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菩提暖心电台】每个人,都过得不容易
愿你看见,
坠入泥土中的海阔天空...
人生在世,苦多乐少也是难免。印度伟大学者圣天论师将人类的痛苦归摄为两种:身苦与意苦。如颂云:“胜者为意苦,劣者从身生,即由此二苦,日日坏世间。”意思是说,上等人的痛苦,是心理上的苦受,比如工作压力、竞争忧虑、“高处不胜寒”的辛酸等;小人物的痛苦,则是身体上的苦受,比如缺衣少食、超强度劳动等。由此两种痛苦,恒时不断地损恼着芸芸众生。我们的快乐,就像一块蓝布上的小白点,只是偶尔的点缀,却不是人生的底色。
我们大多数的痛苦是因为自己的追求很高,人生的目标一直“增加”,当你没办法再加的时候,从外境上、从外在的因缘上面,你原有的这些待遇和光环会慢慢慢慢减少,这个时候我们很多人就接受不了。为什么现在很多人痛苦?有一种人是因为达不到自己最远处的目标而痛苦;有一种人不知道一切万法都是无常的,原来拥有的后来失去了就特别特别痛苦。
有些人觉得希望、快乐实在无法得到的时候,可能就会麻痹自己,或者把它遗忘。很多人逃避现实、避债,然后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寻找快乐。其实这并不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按照佛教的教义也好,按照现在世界上心理分析的理念也好,当我们遇到痛苦的时候,我们应该尽量去接受它、转化它,或者说接纳它,勇敢地面对。当你勇敢面对的时候,也许这种痛苦并不是那么痛苦,并不是没有办法解决,并不会让你痛苦而死亡,或者让你痛苦到绝路。
电影《冈仁波齐》的主题歌中,有一首叫做“无有畏惧”,里面有一句话:“坠入黑暗中,坠入泥土中的海阔天空。”当你坠落到泥土当中的时候,实际上也应该是海阔天空的。也就是说即使你已经陷入到泥潭当中,最痛苦的时候,如果你翻身过来看看,其实大海也是宽广的,蓝天也是广阔无垠的。我们要有一种随缘的心,“一切事情我都可以接受,我一定要接纳。”因为外在是变化的,我们自己的内心也是变化的,不可能永远都是一种状态当中。任何一个阶段,自己的积极性、自己的热情不能丧失。
心是无边的宇宙,可以盛纳整个世界,不要被自己的痛苦蔽障了双眼,应该多去关照他人。
——摘自整理于索达吉堪布微博
《痛苦如何转为快乐?2018年9月2日第143次网络开示》
《怎样面对痛苦——香港理工大学演讲》
(来源:智悲佛网)
电台往期音频合集:
(请长按二维码)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