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持林,我美丽的家乡
近乡情怯
流亡在外的日子,与饿鬼为邻,与魔鬼争食
日久天长,心已然是阴暗贪婪之相
更已忘记,原本是那富家郎
为了什么啊?
离家出走,在外游荡,如同乞儿一样
我要回家,不在荒野游荡
我要归来,在家自在安享
扎西持林,依旧是我的家乡
改编自∣圣地见闻∣《扎西持林寂静地》
清晨的圣地
/ “上师,我们回来了!” /
上师莅临图书馆看望大家的当口,我们几个正好到达扎西持林寂静地。上师朗声笑着和我们打招呼,并用温暖的大手为大家逐一加持,在师兄们“众目睽睽”下,我们几个终于没忍住眼泪……再抬头,上师身后的虚空中,一轮亮丽的彩虹已赫然显现。
今年的扎西持林变化不小,身处其中,那份寂静安然,亲切之余,更令人欢喜。
晴朗的早晨,上师偶尔会在莲师任运殿前的草地上晒会儿太阳,遇到有新上山的弟子前来拜见,总不忘探身提醒“弟子,先不要磕头,小心高山反应。”觉沃佛殿前,时常会有三三两两的藏民,虔诚而又小心翼翼地推门进来朝拜,礼毕又静默地掩门躬身离去。
五颜六色的小花开满僧舍前的草地,这个场景再亲切不过,上师著作《次第花开》的封面照片即出自这里。
课余时间,师兄们都喜欢在这里盘腿静坐一阵,任阳光洒满全身,仰望象征大圆满证悟境界的湛蓝虚空。法务不忙的时候,上师也会莅临,在草地上席地而坐,大家便聚拢在上师身边……此情此景,总让人想起佛陀住世时的那烂陀。
弟子:晋美慈诚
节选自∣圣地见闻∣《寂静•欢喜》
圣地写真
/ 我心中的净土,我的香巴拉 /
我坚持认为,扎西持林是南瞻部洲最美丽的地方。
我不想去描述在清晨,云雾是如何缭绕着众山,饱含露水的野花静静地绽放;在白天,碧蓝如洗的天空下,红衣的喇嘛与青山相互映衬,五色的经幡在风中飞扬;而在夜晚,满天的星星在夜空中闪着晶亮的眼睛,守护着沉沉睡去的生灵。
扎西持林的美是超越于文字的,只有去过才能体会得到。
它是我心中的净土,我的香巴拉。不仅因为那里有充满灵性的山峦和树木,更是因为那里是希阿荣博上师度化众生的道场。
上师的智慧让我们知道世间的纷纷扰扰不过是梦里的花开花落,上师的慈悲唤醒了我们心灵最深处的温柔和羞愧。
在扎西持林的日子,让我有更多的机会亲近上师,感受上师的慈悲。
二零零五年六月,新的拉日佛塔建成并举行开光法会。许多大成就者都曾授记:若能在此建起一座规模较大的佛塔,必将成为教法兴盛的殊胜缘起。
藏民穿着节日的盛装,沿路点起松枝,僧众们也披上黄色的法衣,排成队伍迎请上师。上师还没到,就已经有藏民对着法座顶礼。
上师总是谦虚地说自己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堪布,平日对弟子也很随和。我皈依时,对藏传佛教、喇荣五明佛学院基本没什么概念。到藏地后,亲眼看到僧众和藏民对上师的恭敬程度,才“猛然醒悟”—— 原来我的这位上师是一位很受尊重的高僧大德。惭愧之余心中也不免窃喜。
虽然希阿荣博上师事先要求我们这些汉族弟子在法会期间老老实实地呆在帐篷里念经,不要到处乱跑。我还是忍不住跑出去,与藏民坐在一起。
上师讲法的时候似乎永远都不会疲倦,可以连续说很长时间。藏民时而用心地倾听,时而开怀大笑。虽然我一个字都听不懂,却能感同身受到大家的喜悦。上师声音嘶哑,但还是大声带领大家念诵。远远地能看见上师趁着间隙,用润嗓喷雾缓解一下疼痛。
第一天法会结束,回到扎西持林的时候,我对上师说:“您说话时不要那么大声,不然嗓子好不了。”上师回答:“我已经习惯了,一讲法我就这样,改不过来。”接下来的几天,上师都是这样,嗓音嘶哑地为众人传法。
其实每一次,每一天,上师都是这样,用尽他全部的精力利益众生。
弟子:希阿才措
节选自∣佛子心语∣《我的香巴拉》
圣地的夏日
/ 我喜欢扎西持林 /
我喜欢扎西持林,美妙的扎西持林,用它最古老,最自然,最淳朴的形式向我们敞开它的胸怀,宣说它的殊胜、庄严、心物交融的神圣境界。
我喜欢巍然屹立的法王铜像。当我第一次在网上看见这尊铜像就为之震惊。这才是我心目中的法王,形与神最完美的结合,威严而又慈祥,是我心灵的依靠。在法王那既亲切又真诚的笑容里,有着能震撼你心灵的力量,给你前进的信心和勇气。
