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怎样才能避免着魔发狂?
其实,这两颂所提到的阿弥陀佛的观想,就是汉传佛教《观经》中的内容,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观经》:由于受提婆达多的唆使,阿阇世王将父亲频婆娑罗王幽闭起来,并断绝一切食物。母亲韦提希夫人在给频婆娑罗送饭时,也被儿子发现,阿阇世王一怒之下,将母亲也关了起来。韦提希夫人非常伤心,于是她向着耆阇崛山方向顶礼并祈祷佛陀,当下佛陀即了知她的心念,于是佛陀以神变来到她面前。见到佛陀后,韦提希夫人哭诉道:世尊,我宿世造了什么罪业,生下阿阇世这个恶子?唯愿世尊为我宣说没有忧恼的刹土,我要往生到那里,我不愿意再住在这样浊恶的娑婆世界。于是佛陀为她显现了无量清净刹土,韦提希夫人一一观察后,最终选择了极乐世界。佛陀告诉她:若欲往生极乐世界,应修积净业三福、作十六观。韦提希夫人和五百侍女听后,当即见到极乐世界和西方三圣,此时韦提希夫人豁然大悟、获证无生法忍,五百侍女也发了无上菩提心,并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佛陀也授记她们皆能往生。
十六观中,第一是日观;第二是水观;第三是地观;第四是宝树观;第五是八功德水观;第六是总观;第七是花座观;第八是像观;第九是佛真身观;第十是观世音观;第十一是大势至观;第十二是普想观;第十三是杂想观;第十四是上辈生观;第十五是中辈生观;第十六是下辈生观。大家若能依法观想,其功德利益不可思议。以前《观经》所提倡的各种观想方法,在汉地曾受到普遍重视,但后来许多大德都提倡持名念佛,因此现在许多净业行人都以持名念佛为主。
印光大师说:“念佛一法,约有四种。所谓持名,观像,观想,实相。就四法中,唯持名一法,摄机最普,下手最易,不致或起魔事。”实相念佛即念阿弥陀佛法性之身,观想念佛即观想阿弥陀佛的相好,观像念佛是依唐卡或佛像而观,持名念佛是念阿弥陀佛名号。大师认为,在四种念佛中,持名念佛能涵摄所有根机的众生;而且它操作起来很容易,即使没有文化的人也可依之得到利益;再加上它并不需要太多观想,所以不容易走火入魔,因此他认为持名念佛是最好的。
可能是误解大师这句话的原因,个别法师经常说:修净土不会着魔,其他法门观想太多,很容易着魔。我觉得这种说法太过极端,其实持名念佛的人也有着魔的,比如很多人想在极短的时间中念完百万佛号,或在打佛七的时候心过于执著——想尽快见到佛,结果也导致出偏。
那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呢?首先要了知,修行佛法很难立竿见影,面见西方三圣或成就佛果并不是一两天的事情,因此要发长远心,不能过于着急;而且心也要放松,不能绷得太紧。其次要打好基础,如果加行法修得比较圆满,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所以大家在修行时一定要遵循道次第。可见,只要如理如法修行,就不会出现着魔发狂的现象。当然,如果前世造了不得不以自己的身心来偿还的恶业,比如前世惊吓众生,或让众生以发疯的方式离开世间,那也不可能阻止异熟果报的发生。这一点大家都很清楚,因为不管是学佛的人还是不学佛的人,这种情况都时有发生。
——恭录于索达吉堪布仁波切《藏传净土法》
来源:智悲佛网
纯公益学佛平台 欢迎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