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文殊密语 >> 【ZCKB】《释量论·成量品》14 (下) Back

【ZCKB】《释量论·成量品》14 (下)

文殊密语 2021-06-23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释量论·成量品


-ZCKB辅导-

14

(下)



上集回顾

【ZCKB】《释量论·成量品》14 (上)

本集讲记

《释量论·成量品》广释 14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丑二(立自宗)分二:真实自宗除诤论。


这是进一步来观察,安立自宗的观点。


寅一、真实自宗:


真实的自宗就是安立自宗到底是怎么流转的。前面讲到了,身体和心的关系,即身体不是产生心的因,心是产生心的因,这是那个自宗。此处的自宗就是我们流转到现在的主要因素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轮回、投生?如果是其他的观点,可能是没有前世的心流转到现在,现在说是前世的心流转到现在,这里讲到了自宗观点,到底是具足了什么因缘导致我们流转到现在,这个地方的自宗主要是从我们自己流转轮回的因缘来讲的,这个也很重要。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前几堂课讲到,众生都想离苦得乐,一直在寻找痛苦、快乐的根源,但都是在表层上面去找一些因缘。哦,我找到因缘了,以前没有钱,是没有找到好工作,或者身体不好,只要吃了药,身体就好了,这些都是比较浅的因缘,更深的因缘他没有找到。从比较浅的因缘根本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更深的病灶还没有发现,更不要说解决了。比如你的眼睛很红,或者皮肤不对,抹一点亮的东西,或者抹一点药膏,其实皮肤病、眼病都是从身体内部显现在外的,只治表面是不行的,也许涂了药膏之后,疼痛感减弱了,或者稍微缓解了深层次引出的皮肤病,但里面的病灶还在不断地加强。第二次发病,你又这样去治,一而再再而三,总是没有办法找到更深的病根,乃至于觉得把病根找到了,治疗之后还有更深的病根。

 

医生的能力决定他可以发现多深的病灶,世间医生也有庸医,有些庸医只能看很简单的病,有些庸医则是完全不懂,有些庸医只能开一点药。有些可能也不算庸医,但他的技术还不够精良,可以看到比一般的医生更深的病,还有一些是良医,能够发现很深的病灶。有些神医级别的医生,可以看到最深的病灶。但世间的医生基本上只是从身体疾病的方面,有些神医级别的医生可以看得比较深,但是更深的因缘可能没办法看到。在佛法的禅修中,或者一般世间的苦行仙人等具有神通的人,他们的眼中看到的病灶,或者从佛法的角度看到的病灶,可能是从其他的方面引发的,比如从贪嗔痴无明等引发的,世间人就没办法了。

 

对于痛苦,如果以病为例,从世间到佛法之间有很多不同的层次,还有很多世间的安乐,或者名誉、地位等等,也有很多深浅的因。对于怎么样离苦得乐,如果你只是很肤浅地从表面上学到了一点,可能在短期中,或者今生有用,但是到了后世就不一定有用了,有些人把着眼点放在后世,努力修持善法、清净罪业,这样是不是就把稳了?也不是,因为他是通过有漏的烦恼心或者我执引发的,所以这个因也是有限的,仍然没办法彻底解决问题,所以很多小乘的行者说,应该以出离轮回,灭除三界烦恼、灭我执的心来修持善法,这时逐渐会靠近解脱道。

 

佛法当中的问题都是讲到最深层次的流转的因,以前我们大概提到过这些问题,以生病为例,这个病灶不是一般医生能发现的,而发现病灶之后,怎么样才能把这个病一步一步的治好,良医也是有次第的,而不是说发现了病灶,直接开个猛药把你的病灶去掉。也许他在治病的时候,先从其他的病入手,先把其他内脏功能完善了,然后慢慢再给你治疗最根本的病。


在佛法中也是一样的,虽然知道一切最根本的就是无我,但是对于刚开始学习佛法的人是不会讲那么深,刚开始只是讲一些其他的,比如业因果、轮回过患,逐渐引导一切众生了知流转的根本就是因为执有我,这个病灶是一般人根本不愿意动的,最痛的地方就是这里,这是根深蒂固的。







无论是已经出家的人,或者学习佛法的人,甚至于包括学习空性的人在内,如果对于空性没有学得非常透彻,真正来讲让我们发菩提心,或者修持善法,然后告诉我们对于后世有利,能够获得这个那个的功德,都会很高兴,最后告诉我们要打破我爱执,或者去掉我执,很多人不愿意去做。为什么呢?这是最深的病灶。

 

