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红史
,3个



释迦牟尼灭寂后一百年,有阿肯王(《宝云经》中说他是转动半个法轮的国王,《大悲白莲华经》中说他一昼夜建佛塔八万四千座。)者出世,作南赡部洲之王。此后依次有七赞扎王(81)登上印度之王位,即:哈德赞扎王、室利赞扎王、阿比赞扎王、达磨赞扎王、噶玛赞扎王、贝扎玛赞扎王、郭米赞扎王,他是扎兰达讲经院的弟子。这位国王的手印母(同修大手印法的女人)是一龙女,每夜食一国王。后来郭跋拉王(82)调伏此龙女,由此传出七跋拉王,即:郭跋拉、达磨践拉、毕喀跋拉、达玛跋拉(他在位时,巴曹.楚臣坚赞将《念住经》译成藏文。)、希玛跋拉、摩跋拉、勒跋拉。勒跋拉王之后因大臣叛乱七跋拉王(83)的(王统)断绝。此后有四塞那王(84)出世,即:巴拉塞那、格巴塞那、米尼扎塞那、玛痕塞那(《月心经》中说古师比国王玛痕塞那的儿子都扎萨拉被称为红色军王,是否指同一人,待考。)。他们手中各拿着一件象征王权的东西。七赞扎王和七跋拉王受准提佛母的护持而获成果,在七跋拉王在位时期,所有的圣贤学者都降临世间。当达玛跋拉(85)在印度执政时期,西藏是赞普塞那累江允在位,这见于大成就者郭金巴(86)所抄写的雅隆赞普陵墓的碑文(87)中。萨迪班智达(88)撰写的《杰尊巴传记》中说,印度的历法一般不以鼠牛等十二生肖记年,而是以各吉祥时轮(89)中的胜生等六十四种计算,他们没有一种共同认可的算法,大部分都是以各个著名的帝王所制定的年代来计算,并称为某某王具福德时。因为当时各个国王为求福德,都规定商业利益由国王来保护,国王登位后即将原先规定的作为货币的商品(90)废除,然后以自己的名字规定新的货币商品( 91),并由此依次计算年代。这些变动见于《大法规》的记载,依这种算法,玉丹王统治为两千年,噶切王八百年,月护王二百三十一年,吉玛巴王七百二十四年,派乃王在位统治八百—十四年,郭洽王二百四十二年。汉地的文书中说,周朝(92)第四个王登位后的二十年,木阳虎年的四月八日释迹牟尼在印度出生。佛祖降生时的光明和神异在汉地亦可看到,负责卜算的人测算后知道是佛陀降临世间。王子顿珠(指释迦牟尼)十九岁时获得彻悟,三十岁时成佛,此后八年中上升天界为母说法。这时邬达雅王(93)派遣目键连子(Maugal yayana)的儿子(94)到天界建造了一尊释迦牟尼的旃檀像(译成汉文的《报恩经》中说,释迦牟尼在天界为母亲说法九十天,这时邬达雅王因为灰心失望,将一象头旃檀刻成释迦牟尼身像。),并迎请释迦牟尼返回人间。释迦牟尼从天界返回人间时旃檀像建成,旃檀像向释迦牟尼低头致敬,释迹牟尼为其摩顶,并授记说:“我灭寂之后一千年,此像将至汉地,利益众生有情。”此后四十二年,释迦牟尼八十岁时灭寂。由佛祖灭寂到薛禅汗(95)即位后两年半的水阴猪年,其间共计两千零一十三年。旃檀觉卧像(96)从建造至此时已历两千零五十五年。这些见于汉地旃檀觉卧像的记载中,在其它史籍中亦有记载,所以在此只简要叙述。由此水阴猪年至现在的火阳狗年(《牛头山授记》中说,释迦牟尼灭寂后一百年,汉地的地乳王占领于阗国。)之间为八十四年。将这些记载译成藏文者,据说是法主的弟子强俄堪布协尔益(97)。
