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念小故事 | 伴你在生命的最后一程
朗读&配乐:如一
她真的走了
没想到,人生的第一次现场助念是为自己的同修道友D。
她的最后一个生日那天,几位道友准备了鲜花蛋糕去医院为她庆生,她在病床上对着蜡烛闭目合掌祈愿。
远在外地的我看到了那张照片,照片中的D骨瘦如柴,让人心疼,但目光炯炯有神,充满信念。我对陪伴她的道友说:“我下周就去看她,让她一定等我来!”
我那时笃定地认为我能赶在她往生前见她最后一面。但,我错了。
10月6号晚上,守护在医院的道友发来消息说D可能今晚会走时。我当时像挨了一记闷棍。我的火车票是8号晚上,如果她今晚走,我插翅都赶不上了。
那天晚上,我的情绪异常低落,脾气焦虑暴躁。凌晨5点多,群里有道友发了一条简短信息:D外气已断,5点25分。
我默默看了好几遍,确信没看错。她,真的走了。
与D相关的桩桩件件小事开始在我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循环播放。
回想几次学习之后搭蹭她的车回家,为了不让我走太多路,她把车停在了摄像头下被扣分、罚款,而她对此总是一笑而过,从不让我有心理负担。
对于工作中遇到的烦恼,她偶尔会私下跟我说上几句,但从未抱怨和指责过任何人。
有时相约喝茶吃饭,她总是默默抢先买单,体恤我作为一个外地人在京城生活的不易,虽然她从未明说,但我能感知她的心。
当生命已成往事,人们最先记住的是TA生前的善心善行。
陪你最后一程
弥留之际,D坚定发愿——以佛法的方式安排助念,让道友陪她走过最后一程。
8号晚,我匆匆奔赴北京。下车后直奔医院,病房外面见到晶晶师兄,眼泪不由自主往下掉,又赶紧忍住,千言万语想说,但发现说什么都没意义,我们能够做的,就是让声声佛号和经文不间断于她的耳边,陪伴她,引领她,走过一个修行者生命里最重要最庄严的这一刻。
为D助念的是非常有经验且训练有素的专业助念人员,每两小时轮班一组,昼夜不停。助念前,负责协调的师兄会告知注意事项,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现场保持安静,杜绝任何噪音,连转经轮的吊坠都要求用餐巾纸或棉布包裹好,以免不小心碰到经筒时发出声响。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亡人现场助念,原本有些忐忑,但这些专业细节指导给了我巨大的安慰和信心。进入现场时,我们一行8人穿着庄严的海青,手持转经轮,与上一组助念人员沉静而默契地交班,没有一丝芜杂的声响。
为避免自己流泪,我没敢去看灵堂上D生前那张美丽含笑的照片,也不敢去看已经被陀罗尼被覆盖的D,只低头专注念诵仪轨。
渐渐的,心情在仪轨和佛号的加持下变得欢喜而平静。接近结束时,我已经可以坦然凝望灵堂上D美丽含笑的脸,回想我们曾一起去香港参加活动的情形,回想我们曾一次次在上师座下发下的誓言:生生世世不离师。
D,请你一定不要忘记祈祷师啊,如果你成就了,别忘了回来引导我、救助我。
我在心里默默跟她说。
不是结束,也不再是可怕的孤独
自她离开的那天起,正外出旅游的师兄们不仅尽量从四面八方赶回参加助念,而且还发起了49天极乐愿文念诵回向,甚至不太熟识的师兄也自发为D组织放生。
据几位经常参加助念的义工说,很少遇到有往生者像D这样有这么多人发心为其助念,尤其深夜场的助念,有些义工甚至连续参加两三场。
亲爱的师兄,你的调柔和包容,你的信心和精进,你所有的善行福德将我们召集在一起,让生命的结束不再是一个凄凄惨惨、孤独无助的旅途。
从来没有哪个时刻我像坐在D沉静无声的身体前那样,心中一次次强烈发愿未来要帮更多人助念,也从来没有哪个时刻像这次这样,近距离感受到生命中所谓恩爱伴侣、贴心子女、名利财富的虚无。
当生命已成往事,这些都不再有任何实义。
那天上午,在72小时的助念圆满结束后,雨停了。目送D被家属抬上殡仪馆的专车,道友们也无有遗憾地离开了医院。
三天时间,大家齐心协力打完了这一场硬仗,我们都深信,D已经抵达殊胜庄严的国度,正含笑凝望我们,也祝福着我们。
文中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