这是很奇怪的事情,一方面来讲他想去掉痛苦,一方面又想保护住最原始的病灶,不让动,比如听到无我空性,很多人就听不下去了,或者真正要修行,感觉到有一点点无我的时候,开始感到恐怖。我们发菩提心的时候,要放弃我爱执、放弃我的利益,这样我们就会不高兴了。其实都是自我在保护它,这时我们要逐渐知道这个病的危害性。

 

虽然看起来它和你一起生存了很长时间,觉得有它非常好,但它是所有痛苦、一切轮回的根源。如果你准备好了,真正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要动这个最根本的肿瘤,不动是不行的。对我们而言这个最大的肿瘤就是我执,恰恰也是很多人不愿意碰的东西。如果我们在内心当中没有准备好,可能只在浅层次的佛法上面去种点善根等等;如果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或者福德善根成熟了,这时就会很迫切的断掉我执。他在修菩提心的时候,也是真实的修,完全可以把自己所有的东西奉献给众生,然后去断除俱生我执的时候,也是非常认真、毫无保留地去通过空性断除我执。

 

这方面和有情的根基,准备工作是不是做的妥当等方面有关。就像有些病人已经准备好了,不管怎么治疗,都能接受;有些病人就不行,问能不能保守治疗,或者能不能这样那样,如果听说可以保守治疗,马上会选择保守治疗,觉得保守治疗对他而言安全的多。但有的时候是行不通的。如果没有准备好,也没办法给你做最大的治疗。

 

我们也是一样的,如果作为弟子来讲,没有准备好,佛陀、上师的教义再殊胜,对我们而言,只是取我们最喜欢的一部分,而对我们真实有用的部分,还没有准备好去取,这就分出了高低贤劣,修行者的高下一下就分出来了。不管怎么样,我们还是要努力的发愿,让自己早日成为法器,这是很重要的。

 

我们修加行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修,对于加行认真修持的人,自己在内心当中才能接受,愿意真正去使用佛法的手术刀来给自己动手术,否则肯定是不愿意的。因为它已经直接触碰到我们最原始的东西了,最原始的我执,一方面它是痛苦的根源,一方面也是我们每生每世当中致力保护的东西。一般来讲也是难以触碰到的,就像蜂巢里的蜂王、蚁穴里的蚁后一样,都是置于最中心的地方,被很多眷属团团围绕。把外面的去掉之后,里面还在不断的产卵,很快又会孵化出一大批来。

 

如果我们只是在外围做一些善法来修行,相当于已经决定继续轮回。为什么呢?因为你现在选择只是做一些外围的修行,还不愿意去真实的出离轮回,放不下很多东西,肯定是我们已经选择好了,再继续流转几世。在下一世你又会生起什么样的烦恼,遇到什么样的恶缘,造什么样的恶业,这个都不好讲。计划没有变化快,有可能你规划的是再流转几世,几百世一下子就过去了,这也很不好说。


不管怎么说,我们听了之后,一定要在这个过程当中,下定决心认清、对治轮回的根源。对我们来讲,这才是最重要,不是围绕我执而修行,而是应该以去除我执为修行。所有的修行不应该围绕我执而转,都要以铲除我执而转,一个是达到了修行的扼要,一个是找不到修行的扼要,这两方面其实关系很大。其实因明观点和很多修心法要完全可以融合在一起。

 

这里和前面有两个自宗观点,为什么会有两个不同的?此处讲到到底是什么使我们流转轮回?对于痛苦的根源自宗到底是怎么安立的?我们是怎么流转的?前面的自宗主要是心识是心识的因。







于我具贪故。有情非他引,

欲得乐离苦,受生于劣处。



前面对于外道承许心是从身体产生的,前面已经分析破斥了,我们是怎么承许的呢?我们承许“于我具贪故”。因为我们对于我所执方面没有断除,对我还有贪爱。我是什么?每个人都有我执,一般世间人的我执没有经过详细观察。如果你问一个人:“你有没有我?我存不存在?”他说:“当然有我,我在这儿。”到底是怎么存在的?这些我们不关心,反正有就行了。一般世间人认为的我,就是想当然的那种我。

 

而外道对这个我的研究就比较深入了,他们是研究我的专家,把这个我层层的分析,最究竟的我是恒常、唯一,或者具有功德的。这个地方的我是什么呢?就是俱生我,众生流转根本的我是俱生我。相当于外道、世间人,对于有没有我,或者我解脱不解脱,没有什么兴趣,只是得到安乐就行了。外道虽然对我有研究,但是研究偏了,最后把这个我研究成了另外一种观点,变成了常一,好像学术研究偏离了轨道,最后缘这个我而修行注定得不到解脱。虽然佛法也是研究我的,但是佛法研究我的方向是这个我不存在的,这个我是虚假的,这是俱生我。平常说我想吃饭等等,这个我就是虚假的。

