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真正遣除魔障
戊三、断法的含义:
◎ 认清所断之魔
断法所要降伏的妖魔鬼怪,其实并不在外界,而在内心,也即并非外在特别可怕、有头有尾的凶恶鬼神,而是内心的我执。实际上,这才是最严重、最可怕的魔鬼——断法的所断对境。
外境错觉显现为鬼神的形象,乃至让我们感受痛苦和快乐,也都是由没有根除我执、我所执的傲慢而产生的。
玛吉拉准空行母说:“有碍无碍魔,喜乐傲慢魔,其根为慢魔。”所谓有碍魔,就是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显现的鬼神、地水火风、疾病等灾难。所谓无碍魔,就是我们内心的贪嗔痴等八万四千烦恼,虽然它们没有形体,但却具有极大的危害性。所谓喜乐魔,就是自认为自己的修行、上师等各方面都是最好的,从而生起欢喜的执著。所以,不要天天对自己的修行验相沾沾自喜、到处宣扬,否则容易着魔。藏地俗话也说:“笑得太开心的小孩,很快就会哭起来。”所以,我们对上师、佛法的信心等,也没有必要到各个地方都宣扬,自己了知就可以了。所谓傲慢魔,就是我执,比如觉得自己如何如何了不起等。但四魔的根本,就是内心的我执傲慢魔。这在《前行备忘录》里面也讲过。
空行母还这样说过:“众魔为意识,凶魔乃我执,野魔即分别,断彼称断者。”为什么说“众魔为意识”呢?因为众生的意识无穷无尽,一会儿产生这个分别念,一会儿产生那个分别念;而且有时意识特别可怕,实际上根本没有任何违缘和障碍,它却天马行空地胡思乱想,比如“一切人和事都是魔王的化现,包括上师和道友”、“你看柱子上面的文殊菩萨拿着宝剑要砍断我的头,这不是魔王是什么”,因此,分别意识就是特别可怕、多不胜数的魔。而凶魔就是我执,野魔就是分别。若我们断了这些魔,就是真正的断法者。
所以,所谓的断法者,并不一定非要手里拿着一个手鼓,咚咚咚地摇。当然,我们也不能对这些行为生邪见,认为这样做完全是邪法。比如尸陀林里的天葬师,该念修的断法仪轨还是要如法念修,而且智悲光尊者等高僧大德也专门撰著了这方面的仪轨。
但我们大家,尤其是持别解脱戒的出家人,也没有必要无论到哪里天天手里都拿着托巴和人骨号,显得怪怪的,让人特别害怕。虽然这是密宗里面的特殊行为,但也要秘密而行,要懂得它的甚深意义。有些人特别喜欢到尸陀林里去拍照,有些人认为拥有人骨很好,去年我看到很多居士抢着买一串人骨念珠,有人出三千,有人出五千……这没有必要。
米拉日巴尊者也曾对岩罗刹女说过:“比你更厉之魔是我执,比你更多之魔是意识,比你更纵之魔是分别。”意思是,比你更厉害的魔是我执,比你更多的魔是意识,比你更放纵的魔是分别。可见,我执才是真正的大魔。
◎ 以断法将之断除
关于断法的分类,玛吉拉准空行母说过:“漫游险山外断法,弃身施食内断法,唯一根除义断法,具此三断乃瑜伽。”
所谓外断法,就是漫游险山,如尸陀林、特别危险的地方,并在那里修法。所谓内断法,就是以四斋的方式,将自己的身体供施上师三宝和六道众生。所谓义断法,就是唯一根除或断除所有无明迷现的根本——我执。具足这三种断法的人,就是真正的瑜伽士。所以,最根本的就是要断除我执,否则,即使住在尸陀林和其他危险地方,但到晚上看到野狗,看到骨架起来行走等,也没办法住下去。
在没有断除我执之前,外境迷乱显现的魔,杀也杀不了,打也打不倒,压也压不住,赶也赶不走。就像火没有熄灭之前,烟无法灭尽一样,在没有根除内心的傲慢魔之前,由它的功用所产生的外境迷乱显现的鬼神,也不可能消失。诚如岩罗刹女对米拉日巴尊者所说:“未了魔乃心之根,似我之魔不可数,你虽劝逐我不去。”意思是,如果没有了知魔就是自己心的根本,像我这样的魔多得不可胜数,你虽然劝我出去,或驱赶我,但我也不会走。
至尊米拉日巴也说:“执魔为魔遭损害,知魔为心获解脱,证魔为空即断法。此魔罗刹男女相,未证之时乃为魔,制造障碍作损害,若证悟魔即本尊,一切悉地从汝生。”意思是说,执著魔是魔,一定会遭受损害;知道魔是自心的幻化,所有恐怖和危害都会自然而然解脱;证悟魔是空性,这就是所谓的断法。这些现男女相的魔、罗刹,在没有证悟空性之时就是所谓的魔,它们也会制造各种障碍而作损害;如果一旦证悟“魔除自心以外一无所有”,就会了知魔是本尊,那时魔不但不会作害,一切悉地都会从魔中产生。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出现“是不是有魔障”、“是不是有鬼神作害”等分别念,此时应向往昔噶当派和宁玛派的大德学习,好好运用这种机会,一定要认识自己分别念的体性——本体空性、自性光明、大悲周遍,那时魔众就变成了真正的智慧本尊。
其实,认识心的本性,对身心乃至修行都有很大利益。比如,眼前这个花,若认识它的本性是空性,对修行就有很大利益;若出现一些颠倒分别念,把它看成特别可怕的一种景象,对身心都会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人在生病时,经常会出现一些迷乱现象,(以前我认识一位不信因果的人,虽然我们经常给他讲一些魔众干扰的事,但他始终不信。后来他生了一场大病,出现了很多鬼神,从此他不但信魔还信佛。)此时一定要祈祷上师三宝,并了知是自心的光明,安住在这样的境界中,那时所有迷乱全部会消失。即使在健康时没有这些现象,也要先有准备,并常观自己的心。
摘自《前行广释》第125 课
官方公众号:zhibeifw
账号:智悲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