问题。但有一个现实情况,你想请教一些问题可能就没有办法直接从这位上师那里得到答案了。不过这也并不妨碍,你就把这位上师当作自己的根本上师去修行和祈祷,这些都是完全可以的。



Q10

距离上师很远,修行中遇到疑问该如何解决?


主持人:其实这样的情况还是很普遍的。一些佛弟子比较有信心的上师,真的在离他们很远的地方。这种情况下,遇到一些修行疑问,应该怎样去解决呢?


堪布:出现疑问时,直接请教这位上师可能有点难,但我想一般的理论上的知识也不一定非要由这位上师亲自告诉我们,因为在理论方面,很多人都懂。我们可以问其他的上师,或者师兄之间进行讨论,也可以自己去看书,这些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理论上的一些问题。

但是,如果你把距离遥远的上师当作自己的根本上师,然后通过网络听到或是通过书籍看到了这位上师的一些窍诀,并按窍诀实修,获得了一些感悟,这时如果想让上师确认一下到底对不对,这种情况可能就需要上师亲自告诉我们,要找到他本人才可以。



下期预告(6月18日)

上师与弟子篇 第2期

Q1 应该从哪些方面观察上师?

Q2 只有世俗菩提心,但没有证悟的上师,能给弟子带来什么?

Q3 依止上师时,作为弟子,自身有什么注意事项?

Q4 如何判断上师是否具有菩提心?

Q5 与素未谋面的上师相见时痛哭流涕,是否代表与我有特殊缘分,可依止他修行?

Q6 是否可以依止多位上师为根本上师?

Q7 上师很多,祈祷时如何快速获得所有上师圆满的加持?

Q8 观想时,为何要把上师和佛菩萨观想在一起?





播出平台

慧灯之光网站、慧灯之光App、慧灯之光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慧灯问道、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蜻蜓FM


收看往期节目

点击文尾“阅读原文”按钮,收看以往各季节目


导览


回复“1”:慈诚罗珠堪布简介

回复“2”:《科学放生手册》

回复“3”:《临终准备和助念实操手册》

回复“4”:下载慧灯之光App

回复“5”:直播收看方式

回复“6”:藏历查询



• END •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收看《慧灯·问道》


您有问题希求解答,

或者您对栏目的意见和建议,

以及栏目合作、文章转载等事宜,请联系:

📮  wendao@huidengzhiguang.com

本公众号视频及文字内容均为原创,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收看以往各季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