 

“于我具贪故”,众生对于虚假的我具有贪爱。刚刚我们讲对于这个我保护,比如觉得我要死了,对我都是有一种保护或者具有贪爱,这就是根源。于我具贪是根源,那不贪我不就行了吗?也不对。这个地方说“于我具贪故”,我们会认为因为对我具有贪心,所以才会轮回。如果不贪我不就没事了吗?不是这样的。并不是因为有我,你贪或者不贪的问题,而是因为对于一个没有的我进行贪执,我是假立的,这才是核心的问题。

 

外道认为我被束缚了,然后我不自在,应该把束缚我的烦恼去掉,他们通过修苦行,想要把束缚在我上面的绳索去掉。如果我们修行佛法不注意就会落入外道的观点,修行的时候就会觉得我是存在的,只不过我有很多烦恼、迷惑,我不自在,就得不到解脱。如果通过修行把束缚在上面的种种东西去掉之后,我就解脱、成佛了。如果我们这样想,还没有真正找到佛法当中修行的核心,暂时这样讲是可以的,在名言谛当中可以这样说,刚入门的时候可以这样想,随着我们学习佛法的深入,发现这个观点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不是说我最后成佛了,或者解脱了,而是我本来就不存在,所有轮回的痛苦就是因为把无我执为我而有的。在修行的时候,如果你还围绕我去修行,可能只是得到一点善根,种下一些种子而已,没办法获得真实的解脱。想要获得真实的解脱必须要了悟无我空性,这也是佛法和世间法、外道法的最大不同,就是对于这个所谓的我,知道这是无明和颠倒妄执。我们刚刚讲,这个我是什么呢?一般的众生认为的我就是我们的身心五蕴。其实只是把五蕴的整体执著为我而已,分析的时候根本没有我,后面还要讲,无我空性是我的正对治。

 

这个地方我们要讲的是什么?主要流转的根本就是把无我而执我,其实这个我不存在。打个比喻,就像黄昏把一条绳子看成蛇一样,蛇就是这个我。虽然这条蛇从头到尾都没有存在过,但是在具有迷乱的众生面前它又存在了。当我们说它存在的时候,实际情况是不存在的。








怎么办呢?为了让我们认识到蛇不存在,就要抉择无蛇。放在现在我们的修行上来讲,就是抉择无我。现在我们的身心只是五蕴而已,上面根本没有所谓我的自性,我们把身心五蕴的积聚体执著为我了。从执为我之后开始,就像刚才讲的一样,你把绳子执为蛇了,所有的思维都会变成和蛇一致,对不对?你觉得这条蛇是花的,它有没有毒?全部和蛇相应了。对我们而言,把五蕴执为我开始,一切都围绕我而转了,我的身体、我的心、我的东西,我要解脱乃至于我要成佛、修空性等等,其实都是围绕我而转。

 

怎么对治它呢?既然蛇是虚妄的,我们就说无蛇,没有蛇就好了,蛇是不存在的,它的真实义出来了,本来就没有。让我们把现在轮回的痛苦去掉怎么办?就是无我,你的根源是来自于我,就是耽执于我,耽执的意思一方面是贪执,一方面是认为它存在。既然我们流转的根源是因为对我具贪,对治的根源也是去掉我就行了,所以佛法当中最不共的修法就是无我空性。如果安住了无我,现证了本来的实相,这不是说本来有我,要硬生生地把这个我拿掉,从它的位置上赶下来,打入地狱当中,不是这样的,而是它本来就是妄相、幻相而已,欺骗了我们很长时间。

 

我们现在修无我空性,就是还原它的本性,而不是让我们去修一个非常恐怖的修法,把一个我存在,或者把存在的万法修没了,这是很让人恐怖的,但是这个不恐怖,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东西就是你的幻相,而了知这些幻相没有,只是还原它本来的样子,有什么可怕的呢?而且这个幻相让你这么痛苦,还原之后幻相消失了,你会永远获得安乐,所以主要的来源就是“于我具贪故”,这是佛教的观点。

 

“有情非他引,欲得乐离苦,受生于劣处”。“有情非他引”,真实投生在三界当中的有情,是谁在投生呢?就是有情投生,具有心识的叫做有情。有情投生非他引,是讲不像他宗所说的一样,具有一个让他投生于轮回某一道的天神。“非他引”不是有大自在天、遍入天、上帝等万能神,他不高兴就把你打入地狱,或者高兴就把你接到天堂,非他引,没有一个外在的引导,或者把我们投入到轮回的某处。

 