( 81)七赞扎王:印度历史记载,东印度的帕木噶拉(今指孟加拉)的赞扎部族中产生的十九位有名的国王(1.哈日赞扎王、2.阿嘎夏赞扎王、3.扎雅赞扎王、4.尼米赞扎王、5.帕尼赞扎王、6.隍萨赞扎王、7.萨拉赞扎王、8.喀萨扎赞扎王。9.室利赞托王、10塔玛赞扎王、11.噶玛赞扎王、12支嘎夏赞扎王、13.比喀玛赞扎王、14.噶玛赞扎王、15宾喀赞扎王、16.巴拉赞扎王、17.比玛拉赞扎王、18.阔比赞扎王、19.拉利达赞扎王),在这十九位赞扎王中,阿嘎夏赞扎王、扎雅赞扎王、塔玛赞扎王、噶玛赞扎王、比喀玛赞扎王、噶玛赞扎王、比玛拉赞扎王,此七位国王执政时间最长,他们对佛教的贡献也很大,故印度历史上称此七位国王为七赞扎王。这些赞扎王何时开始执政,执政的年代记载至今未见到。根据《印度怫教史》记转赞扎部族中的第一位赞扎王哈日是和龙树大师的弟子扎木赛查坚增同时期的人,大概是公元前一百多年的人。赞扎族中最后一位赞扎王拉利达是比却杰巴大师稍晚时期的人。因此上述赞扎部族中的十九位赞扎王本概是公元前一百年至七世纪中期的人。详细历史记载至今还未见到,请参看觉囊派多罗那它用藏文撰写的《印度佛教史》第十四章至二十七章之间。(82)郭跋拉王:他是印度历史上著名的七跋拉王中的第一位国王,传说他是印度玛喀塔东方的利喀热星培森林中,由王族的一个女儿与树神交合而生。郭跋拉王生活的年代,我所见到的历史书籍中没有记载。郭跋拉至雅嘎夏跋拉之间十九位国王执政的年代详细记载在《印度佛教史》中,阿底峡到西藏时,尼热跋拉王刚执政,这记载在阿底峡传记中。达磨跋拉王和藏王赤德松赞是同时期的人,这记载在噶迥寺的碑文中。与成就者邬坚巴的说法相对照,追溯计算年代,郭跋拉王执政时,西藏藏王是都松芒布杰,大约是在公元七世纪的685——729年间,共计四十五年,此时印度东方帕木喀拉的拉利达赞扎的王统断绝,所以就任命郭跋拉为王。在郭跋拉晚年时,中印度也隶属玛噶塔,此两地建了很多宫殿和寺庙。一些史书记载了有名的奥达那布日寺,此寺也是郭跋拉王所建。此寺的细详历史请参见下面的注释,郭践拉王执政共计四十五年。(83)七跋拉王:东印度帕木噶拉的跋拉部族之王前后总计十四人,他们中1.郭跋拉、2.第哇跋拉、4.达玛跋拉、6.玛希践拉、7.玛哈跋拉、10.尼热跋拉、13.热玛跋拉,他们七位执政时间最长,对佛教的贡献很大,故称为七跋拉王。下面详见跋拉王及其女婿、大臣、儿子、弟兄执政年表: 雅噶夏跋拉以后大臣拉哇塞那纂夺王位就改为塞那王统。(84)四塞那王:上述跋拉王统的最后之王雅噶夏跋拉王执政不满一年,大臣拉哇塞那纂夺了王位,放出现了四塞那主。1.拉哇塞那、2.拉哇塞那的儿子噶萨塞那、3.噶萨塞那的儿子牟尼扎寨那4.牟尼扎寨那的儿子热第噶塞那王、在位共计不到八十年,见《印度佛教史》。塞那王在值期间,伊斯兰教在中印度的玛喀塔有很大发展。(85)达玛跋拉:他是践拉王族中第四位跋拉王。藏语称他为吉祥护法,在印度历史上他是一位著名的国王,他是热萨跋拉的儿子,达玛跋拉王在西藏饶迥记年前释迦灭寂1322年铁马年到灭寂1397年水鸡年之间(公元790——853年)执政,共计六十四年。根据《印度怫教史》记载:在雅隆陵墓的碑文中说,他和藏王赤松德赞是同时期的人。达玛跋拉王所管辖的地区东至大海边,西至第利地方,北至克什米尔地方,南至比切山。他在印度的玛喀塔北面的恒河边的一个小山顶上建了比扎玛拉室利拉寺,据说有一百零八间经堂。