我喜欢希阿荣博上师。我记不清听了多少遍《喜乐的曼达拉》,我被上师的精神感动着。
法会人山人海,上师在其间播下解脱的种子。有坐在轮椅上的老人,有抱在怀里的婴儿,一个也不落全部给了加持。上师这几年身体一直不好,为了佛陀和众生的利益,他付出太多太多。刚才在法座上讲法还气喘吁吁,接着又给上万人一一加持。
我喜欢扎西持林,这里有达森堪布、丹增尼玛师父、聪达师父、土登师父这些非常清净的修行人。看到他们就像清泉水流过心头,会感到一种清凉的喜悦。
希阿荣博上师也常常赞叹他们。他们尽心尽力地为扎西持林无私地奉献自己的生命。他们没有世俗的烦恼,心中只有佛与众生。他们像众星捧月一样亲密地团结在上师身边,为了共同的事业努力工作。
我喜欢扎西持林,这里有一位非常善良虔诚的老人。大家都称她阿妈,她是上师的母亲。
我喜欢扎西持林,我希望所有来扎西持林的人都用心爱护这块寂静的圣地。
弟子:多杰拉姆
2011年10月11日
改编自∣圣地见闻∣《扎西持林我喜欢您》
圣地写真
/ 我对她说,明年你一定要去扎西持林! /
如果你要问我什么是加持的话,我会告诉你,去扎西持林吧!到了那里,你就明白什么是加持了。
我无法用语言准确地将加持描述一番,但我知道,我在山上的每一天,都过得无比开心。
在大城市生活了那么长的时间,已经习惯了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习惯了伪装和面具,习惯了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习惯了心的坚硬和麻木。可一到扎西持林,这些负面的盔甲一件一件地掉落下来,如释重负。
可能是到了扎西持林,自己的本心就流露出来的缘故吧,我特别容易被打动,法师精彩的演讲、师兄之间的和谐友爱、经殿里法相庄严的佛像、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都能打动到我,我常常眼睛湿润,心变得酸酸软软的,很久没有体会过这种感觉了。
我常常反省自己在城市里的生活、身上的恶习、做无聊的事情浪费宝贵的光阴……我非常惭愧,既对不起自己,更辜负了上师的深情厚意。一想到这些,再看看如此不合格、反反复复的自己,我几度不能自已。
到达扎西持林的第三天,上师回来了。在文殊殿里,我远远地望着上师,边上的师兄对我说:“我听说上师是连夜赶回来的,你注意到了没有?上师显得有点憔悴,肯定是在大老远的地方弘法利生,又急急忙忙赶着回来见弟子!”我望着脸上挂着一丝倦容的上师,心里一阵酸楚,悄悄地把头埋进手臂中,暗自抹眼角的泪水!
有时候我会自己骂自己,一个大男人,心怎么这么软,坚强一点。可是扎西持林的加持力太大了,我根本做不了自己的主。
在这里大家不会因为没有水、没有电而发愁,也不会因为床铺很硬、饭菜不合口味而抱怨。和城市里比起来,这里的种种不方便也并没有阻碍大家行持正法;你会发现平时在家里娇滴滴的自己,到了这里之后什么都能适应。
在这里的每一天时间都很宝贵,我抓紧时间修法,转山,绕塔,绕莲师坛城、转转经筒、参加茶话会、还到厨房去帮忙。
其实生活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离开了某些外在的东西就活不下去,在这里你反而觉得活得很充实,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的。
七天时间很快过去,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扎西持林。
回到了成都,妻子急切地等着我讲述山上的见闻。我含着泪水,几度哽咽地把大致的经历给她粗略地说了一遍。她用惊讶和疑惑的眼神看着我,心里好像在想:“这个家伙怎么了?在家里只手遮天、飞扬跋扈的惯了,什么时候心肠变得如此之软?”我看出了她的疑惑,对她说了一句话:“明年你一定要去扎西持林!”
弟子: 巴登达瓦
完稿于2015年10月
改编自∣佛子心语∣《我的学佛之(下)》
圣地写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