在佛法修行当中,我们也不用害怕会不会得罪某位外道的天神,然后把我们投入到地狱、饿鬼道等等,没有这样的。我们会不会因为做错了事情,得罪了佛菩萨、护法神,把我们打入地狱?也不会的。只有自己的业,业是通过我执、无明、烦恼而有的。“有情非他引”,已经讲了不是外在的因素,包括佛菩萨、护法神,还有外道的万能神、遍入天等等,没有一个外在的因素让我们进入轮回。

 

立自宗就是说真实让我们进入轮回的不是其他因素。其他的因素和我们的思想走向有关,比如外道的天神,对于我们上天堂、入地狱有没有影响呢?有影响,但是不是凭借他的力量,而是通过他对我们施加的影响力。比如有些外道天神让你修善法,你修了,自己后世升天,或者遇到了邪神,他让你造恶业,你造了,自己堕地狱,这些都可以。如果你认认真真的修法,他们能不能把你抓住扔到地狱?他们做不到这一点,谁都没有这个能力。

 

这就是“有情非他引”,这个方面我们要搞清楚,这也可以印证佛法当中的观点。佛陀在经典当中讲,自己是自己的怙主。自己是自己的依怙是什么意思呢?不是说其他的因素对我们没有作用,而是说主要的因素在于自己。如果自己修了善法,自己就会升天;自己修了解脱道,自己获得解脱;如果自己造了恶业,自己下地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别的只是作为助缘,其他方面的牵引,而不是直接把我们投入到地狱、天界当中。

 

“欲得乐离苦,受生于劣处”,就是因为有我执,对于我具有贪爱,想要离苦得乐,而受生于劣处。什么叫“劣处”呢?劣处就是能够形成有漏身体的母胎等处,比如入胎等。这只是以胎生而言,因为欲界中主要是胎生,其他方面还有其他的解释。前提是具有我执,对我有贪欲,然后是以想要离苦得乐的心受生于劣处。通过这个流转于轮回当中,而不是通过其他的天神,如果天神高兴我们升天,天神不高兴我们就下地狱。

 

在有些修行教言中也有这样的说法,佛陀上师欢喜,你就解脱了;佛陀上师不高兴了,你会下地狱,这是另外一种解释。佛高兴是因为你修了善法;佛不高兴是因为你没有修解脱道,不是其他因缘,也不是说他的力量让你升天了。因为你做了善法,他高兴;因为自己的善法,牵引你升天了。这方面是不一样的。









痛苦颠倒心,生爱而束缚,

生因若彼无,其即不投生。



前面说我们说以想要离苦得乐的心,而受生于劣处了。哪个众生不想离苦得乐呢?都想离苦得乐。如果因为自己想要离苦得乐,换句话说,也就是说自己可以选择好的地方。为什么还会有人堕恶趣呢?就不可能了。每个人都想要得到安乐,离开痛苦,就不可能生于劣处。好像觉得这是一个矛盾。但这是不矛盾的。

 

为什么呢?这里讲了“痛苦颠倒心,生爱而束缚”。如果众生真正了知下劣,然后不再贪爱,的确不会受生。关键是本来轮回当中所有的因、果、本体,都是痛苦的。这就是颂词当中,“痛苦”的意思就是说,整个轮回没有安乐的地方。轮回的因也是痛苦的因,比如三毒,我们正在轮转的本体也是痛苦的,以后的果还是痛苦的,真正来讲轮回就是下劣的。

 

如果我们知道轮回是下劣的,不贪爱轮回,肯定不会转生了。阿罗汉知道轮回下劣,早就出离轮回了;佛菩萨最初也是知道轮回是下劣的,开始产生出离心不贪爱,然后生起了菩提心成佛,也没有再转生于轮回。如果我们真正了知道轮回是痛苦、下劣的,从而断除了对轮回的贪爱,我们就不会转生到劣处。

 

但是“颠倒心,生爱而束缚”,众生的心是怎么颠倒呢?把痛苦的地方执为安乐,把不清净的地方执为清净,把无常执为恒常,这样就是平常我们讲的常乐我净四颠倒心。本来万法是无常的,你执为恒常;本来轮回是痛苦的,你执为安乐;本来是无我、不自在的,你认为有我的、有自在;本来轮回不清净,比如身体不清净,却认为是清净的,常乐我净是没有了知世俗的实相,产生了颠倒心,虽然对于轮回本来不应该贪爱,但是生起了贪爱而束缚。这是通过颠倒心而束缚,颠倒心是一个愚痴的心。

 

本来就是痛苦的因,你为什么会对它生起颠倒呢?在月称菩萨的《四百论》注释当中,有一个例子。一个人走夜路,他不小心踩到了大便。最初并不知道,继续往前走,在停下来休息的时候,闻到了味道,产生了很大的嗔心,觉得怎么这么倒霉,踩到了粪便,但是过了一会之后,居然对于粪便产生了贪爱。