达玛跋拉王的事迹见觉囊派多罗那它著的《印度怫教史》第三十章。(86)大成就者郭金巴:他是西藏历史上很有名声的主巴噶举的一个喇嘛(藏历第四饶迥铁虎年公元1230年至第五铙迥士鸡年公元369年)他的家庭是从康区流浪到西藏前藏的、其父名居蕴觉培,母名秋磨吐格玛,生有四个儿子、三个女儿,他为第三子。成年后父亲准备为他娶亲,他不娶,从其戚学习许多密法,成为一个学者,十六岁时来到博多艾寺却杰仁钦则莫身边听了上下对法、因明和中观,却杰郭昌巴贡布多来给他授居士戒,二十岁时以博多却杰仁钦则莫为堪布,以香萨林巴为大师,以大师索南沃色为密法师,受比丘戒和具足戒,起法名为仁钦贝。此后十二年,静坐修行,禁绝肉食。依止却杰仁钦则莫、贡隆巴那嘎坚赞和时轮师桑杰多杰学习了时轮法的舞、弹、歌赞等修法,成为一个精通时轮和天文历算的学者。又依止却杰郭昌巴喇嘛听受了噶举数法。此后经芒域吉仲到达了克什米尔,在邬坚地方学了很多密宗教法。三十二岁(铁鸡年公元1261年)时前往印度金刚座寺修缮一座佛塔。六十三岁(藏历第五饶迥水龙年、公元1292年)受元朝皇帝忽必烈的邀请,到京城给皇帝和臣民们讲授佛法,皇帝赐给了无数财宝,他一点也没有拿,就返回西藏。八十岁(藏历第五饶迥土鸡年、公元1309年)去世.他的事迹参阅桂译师宣奴贝著的《青史》[8]函129叶7——132叶5和巴卧祖拉陈哇著阶《贤者喜宴》(13)函30叶2——32叶6页。(87)雅隆赞普陵墓的碑文:吐蕃王塞那累江云(通常叫作牟笛赞布)的墓碑在雅隆地方,以前很多史历学家的传记都有记载.碑文的完整录文迄今还未见到。(88)萨迪班智达(萨迪班钦贡噶坚赞)(藏历第三饶迥水虎年、公元1182年——第四饶迥铁猪年、公元1251年):他在祖国内地历史和西藏历史上都很著名,正当藏族遇到危难的关键时刻,他前往元朝皇帝住地,把藏族人民从危难中解救出来。其父是萨迦杰尊扎巴坚赞的弟弟班钦沃波且,母亲名叫玛久迦普玛尼赤,幼名叫贝丹顿珠,以后由其伯父杰尊扎巴坚赞给他授居士戒,改名为贡噶坚赞。从小时候起,他就学习因明学、工艺学、星象学、声律学、医学、般若、中观学、戒律学、俱舍论等显宗经典和密宗四续部,成为淹贯三藏的学者。他的名声遍及印度,印度南方外道学者措谢嘎卧等六位大师来西藏批驳佛教,萨迦班智达也到了芒城吉仲的圣哇第桑波寺,在附近的集市开始辩论,结果印度外道失败,剪下发辫交萨班带回存在萨迦寺的旧护法殿中。二十三岁时(藏历第三饶迥木鸡年、公元1204年),迦湿弥罗班钦释迦室利来到西藏,会见后为萨班授比丘戒。藏历第三饶迥土鸡年.公元1189年。蒙古王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政权。接着领兵征服亚洲东部、欧洲东半部和北半部,后来又统一中国国内的金、宋、西夏,当时不分僧俗,皆出军差和乌拉。藏历第四饶迥水马年、公元1234年,元太宗窝阔台之幼子阔端即位,第六年(藏历第四饶迥的土猪年、公元1239年),西藏地方的萨迦、帕竹、止贡、蔡巴和达垄等头人纷纷请求归顺元朝皇帝和太子们。(萨迦哇和拉德雄巴二人归顺了阔端;止贡巴和藏古磨哇归顺太子蒙哥汗;蔡巴归顺薛禅汗;帕竹、雅桑和唐波且巴归顺旭烈兀;达垄巴归顺太子阿里不哥。)公元1240年阔端派大臣多达那波为首率领军队入藏,途经朵堆、朵麦、索曲等地方时,见居民皆杀,房屋皆焚,财物皆抢。