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今日当精进 >> 《极乐愿文大疏释》70课 * 阅读参考 Back

《极乐愿文大疏释》70课 * 阅读参考


1

毁坏佛堂过患严重

①根据阿底峡尊者的教言,佛像、佛经、佛塔等三宝所依存在的地方都叫做佛堂。僧众聚集的经堂,像寺院的大雄宝殿、药师殿、地藏殿、藏经阁、说法堂等地方都属于经堂或者佛堂。

建佛堂能培积不可思议的福报,损坏它也有很大过患。

毁坏经堂是指把僧众聚集、讲经、说法、闻思修行的场所摧毁掉,这属于近五无间罪,过患非常严重,生生世世都会感召不幸和违缘。哪怕不毁坏佛堂,但是有故意损毁、不恭敬的心,或者带着特别恶劣的轻视心在这里睡觉、吐口水、吐痰、擤鼻涕或者把经堂的地上、墙上搞得很肮脏污秽,这些行为都要堕落恶趣。

③用刀刮取佛像上贴金的金子,实际上是占用三宝的东西,有很大过患。若拿取建造三宝所依或殿堂的物资,造成殿堂因原料不足而缩小规模等,也是与毁坏(三宝所依或经堂)的罪过相同。

④不管是在汉地还是藏地的殿堂里,不要斜靠在门、柱子、墙上,这是比较损福报的行为。如果在经堂里坐着累得不行了,就出去走一下,边念咒边在外面的路上活动一下,在外面换个姿势松缓一下,觉得差不多了再进来坐。

不要在经堂附近随便大小便。倘若家里没条件单独设置佛堂,只能把佛像放在自己睡觉的卧室里,最好拉个帘子隔开。

假如一些居士因为某种因缘涉及过毁坏三宝所依的过患,而现在经济条件允许,可以把钱再送到当初的寺院,用到寺院或者佛像的维修上,有机会也积极参与造塔、造像、造经堂的善行,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过患,与此同时,自己也要好好忏悔。作为凡夫人,谁也说不清楚自己往昔有没有造过这个罪业,所以还是要励力忏悔。


2

舍法罪过患严重

舍法罪有两层含义:一个是从违背誓言的角度来讲;一个是从舍法的角度来讲。

第一类舍法罪是指以殊胜的对境三宝、庙宇殿堂、经典论典三所依等作证,却违背誓言。

A.平常说“老天作证”,这属于天尊为证,违背了誓言也有很大过失。要塑造天尊身像才能弥补过失,否则就算欺骗、舍弃了本尊。

B.人们为了小事也作大量盟誓,这是言而无信的征相,体现出自己内心的狡诈和谄狂。一个对自己身语意很负责的人,讲出来的话都是很可靠的,说到都能做到,他不会用盟誓让别人诚信自己。

C.自食其言的增上果成熟于外境上:土地贫瘠,食物无营养,恒常遭受四大的灾难。成熟于自身:福力薄弱。

福德深厚的人就能心想事成,福力薄弱的人心想事皆不成。一个人的人格跟他的福德有很紧密的关系。人格完善了,福德就圆满。完善的人格是学佛的基础,在贤善人格的基础上才有出离心、菩提心,才有修学密法得道成就的机会。一个说话不算数、人格不完善的人很难成就。

D.我们在承诺之前一定要先观察好、思考好自己能不能帮他或者是否能做到这件事情,然后再承诺。如果确定这件事情可以帮助别人完成,答应了无论如何都要完成;如果不确定一定能把这个事情办成功,那也实话实说;如果估计自己根本做不了这个事情,就不要承诺别人,不承诺没有过失,最好不要因自食其言而毁坏善根。说话要有分寸,哪怕是开玩笑,也不能随便发誓;如果发誓,就不要开玩笑。发誓是很郑重的形式,不管是对天发誓还是对三宝发誓。

第二类舍法罪是依止了一位无有智慧、具偏袒心的上师后以贪嗔之心扰乱佛教,仅仅表面上听闻一点点法,便自以为是大修行者、受持宗派者而生起我慢,犹如盲人评说色法的贤劣一般对新旧宗派的见解、教规进行取舍破立,致使众多愚人跟在他们后面跑,随声附和,令别人舍弃正法比自己同时造五无间罪还严重。

A.舍法涉及到多种情况,包括听法时跟人家窃窃私语、说话,都属于间接舍法罪。

B.对各宗各派都要发自内心的平等恭敬,因为这些都是佛陀亲口讲的解脱道,是佛陀所讲的八万四千法门之一,虽然自己现在主修的是这一种,但是要相信其他法门都能将有缘众生引领到解脱的彼岸,所以都应诚心诚意地恭敬顶戴。这是所有佛教徒都应该有的认知。

对于佛教以外的其他外道也应该心生恭敬,因为他们也同样在走一条断恶行善的修行路,不管这条路上的见解了不了义、究不究竟,这些宗派信仰的本师、本尊都是值得我们称赞和恭敬的。我们皈依的是三宝所依的佛教内道,但是对外道的天尊有恭敬心也是合理的,并不冲突。

C.因为见解错误而导致无意中舍法,把非法认为正法,把正法当成非法给舍掉了,这依旧造舍法罪。所以学习佛法光有信心是不足够的,还需要有智慧,见解要正确。

如《经庄严论》中云:“随闻具智慧,若谤所闻法,异相无量身,愚者何定为?”“尽解直声义,生慢失智慧,舍弃诸善说,毁自嗔法障。” 有些人没有闻思到位,随着自己听闻佛法的内容依文解义,对佛法只是字面上的了知,仅用依文解义的方式去了解佛法,还认为自己已经懂得了佛法真正的意义而生起傲慢心,其实相续已经失去了智慧,自己根本没有这样的智慧力。这样的人已经舍弃了三世诸佛真正的善说,失毁了自身的善根反而去嗔恨真实的正法,产生种种让他没办法解脱的障碍。

如《因缘品》教证:“父母为所杀,国王二所净,境眷皆摧毁,彼人得清净。”这里的“父母”是指爱和取;“国王”是指阿赖耶;“二所净”是指婆罗门的坏聚见与沙门的戒禁取见;“境眷”是指八识聚。意思是要把爱、取断掉,阿赖耶的习气、坏聚见、戒禁取见也要断掉,八识聚全部清净之后,人就能得到清净的解脱,这是佛陀为了对治有些人很强烈的傲慢心,不用直接的意义给他宣说,而是用带有密义的方式进行宣说。如果直接依靠字面意义解释,就等于把父母、国王、婆罗门、沙门全部杀净之后才能解脱,这是跟佛法根本教义完全背道而驰的见解,所以不能把所有的佛法都用直接的意义去理解,否则就是失去智慧的行为,会因舍弃了很多善说、造作了舍法的过失而摧毁自己,成为解脱的障碍。

我们要常常在阿弥陀佛及其眷属前发露忏悔所造的所有舍法罪业并且立誓以后再不造作,经常生起惭愧心,这样罪业容易清净。



生生世世不离师 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 唯愿速得金刚持



往期推荐

《极乐愿文大疏释》69课 * 阅读参考

《极乐愿文大疏释》68课 * 阅读参考

《极乐愿文大疏释》67课 * 阅读参考

文字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