 

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对大便生起贪爱呢?他也说不清楚怎么突然会对大便生了贪爱心。我们也是这样的,流转轮回是因为无明,就是在不知道的情况下流转轮回。对轮回当中的不悦意的痛苦,产生了嗔心,觉得很厌烦,这是正常的。为什么会对轮回产生贪爱呢?就像这个人愚痴还情有可原,在不知道的情况下踩到大便了,这也不要紧。生起嗔心、厌恶心都是对的,毕竟这是很脏的东西,怎么也没办法安立会对大便生起贪欲心。

 

我们在轮回当中流转也是一样的,你不知道轮回苦是对的,然后觉得轮回是一个很让人痛苦的地方也是对的。为什么会对轮回产生贪爱心、不愿意出离呢?对于轮回生贪是很大的颠倒。就像对于大便生贪心是大颠倒一样,不符合实际情况。

 

我们现在对于痛苦的地方生起贪爱心也是颠倒。本来众生是想要离苦得乐的,为什么通过想要离苦得乐的心生于劣处?因为不知道轮回是痛苦的,反而对于痛苦之处产生了常乐我净想。觉得轮回当中,可以找到真实义,其实轮回从头到尾、至始至终每一寸土地上面都没有安乐,但是众生完全颠倒了,自己的身体不净,他认为是清净的;本来无我、无自在,他认为有我有自在;本来这些是痛苦的,他认为是安乐的。有了颠倒的心,生起贪爱而造业,就被束缚了。

 







麦彭仁波切和上师在这里讲了一个比喻,虽然妓院等是很不清净的地方,但是贪欲强烈的人还是非常欢喜到妓院里去,还有猪喜欢很脏的淤泥,狗非常喜欢吃不净粪等等,这些都是不干净的地方,众生非常耽著。虽然有情的身体不干净,但是众生还是互相对于身体产生了很大的贪爱心。这些都是一种颠倒的表现。

 

也有一些人,看到旁生、饿鬼等可怜的有情,发愿自己下一世转生为一只猪,啥都不用想,也不用劳作,吃了睡睡了吃,反正最后都要死,挨一刀就行了,这不是颠倒心吗?有些人觉得变成一只宠物狗非常好,很羡慕这些动物,或者觉得变成一个鬼很好,好像很自在一样,这些都是颠倒。

 

虽然想要离苦得乐,但是通过颠倒心被束缚,这是颠倒当中的颠倒,为什么本来是下劣的,还会入轮回?就是因为颠倒心。放到我们自己身上来,自己现在为什么还在轮回当中?因为我们内心的颠倒还没有去掉,因为我们的颠倒心还是认为轮回是常乐我净的,所以被轮回当中的种种因素束缚,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无明、我执存在。

 

这是众生流转轮回的关键,如果想要彻底离苦得乐,必须要通过佛法的观点才能做到,其他的世间法没办法离苦得乐,只有修行佛法才可以得到这个果。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要彻底颠覆轮回的根本来源,这就是一种颠倒的束缚。如果我们不注意学习十二缘起、出离心、菩提心、空性等等,还是颠倒的心在引导我们,不是智慧、佛法引导。因为我们还是认为轮回可爱、自他的身体清净,认为有自在,可能还是以为有我存在,或者这些法是坚固恒常的。

 

如果以四颠倒心引导我们的善法,还会在轮回当中,因为这是根本的因,所以真正想要脱离轮回,就要认认真真地学习解脱的观点。对于为什么轮回和怎么解脱的观点,一定要好好的学,学完之后才能区别轮回和涅槃的因,而不是把二者混淆起来,最怕的就是混淆起来。混淆之后以为自己是修解脱道,其实并不是,虽然也会有利益,但是就会浪费我们的人身,所以我们必须要以佛智来区别,经常听上师的教言,学习佛菩萨的观点。他们讲得很清楚,哪些是轮回的思想,哪些是解脱的思想,把这个界限划得很清楚,我们可以经常以法义来对照我们的心,我们是不是落在了轮回心当中,或者是不是靠近了解脱道?如果是怎么办,不是又怎么办?讲得很清楚。

 

对于我们而言,虽然现在可能还在继续生起颠倒心,但是我们还可以修正,或者现在我们所修的道本身是可以修正的。有一个前提是一定要认真的学习佛陀的教言,否则我们也没办法去辨别。

 