此后又进军卫藏,饶毁澎波杰拉康寺,屠杀五百多僧人。热振寺也惨遭破坏,并宣告对不归顺的地方,要烧杀抢掠,洗劫一空。此时因西藏地方各派势力分裂,无力抵抗,所以陆续归附了蒙古皇帝及其皇子们。从公元846年起共计三百九十三年的西藏割据混乱状态得以结束,元朝将西藏地方纳入治下,设官授职,建立了交纳贡赋的制度,并访求西藏精通佛教的喇嘛,当时,在西藏地方各教派中势力最大的是萨迦,学识渊博、名声远播的是萨迦班智达,所以阔端在萨迦班六十三岁时(藏历第四饶迥木龙年、公元1244年)派多尔斯衮和本觉达玛二人携带诏书进藏,邀请萨班到蒙古地方传教。(邀请信收录在《萨迦世系史》67叶2页)并附带五大锭银子、镶嵌有六千二百粒珍珠宝石的袈裟一件,硫黄色的长坎肩,靴子、二匹古钱花缎子、二匹彩缎、各种颜颜的缎子二十匹等礼品。信中明确指出如若邀请不来,仍派兵入藏。为了藏区和各教派的安全,年迈的萨班不辞辛劳,长途跋涉到蒙古地方,六十五岁(藏历第四饶迥火马年、公元1246丰8月)到达了元朝皇帝住地凉州,阔端从蒙古返回凉洲后,在火羊年月会见了萨班,萨班为阔端治好了病,阔端赐给佛教徒居于其他宗教僧人之上的特殊权利。萨班为皇帝、大臣、百姓讲解佛法,使蒙古地方的佛教较前有了很大发展,此后又到五台山对很多修行者讲显宗教法,此时在西藏的喇嘛、弟子、学者们多次来信请求萨班返回西藏,故萨班写信给卫、藏、阿里等地的善知识施主大德,(此信收录在《萨迦世系史》中)信中明确写到:蒙古军队多、势力大,如果不归顺,即派兵征服,各地官员要由蒙古人自己委派。若自动归顺,各地官员可由本部族人中委派。蒙古王室的百姓税收和差役非常重,而对归顺的部族百姓们的税收和差役稍轻。对皇帝派往各地方的金字使者和官员如若不好好接待,所派去的人即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激怒皇帝,因此一定要很好地招待皇帝派去的金字使和官员。皇帝所喜欢和需要的物品都写在信中。西藏的百姓由于见到了萨班的这封信,故对元朝的政策非常相信,支持和促进了元朝统一西藏的伟大事业。萨班在世的八年中,元朝没有向西藏地方进兵,西藏地方得到安定,所以萨班是为西藏地方和祖国统一事业做出很大贡献的一位藏族佛教人士。他于藏历第四饶迥铁猪年、公元1251年死于凉洲,终年七十岁。萨班著作很多,著名的有:《极明能解论典》二十四页,《善说宝藏》(即有名的《萨迦格言》)二十三页,《法理善说论典》三十二页,《乐器的论典》八页,《贤者入门》五十八页,《声明学》二十八页,《修辞学》三十三页,《因明学》二十五页,他自己为这些著作加的注释共计一百九十五页,《三部律学》四十六页这些著作,对研究西藏文化、因明学和宗教的学者们来说,都是重要的资料。关于萨班的事迹和传记,有众生怙主法王八思巴著的《萨迦班钦传》,萨班亲传弟子堪钦仁钦贝著的《萨迦班智达传》,阿美阿旺贡索南著的《萨迦世系史》47叶5——85叶6行。(89)吉祥时轮:此词有时指时轮密法的无上本尊,有时指《时轮根本续》及其注释。文中此处指《时轮根本续》及其注释。时轮教法起源于印度,此后传到西藏。关于时轮计算的起点,在印度佛教中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释迦牟尼成佛的第二年三月十五,另一种是释迦牟尼灭寂前的三月十五日,西藏大多数学者同意前一种说法。