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煎熬着我们的内心
以下文章来源于慈诚罗珠堪布 ,作者
慈诚罗珠堪布个人的唯一身份证实名认证公众平台,旨在分享堪布的教言及最新相关讯息,欢迎关注和转发。
【编者按】
迷茫就像是一种人生“卡”住了的感觉。
究其原因:现在人真正能够靠自己去思考的时间变少了,而虚假的快乐却变多了。
抖音背后的万人团队,头条智能的推荐算法,特效百出的综艺喜剧,无时不刻不在讨好着你,你只需要动动手指,连上wifi,就可以感受到被精心设计过的快乐。
于是,你思考的时间被占领。
没有什么快乐是需要代价的,没有什么压力是必须背负的。这样的生活,不能说喜欢,也不能说不喜欢;没有很幸福,也没有多不幸;并不算抗拒,但也没太大激情。
问你到底想要怎样的生活,你自己也不知道。于是就这样日复一日了下去。
所以迷茫,它属于一种状似「静止」的状态。
因为迷茫在短期内并不致命,它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慢慢的煎熬着我们的内心,消磨我们的精神能量。
所以,很多人都并不会因为迷茫的感受,就马上做出实质的行动去改变现状,而只是停滞在手足无措的迷茫状态之中。
所以,想要摆脱迷茫,就是你要先主动去改变这个「静止」的状态。探索未知的世界,输入从未见过的知识,输出有价值的东西,帮助更多的人……
以上文字选自网络
堪钦慈诚罗珠仁波切在《慧灯之光》系列中讲到:
世间很多人为了避免年老之际因儿女不孝、体力不支而生活无着,便去买大量的保险,留很多的财物以防不测。既然为了衰老都要作出如此的准备,为了来世又怎么能不作准备呢?这是没有道理的!
也许有人会说,来世是不存在的,所以不必为之打算。但是,我们又怎能否定来世的存在呢?
稍有智慧的人都应当明白,我们不能仅凭看不到来世就否认它的存在,因为从古至今,不但没有一个人能证明来世不存在,而且我们还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证实来世的客观存在。
因此,我们不能在迷茫当中度过这一生,而应当作出理性的选择。
什么是理性的选择呢?本论认为,我们应当作出的理性选择,就是修持三主要道。仅仅懂得理论还不够,还要切实地进行修持。
而世间人却不会这么认为,在穷困潦倒的时候,大家都会绞尽脑汁地去挣钱,以为只要有了钱,就什么问题都不在话下了,但事实并非如此。
金钱只能满足物质层面的一些欲望,却不能排除精神上的空虚、恐惧、忧郁与孤独。假设一个人只是生活优裕,算不算获得幸福了呢?不算!因为他的精神是空虚的。
反之,有的人虽然物质条件很差,但他的精神却是充实的,因为他的精神有了寄托。
这种寄托,不是随便找一个就可以的,而应当是准确可靠的,是能够引领我们在轮回的樊笼当中寻求到一条出路的依托。
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现代社会,很多人在享受舒适生活的同时,却得不到精神上的安慰。
在中国,每年有二十万人自杀,这些人不是因为饥寒交迫、缺衣少穿,而是因为精神缺乏寄托所导致的孤独症、忧郁症。但我们知道,通过自杀的愚昧手段,根本不能使这些问题一了百了,而只能使下一辈子更糟糕。如果是真正的修行人,则无论在什么样的艰难困苦当中,也不会软弱无能地选择自杀。
综上所述,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步发达,精神生活也要随之而提升,并与之相匹配,倘若二者之间失去了平衡,就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所以,我们务必要寻求解脱。
但是,如果所谓的解脱之路并没有把握,无论怎样修持也不会有丝毫感受,看不到一点修行效果,谁也无法证明其结果,这种玄之又玄的神秘方式又有谁会相信呢?即使被人吹捧上了天,有智慧的人也不会随意盲从。
但佛法却是实实在在、有理有据,可以使人亲身体悟的。若能认真地按照佛陀所制定的程序去做,即使修上短短的一个月,也必定会有感受与收效。
普通人沉醉于幻觉与迷茫之中,所以会执幻为实,以至于痛苦不堪,却反而认为佛教是消极错误的,顽固地坚守着自己的错误,以致迟迟不得解脱。
希望大家以后在面临各种痛苦的时候,不要总是去责怪他人。世上没有任何痛苦,是与我们没有一点关系而纯粹是别人带给我们的。
或多或少,自己也有责任。即使不是现世的错误,也与前世的过错有关。
学会承担、精进修行、化解痛苦、度化众生,才是最好的选择。
- E N D -
文字| 《慧灯之光》系列
图片| 来自网络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