“生因若彼无,其即不投生”,“生因若彼无”,投生轮回的因是什么?就是刚刚我们讲的我执,还有烦恼。我执是认为我是有的,有时认为我是烦恼,有时认为我不是烦恼,反正就是认为我存在,或者贪嗔痴等烦恼。如果认为我存在,再加上有了贪嗔痴,这时就会流转轮回。“生因若彼无”,如果没有这个因,就不会生了,这就是随存随灭的因果关系。如果我们有了我执、烦恼就会投生。如果我们不清楚,可以看十二缘起,就会特别清楚。

 







流转轮回的因就是我执和烦恼,没有这些就不会流转。我们在做什么?现在在熏习巩固我执、烦恼,还是为了断除烦恼,而修行无我空性?这是非常关键的。佛、菩萨、阿罗汉等圣者已经把我和烦恼断尽,没有投生了,现在我们如果断尽了,也不会投生,这里简单地讲到了一下轮转、还灭的因,展开来讲就是四谛。四谛当中的集谛和苦谛是流转的因,集谛当中包含我执、烦恼和业,有了这些投生轮回就是苦谛。解脱的因果是灭谛和道谛,通过修持无我空性灭掉了集谛,苦谛不现前,这时灭谛就会现前了。

 

“生因若彼无,其即不投生”就是这样的。“生因”就是集谛,“彼无”就是没有了,如果没有集谛,“其即不投生”,苦谛也就没有了,为什么呢?不投生了,哪里还有苦呢?不管投生哪个道都是苦的,不投生就没有苦了。不管大乘小乘,从共同的解脱道而言都是一样的。这些对我们而言很重要,这个颂词讲到了轮回主要的因,以及怎样出离轮回和不投生的因,就是“生因若彼无,其即不投生”。

 

我们的修行要调整,以前没学习,或者不明确之前,修行的方向还是糊里糊涂的,觉得自己好像是在修行,在发愿菩提心,做一些积资净障,也在听密法等等,但是内心当中对于是不是要断尽我执、烦恼方面不是很明确,都是夹杂在一起,在这样混沌的状态中修行。现在了知了之后,就要做一个区别。不管怎么样,一定要引发出离心,又回到了前行中的四加行,找到了根源之后,再去配合四加行修行,再看的时候,对于里面的内容就会很清楚。为什么要修四加行,为什么要出离?众生耽著我而投生到劣处,因为对轮回、对痛苦之处生起颠倒心生爱而束缚,如果不生贪爱就不会投生。

 

这里讲得特别清楚,只要我们有了颠倒,就会投生,即对于颠倒众生生起爱染之心。在一些中阴窍诀中也讲过,在具体投生的时候,受到业力牵引,觉得这个地方很舒适,其他地方不适合我,他去了之后就会入于劣处,受生于旁生道等阴暗的地方。这就是生颠倒心,如果具有正知正念,在很多中阴窍诀中讲,真正修了很多善法,就会选择一些天人聚集的地方,还有把自己观为本尊等等,这方面也有很多。如果自己没有正知正念,以颠倒心入胎,很有可能就会转入劣处,这里讲了很多和修行有关的问题,我们都要了知。







寅二、除诤论:

 

若未见去来。根不明不见,

如目不明者,不见轻微烟。



讲完了前面的内容之后,对方说,“若未见去来”,这个心是从前世的前世到前世,再从前世到今世,从今世到后世。如果是不断延续到现在,我们应该能够看得到前世从什么地方来,后世到什么地方去,但是这方面谁都没见过,一方面是眼睛没见到,一方面也是没有回忆起来。比如我记得昨天去了某个商场,别人说你没去当然不会同意。如果能够记得我前世流转的情况,别人再说没有前世,你也不会同意。因为眼睛没有真实看到一个人的心从此处到彼处,包括也没有回忆起来,这里主要是没见到前世的心识到中阴,中阴再到后世等等,没见到的缘故就不合理。

 

如果从我们邪见的侧面来讲,这是使用最多的,也是我们以为最有利的根据。什么根据呢?没看到。没有天堂、地狱,如果有会看得到,没看到的缘故就是没有。前后世也没有,没看到的缘故。

 

“若未见去来”,没有看到心识来来去去,从前世到今世再到后世,没有看到的缘故就没有,虽然这个观点很简单,但是对我们的影响很深刻,像世间上很多人在讲根据的时候,都是说没看到,没看到地狱、因果,没看到就没有,这个颂词主要是破一点。

 

我们分析的时候说,“根不明不见,如目不明者,不见轻微烟”。“根不明”,对于眼根不明的众生来说,他是看不到的,看不到前后世、中阴身、心识,也看不到心识。打比喻讲,“如目不明者”,就像眼睛不好的人,“不见轻微烟”,轻微的烟看不到,“轻微烟”就是很淡的烟,眼睛不好的人看不清楚。有些眼睛不好的人,稍远的地方就会一片模糊了,什么都看不到了,眼根好的人就会看得清清楚楚。招飞行员可能必须招1.5以上的眼睛,否则飞机飞到眼前才看到,像这样肯定不行。

