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智悲佛网 >> 传承圆满很重要 Back

传承圆满很重要

入行论185课上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

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前段时间也跟大家说过,般若空性法门比较难,学习的过程中,按照藏传佛教的闻法规律,最好不要断传承。不管你亲自在上师面前听受,还是通过光盘来听受,传法者的声音一个字也不能漏,听受的时候不能打瞌睡,也不能发出大的声音。


但现在极个别人对传承不太懂,听法的时候随便出去上卫生间,这样会断掉传承的。汉传佛教有些地方对传承不太在乎,但藏传佛教不管哪一个教派,按照印度的传统,对一脉相传的传承相当重视,这种重视是有教理的,所以听受的过程中,中途若因有事而漏了几行,应该在有传承的人面前,把这几行补上。


个别居士学《入行论》时,根本不听,只是看书,这样传承是得不到的。我们也不敢说百分之百得到传承,但是通过祈祷诸佛菩萨,同时依靠这种缘起力(我也讲过上师如意宝的一些公案和原因),应该是能得到的。既然得到了传承,听受时最好不要断。我在上师如意宝为主的很多高僧大德面前,听了将近二十多年的法,有时候晚上看书太久了,白天听课时特别困,也尽量想办法不打瞌睡,一直专注地听受。所以,你们不管在学院听受也好,在外面听受也罢,传承应当善始善终,《入行论》从第一节课到最后一节课,最好一句话也不要漏,即使没有通达所有的内容,耳边的声音也要全部接受。


我们在任何上师那里听法,对传承务必要重视。如果你今天生病了,实在没办法,那么讲了多少页,明天应该请上师给自己补上。如果没有这个机会,也应该到有传承的人那里,请他把那一段念一遍。我们学院一直是这样的,希望外面的人听法时,也能这样来行持。


在听受的过程中,自己所得的传承最好能做一个记录。比如你2008年在这个法师那里得了什么、那个法师那里得了什么,2009年又得了什么……全部记录下来。这样一辈子有什么传承,心里清清楚楚。否则,多年以后什么都忘了,到底有没有传承也不知道,给别人传授也有一定困难。


有传承的法,我们有机会最好能给别人传授,传授的时候尽量圆满。如果你理解得不太深,则可一部分给他讲解,其他内容就念一遍。我们以后应该这样弘法利生,在汉地各大寺院和各大道场中,传承必须按照这种传统来接受,所有的法师和道友要记住!


本品最近所讲的内容,是对诸法的因、体、果三者进行观察,用金刚屑因破斥一切法的因不会实有,用大缘起因[1]观察一切法的本体不会产生,今天开始用破有无生因,观察一切法的果虚妄无实。


学习中观的时候,大家对中观的五大因[2]一定要了解,若能了解这些推理方法,对般若空性定会生起稳固的信解,不会一听到空性就胆战心惊,接受不了。最近我在看《般若摄颂》,其中有一句“具善知识具胜观,闻诸佛母全无惧”,意思是说,修学般若法门的人,要具有善知识的外缘和胜观的内缘,自己不但有具智慧、能宣说空性、以大慈大悲回向等有方便法的善知识,还要具足希求遍知佛果的胜观,这种人听受般若空性,绝对不会生畏惧。


我们有没有这样的因缘,不妨也看一看:外在有没有能宣说般若法门、具大慈大悲心的善知识?内在有没有想利益众生、求遍知佛果的胜观?假如具有这些因缘,你听甚深的般若法门,不会生起恐惧心。现在很多人听到《心经》、《金刚经》特别害怕,一方面可能是没有遇到善知识,另一方面,也是对般若空性不懂所致。如果懂得了般若的观察方法,那么胜义中不生不灭,远离一切戏论;名言中有如幻如梦的生灭,但此生灭经不起任何观察,这样的道理并不是不能接受的。