时轮学的内容是,联系自然界太阳、月亮、星辰的运行和人体的五行和脉、气、穴位的情况讲述密宗修习之路。关于时轮教法何时传入西藏,有各种不同说法。按照西藏多数历史学家的观点,在西藏最初由觉泽师推广的喀且班钦的算法,把释迦灭寂1171年定为藏历的大兔年(公元1027年),消除了其他的算法,在这个问题上所取的称为“墨卡嘉措”的修正量,因此以这一火兔年年作为藏历第一饶迥的开头。时轮教法的藏文译本,著名的有甘珠尔密宗部[1]函中七种时轮根本论,丹珠尔密宗部的1、2、3、4、5等五部中的四十八章时轮注释是由觉译师、卓译师和热译师等人译成藏文的。在西藏的宁玛、萨迦、噶举、格鲁等派中还有无数不抢门户之见的学者写过关于时轮教法助著作,关于时轮教法的历史,请参阅布敦仁波且著的《时轮教法》四十六页,译师仁钦却杰著的《时轮教法如意禾穗》一百三十六叶,译师宣奴贝著的《青史》[7]函。 (90)货币商品:固定地充当一股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中自发地从商品界分离出来。各国历史上,牲畜、布帛、贵金属都曾充当过货币,最后渐逐固定在贵金属的金、银上。充当货币的金(或银)的使用价值是二重化的。它有商品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使用价值,如金可镶牙或作奢侈品,又有其特殊的社会职能的使用价值,即可用来交换一切商品,直接体现社会劳动,是财富的一般代表。商品生产者通过货币相互交换劳动产品,建立联系,货币反映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91)新的货币商品:在市场商品交换中的一种新货币。(92)周朝: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后建立。建都于搞(今陕西西安西南沣水东岸)。周公东征后,确立宗法制,创立典章制度,并不断分封诸候。前771年申候联合犬戌攻杀周幽王。次年周平王东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历史上称平王东迁以前为西周,以后为东周。东周时又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前256年为秦所灭。共历三十四王,八百多年。(93)邬扎雅那王:在《律典》史籍记载中此国王是虔信佛教的印度边地国王。(94)目健连子:按照佛教的说法,他是释迦牟尼的许多阿罗汉弟子中最有神通的一个。他的事迹详见《贤愚经》和《如意藤树》。(95)薛禅汗:即元世祖忽必烈,生于木猪年,于四十六岁的藏历第四饶迥铁猴年、公元1260年至藏历第五饶迥火猴年、公元1296年在位三十七年(《蒙古佛教史》说在位三十五年)。以噶玛拔希和八思巴为上师。薛禅汗在位第八年(藏历第五饶迥火兔年、公元1267年)柯尔克达蒙古军队进藏,杀了达日哇等人。藏历第五饶迥土蛇年、公元1269年蒙古在西藏设立驿站,藏历第五饶迥水猴年、公元1272年在西藏设立“吐蕃宣慰司都元帅府},西藏地方成为元朝直接管辖的区域。