 

一个眼根不好的人,很近的地方都是一大片模糊,什么都看不清楚;眼睛好的人,每一棵树都看得清清楚楚,这方面就是差别。不能说因为我没看到,或者看到的是一片模糊,所以根本就没有轻微烟。不是没有轻微烟,而是你的眼根不好,有局限性,看不到轻微烟。

 

在现实当中,眼根好的人和眼根不好的人走在一起很明显,别人很远就看到了你,和你打招呼:“哎,某某道友。”自己听到声音了,是谁在打招呼啊?看不清楚,嘴巴上面应付着:“你好。”脑袋里在想这是谁呀,走近了,才看清楚。哦,是你呀。眼根好和眼根不好的人有很多差别。世间当中眼睛明和不明,看得清晰和不清晰,都有差别。到底这里哪个是正量,到底是眼睛不好的人,看到的是标准,还是眼睛好的人,看到的是标准?当然是眼根好的人看到的是标准,眼根越好的人越是标准,眼根越不好的人越不是标准。如果只有两个人,0.1的和0.2的比起来,0.2的就是标准,0.5和1.0的比起来,1.0的就是标准。

 

为什么你看不到前世,看不到前世就等于没有吗?你的眼根不明而不见,不是没有而不见。如果眼根非常好,在你可见的范围没看到,可以说没有;如果你的眼根不好,不能没看到就是没有,就不能作为标准。

 

前后世的心识入胎,或者中阴身的根“不明不见”,这个根不是指世间当中最好的眼睛都没看到心识、中阴身,应该就是不存在的。可以用眼睛不好的人和眼睛好的人作比喻,但是中阴身是更细微的心识,必须是更好的眼根,或者特殊的眼根,有些地方说天人的眼睛可以看到。有些狗、马等众生的眼根很特殊,可以看到中阴或者鬼魂,有时狗莫名其妙地使劲叫,马到了一些地方就不愿走,都是这个原因。不单是一些影视剧里面可以看到,上师们也是这样说的,它们的眼睛属于鬼眼,可以看到鬼、中阴身。普通人是看不到中阴的眼根,看不到不能说没有。

 

还有一种眼根不明,是如果你没有通过修炼得到禅定,《俱舍论》中讲,如果你生起了禅定,比如生起了初禅,安住在初禅当中,通过初禅的禅定力,本来欲界粗大的四大种就变成了色界的四大种,天是色界天,你的眼根也变成了天眼,就可以看到一般欲界的人看不到的情景。眼根清净之后,就可以看到更清净的东西。因为这种物质特别薄,心识或者中阴的五蕴非常微细,所以这个不好确定。我们没看到不是没有,而是我们眼根的功能有限,这个情况一方面是说服我们的一个根据,一方面也是说服别人的一个根据。“如目不明者,不见轻微烟”,就像眼睛不明的人看不到轻微的烟、很远的文字一样,眼根好的人一眼就看到了。








纵有体微故,有于有无碍,

如水如金汞,非未见故无。



这是进一步的讨论。即便中阴身入胎是心识的延续,其实心识的延续是心识占主导的,我们要搞清楚,中阴身不单单是心识,他是一种意生身,意生身不是意识为生,而是以意识所生,或者身体像意识一样,很快可以生,很快可以灭。中阴身有没有色法呢?中阴身也有身体,这种身体很透明、微细,虽然也是一种色法,但是属于很细的色法。如果他的心识没有身体作为所依,就没有办法安住。死亡的时候,通过心识突然显现一个中阴身,意生身的心很快,比如一想月球,已经到了月球,心识是很快的。中阴身是在很快的时间中形成的身体,我们现在的身体不是,必须要十月怀胎,慢慢发育,不会这么快的。化生很快,中阴身也算是化生,但是它也是有质碍的,是一种色法。

 

有些人认为,虽然中阴身有可能太细了,我们看不到,但是如果它是色法就没办法入胎,因为色法和色法之间没办法融入,所以怎么可能穿越石头、木头,穿越肉体进入母胎当中呢?因为如果是色法就会有阻碍,色法的意思就是质碍。“纵有体微故,有于有无碍”,纵然它是存在的、有质碍的,分析的时候还是可以穿越。因为它是很细的色法,比如我们在远处看到一片密林,感觉是没有缝隙的,但是走近的时候,会发现身体可以穿过去。如果色法够小,就可以从色法和色法之间的缝隙穿过去,同理虽然身体、木头、石头对我们而言很坚固,是一个整体,但是如果有一些比它们还要细的色法存在,对它来讲缝隙足够大了,就可以过去。