希望各位有时间的话,多翻阅一些大乘经典。比如《佛说方广大庄严经》[3]中宣说了很多大乘因果,颂云:“譬如种子,能生于芽,芽与种子,不即不离。”藏文中后面还有“不一不异,不常不断”。种子和芽之间的关系不即不离、不一不异,这个关系非常重要。前面遮破了种子生芽的观点,那么芽和种子是否没有关系呢?不是。然而,它们的关系并非一体,否则芽时种子仍存在,这就变成常法了;它们的关系也并非他体,否则苗芽不观待种子即可产生,有堕入断边的过失。因和果不一不异、不常不断,在名言中依靠因缘聚合而生,这就是所谓的缘起生。


大家观察因果的过程中,有价值的教证应该记在心里,这样逐渐会对佛法的甚深道理生起信心。表面上看来,因生果是无欺显现,但它不是外道所许的恒常实有,而是如同水中月影般现而无实。《六十正理论》云:“若有许缘起,诸法如水月。”《般若二万颂》也说:“诸法如幻,自性未生。”诸法跟幻化无有差别,它的本体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我还看到《佛说稻秆经》中以镜子为喻说:人的面容可在明镜中映现,但面容没有跑到镜子里,镜子也没有跑到面容上,然一旦因缘聚合,面容可以映在镜中。一切诸法亦复如是,因时无果,果时无因,但依靠特定的缘起力,二者可以呈现因果关系。


这样的因果规律,胜过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一切学问,科学家虽在漫长时日中苦心研究,但所得出的结论绝对不会如此深奥。因果之间的关系,唯一是释迦牟尼佛的不共教言,它在所有的学说中无与伦比,这并不是我们自吹自擂,而是依靠圣者智慧得出的可靠结论。正因为如此,关于因果问题龙猛菩萨也说:“不一亦不异,不常亦不断,是名诸世尊,教化甘露味。”因与果之间不一不异、不常不断,此教言是三世诸佛教化众生的甘露妙法,有缘者就能品尝到它的甘味,而无缘者会嗤之以鼻。


本品反复强调了缘起空性的甚深教理,有些人学了以后,应该会对世尊的教法生起永不退转的信心。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智慧,既然自己的智慧没办法超过它,那为什么不承认呢?这个问题不探索不行,要探索的话,除了佛法的教言,世界上哪有更完美、更正确的说法?现在科学这么先进,网络这么发达,获得任何信息轻而易举,所有的世间学问都可以摆在你面前比较,它们对因果关系和诸法本体的分析,有没有龙猛菩萨抉择得那样圆满?假如超出了龙猛菩萨乃至释迦牟尼佛的智慧,这种理论谁也不得不信服,我们也愿意规规矩矩接受。可是自古以来,从未有过这种现象。所以遇到般若空性,大家理应生起欢喜心,今生有缘听受这样的殊胜法门,就能断除轮回的实执种子。


我平时一遇到密法或空性法门,心里经常数数欢喜,不管读哪一句,解释也好、颂词也好,都非常非常舒服,就像喜欢散乱的人看电视一样,眼睛睁得大大的,心非常专注。我曾见过一个人,他边喝茶边看电视,由于太入迷了,嘴巴张得大大的,手持茶杯一直停在耳旁,动也不动。这样的专心致志我倒不一定有,但自己对中观法门确实有信心。每个人善根虽然不同,但是通过逐渐串习,应该让自己的爱好转变方向,不要对乱七八糟的东西有信心,一听到般若空性就打瞌睡,以后应当修学寂灭涅槃法。



[1] 《中观庄严论》等其他论典中,用离一多因来观察诸法的本体。

[2] 金刚屑因、破有无生因、离一多因、破四句生因、大缘起因。

[3] 在藏地,法称法师翻译为《广大游戏经》,以前我翻译的是《广大游舞经》。后来我看到汉文经典中也有,是地婆诃罗译师奉诏译的。过去汉地很多经典都是奉国王诏书译的,而现在不要说国王,连一个小沙弥的请求也没有,只是我自己想翻译的。



未完待续


【推荐阅读】
谁见缘起,彼见如来
世间万物没有一个不是幻化
修行人不应以信仰为重,应以智慧为重
学法无心,纵经多年,仍易退失
无常定有损
广闻不修堕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