接着,仿照宋朝时的机构设立台、院等行政机构。藏历第五饶迥火牛年、公元1277年,八思巴圆寂。奥鲁赤派兵进藏,攻打涅地方,杀了桑钦巴达玛索南。藏历第五饶迥土兔、公元1279年宋朝灭亡。藏历第五饶迥铁龙年、公元1280年萨迦本钦贡嘎桑波反叛,薛禅汗派兵进藏杀了贡嘎桑波。藏历第五饶迥木鸡年、公元1285年,止贡巴的军队烧毁甲域寺,杀了藏敦,止贡巴带领西都蒙古王旭烈兀的军队攻打萨迦。薛禅汗的儿子铁穆耳别克的军队和萨迦本钦阿迦仑的军队联合打败止贡巴、藏历第五饶迥铁虎年、公元1290年,萨迦的军队打到止贡,饶毁止贡寺,杀了一万多人,从此卫藏两地之间就产生了深刻的矛盾。薛禅汗在位期间,藏历第五饶迥水龙年、公元1292年,迥请成就者邬金巴仁钦,先后在大都(北京)、查涅(卡涅)、枯热(枯热叶吐)、吐浪城(浪停)建了四座大城。藏历第五迥火木马年、公元1294年,薛禅汗让自己的孙子铁穆耳继位,过了二年,藏历第五饶迥火猴年、公元1296年薛禅汗去世。据说他的尸体放在北京北海的白塔里。薛禅开时期,他所统治的地区,西北至托尔哥特以远,其地之人兰眼红发,称为昆恰人,夏天白昼很长,夜晚极短。东面和南面至高丽、女真及海中诸岛,西面占据印度之半,与大食接界。(96)旃檀觉卧像:用旃檀木雕成的释迦牟尼像,现放在北京故宫。按汉文佛教史籍的说法,释迦牟尼降生七天后其母摩耶夫人去世,释迦牟尼三十岁成佛。八年后,释迦牟尼为了报答母恩,上升天界,为母亲说法讲经,达数月之久。国王邬扎雅那非常想念释迦牟尼,即用旃檀木雕成释迦牟尼像,当释迦牟尼从天界返回时,佛像迈了几步前来迎接。此时,释迦牟尼用自己的右手抚摩旃檀木佛像,并且预言:“我圆寂一千年后,佛像即去中国,为众生谋福。”从此佛像在印度受供奉一千二百五十年,此后又在库车地方六十八年,此时为中国北方前秦之时,第三任国王宣昭帝符坚派大将军吕光到印度,征服了印度的几个小王,迎请释迦牟尼像、佛祖舍利和班智达古玛热西(汉文记载班智达古玛热西叫做鸠摩罗什)。第二年,当来到酒泉时,羌族的首领姚苌把皇帝符坚杀掉,自己当了皇帝。在时局变乱之时,吕光领兵占领了凉洲城,自立一国,名叫后凉,国都也在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县),称义武帝吕公。他称王以后,按照以前班智达的预言,暂时把释迦牟尼的像迎请到国都,后秦姚兴三年,从吕光的后代手中把觉卧像,佛骨、班智达迥请到长安,并建新佛堂,把许多佛经翻译成汉文,并新建能容纳几千僧人的寺庙,觉卧像被湖南、江南等许多地方之王迎请朝拜。此后女真族的金朝中期,迎请到中都皇宫的宁钟寺,元朝迎请到兴安寺,此后明清二代未曾移动。康熙四年,在紫禁城西北附近新建大慈佛殿,并把此佛像迎请到此殿中。关于这些历史详见三世章嘉呼图克图乳必多吉著的《旃檀觉卧史》和蒙古译师公贡布杰著的《旃檀觉卧史》,萨迦法王班智达的亲炙弟子强俄堪布协尔益把它从汉文译成藏文。(97)强俄堪农协尔益(即西饶益希):蒙古阔端王邀请萨迦班钦时,所建的强俄寺,堪布西饶益希是萨迦派中精通汉藏文的格西。(本文资料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掉!)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