 

因为这是很细的物质,所以可以从看起来很坚密的物质当中穿过去,看似坚密的物质对它来讲还是很大。就像我们觉得玻璃很光滑,手没办法抓住,但是对于苍蝇蚊子来讲,上面的颗粒够大了,像攀岩一样,随便爬来爬去非常的轻盈,它们足上很细的毛抓得很稳。我们觉得整体的石头、木头,对中阴身来讲很粗,这样看的时候,“有于有无碍”,第一个“有”是有些中阴身,“于有”是对有些法来讲没有阻碍,不是所有的中阴身对于所有的法都无碍,而是说有些中阴身对有些法无碍,这是简别了有些不能穿越的地方。

 

哪些不能穿越呢?《俱舍论》中讲过,第一个金刚座不能穿越,因为金刚座是贤劫千佛成佛的地方,诸佛威德力的缘故没办法穿越。第二个母胎不能穿越,可以进去但穿不过去,进去就入胎了。既然母胎不能穿越,那是不是所有女人都不能穿越?不是。其他女人身体可以穿越无碍,如果你和这个女人之间有成为母子的因缘,有这样的业,或者你投生的因缘到了,就会入胎,穿越进去就安住了。所以叫“有于有无碍”,不是百分之百,不是对中阴身对所有的法无碍,有些法不行,绝大多数我们现在能看到的物质基本上都可以穿越。

 

在世间当中也有一些法可以穿越,“如水如金汞”,“如水”,这是世间当中的比喻,以水为喻,对于陶师刚刚捏的泥瓶来讲,水就可以穿越,慢慢渗透,就会穿越过去了。两种都是物质,水是物质,泥瓶也是物质,这是没有烧过的,水可以渗透到湿的瓶当中,这是物质可以穿越物质的一个例子。







“金汞”,水银穿越金器、阳光穿越玻璃,都是物质穿越物质。颂词当中已经讲到两种观点,第一个是不见,看不到中阴身的原因是眼根不明,第二个是中阴身也有质碍,为什么能无碍的穿越呢?如果穿越不了,就麻烦了,中阴身要投生而到处跑。有些地方讲,中阴身很难安住在一个地方,到处跑,而且速度特别快,山岩石头一下子就穿越过去了,业力所逼的时候就会投生。虽然是质碍的,但也可以穿越,对金刚座、母胎不能穿越。

 

“非未见故无”是总结,这是很重要的理论。并不是没有看到就是没有,这是对于这种破斥邪见是最敏锐的,没看到不等于没有,而是自己的能力不够。看不到的东西就是没有吗?这方面有太多的例子,比如看不到内脏、隔壁、山后的东西、电波、信号、声音等等都看不到,这些都是存在的。有很多看不到的东西,都是自己没办法经历到。如果我们通过修行,自己的眼根清净了,可以现量见到中阴从前世入胎到住胎,然后出生等等,真正有清净天眼的修行者通过清净的眼根可以看到。

 

“非未见故无”,没见到不等于没有,这个对我们来讲很重要。如果其他的理论没有记住,首先就把这个记住,这也是其中的一个理论,对于很多人来讲还是很有用的,碰到不相信前后世的人,你给他讲这些不一定马上会相信,但是至少可以让他怀疑,自己以前根深蒂固的理论也不一定对。如果现在你能通过这个理论让他怀疑一下,给他举很多例子,没看到真的没有吗?比如显微镜发明之前的细菌、很多存在的物质,都看不到,还有中医的经络,看不到,也扫描不出来。如果去扎这个位置就能起作用,它就是这样存在的,因此没看到的东西不一定没有。至少在他们产生怀疑之后,第一个可以动他们摇根深蒂固的邪见,第二个也许他们会进一步的寻找真理,佛教徒讲的有可能是对的,我去听一听他们怎么讲的,有可能通过系统地学习到这些理论,彻底遣除了邪见。

 

《成量品》当中的很多根据非常契合于我们的分别念,对打破我们邪见非常有作用。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比较敏锐,或者有力量的理论要经常性地串习,对于对治自己、别人相续当中的邪分别念,都会有很大的帮助,而且遇到这些人的时候,心中不会害怕。因为自己学习、思维过这些理论,所以能够谈论这方面的问题。如果自己没有学,或者没有通达,就不一定会有这个效果。直接来讲,因明和我们的修行是有关的,有些人说这是不是修心窍诀、直指心性?那倒不一定,但是可以从另外一个侧面帮助我们产生修行佛法的定解,这方面的作用非常巨大。

 



未完待续




 [终生学习 终生修行 终生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