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幸福很近·略说忏罪》法师辅导
一
忏悔的必要
造恶业能忏悔的人是摧毁魔幢者;每个众生都造做了诸多的恶业;皈依前因为无知而造了很多的恶业;皈依之后学了教理,因为习气屡教不改,又再次造诸多的恶业,即使受完戒之后又屡屡破戒。
1、了知自己是罪人
南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地藏经》
(1)审查业障程度
通过业障的程度来审查,由小罪来推知重罪,由短时间推知长时间,由粗戒推知细戒。
(2)观察未来的果报
戒律就是因果关系。不管佛制戒还是不制戒,因果关系就在那里。就像空性一样,佛证不证悟,空性就是诸法的实相。所以一旦犯了戒之后,就要感受地狱、旁生、三恶趣等等的果报。
1)对未来的果报进行观察的时候,我们要清楚犯重戒,未来的果报会非常惨重、惨烈,所以要忏悔。
2)如果明白我们是大罪人的时候,这就是修行很好的开端。
3)我们之所以修行不能趋入,是因为我慢心高举,认为自己很不错。
4)明白自己是大罪人,对正法生起无比强烈的希求之心。
5)一旦意识到自己是个大罪人,因果真实不欺,如果没有忏悔罪业,果报定会无欺现前、未来果报惨烈,就会心忐忑不安、惶惶然想寻求一种解脱的出路,自然而然进入到前行班、入行论班,甚至后面正科系的学习,从而进入非常良好的修行轨道。就会真正意识到我们为什么学佛:学佛的目的就是要断除我们内心当中的苦果以及苦因,现前未来的光明。
(3)业障深重的表现
1)超越凡夫分别妄念的境界。
2)本有的智慧没有办法解救出来,人心日渐恶劣,生活乏味,修法长期不见进展。
3)物质极大的丰富,福报比较大,比较有钱,但是精神异常苦闷,比如患忧郁症,这些就是业障比较深的表现。
4)对佛法的信心、对众生的大悲心、对世间的出离心以及对业因果正见,根本没办法增上坚固,这也是业障重的表现。
5)有些人不仅归依了三宝,也受了别解脱戒、菩萨戒,并得到了密宗灌顶,他们也有一定的出离心和信心,但在修法过程中没有一点验相。
6)恶业的对治力薄弱,远离善知识或者遇到恶友,或到不清净的地方去,从而丧失正知正念。
7)造了很重的罪业之后,想一些事情会变得很困难。
8)对别人行善不生随喜心,就是说对别人任何善事提不起心力,无动于衷,很麻木。
9)烦恼很深重。
(4)业障重有什么过失?
1)它不但障遮蔽后世获得善趣安乐以及获得解脱的果位、使众生堕落恶趣感受痛苦,而且在今生中遮蔽行者证悟人无我和法无我空性,难以生起甚深圆满次第的三摩地等持。
2)《普贤上师言教》:相续中生起甚深道之殊胜证相的主要障碍,就是罪障、习气。
(5)为什么说由戒来生定,由定来发慧?
1)一个不守戒,不行持十善业,业障特别重的人,很难有定等持。也不能够生起空性的智慧,也不能够资粮圆满,也不能对上师生起很大的信心。处处生邪见,也不能行持头陀行,也不能行持六度万行,也不能观修广大生起次第的等持。比如现在观修金刚萨埵,不管是观想13种报身服饰,观修得不清楚,模模糊糊的。这就是尘埃过于厚重了。
2)在如来藏本性中,不存在遮蔽证悟的遮障。就像水晶本身不是尘埃,或者镜子光滑的一面不是尘埃。但是显现上由于尘埃障蔽了我们像镜子一样的心性光明,使众生很难显现出来暂时和究竟的、地道的功德,所以经常发露忏悔特别重要。
3)每天都要以正知正念观察自己,时时勤拂拭,我今天杀生、偷盗、邪淫了吗?妄语、绮语、离间语了吗?如果要想清净的、光明的镜子当中显现影像,擦拭镜面十分关键。
2、从轮回和解脱的角度分析
(1)《二观察续》中有讲:“众生本为佛,然为客尘遮,垢净现真佛。”
(2)分别心的每一个念头,都像一串念珠、河流一样不曾间断过,始终在轮转不息。
(3)怎样止息分别心?
1)证悟空性;
2)祈祷上师,修上师瑜伽;
3)通过禅宗的棒喝也可以止息分别念;
4)通过忏悔止息分别念;
5)这时候安然入定,之后观想什么都能清晰得以现前。
(4)阿赖耶和我们的法身是什么关系?
阿赖耶是轮回的基,是心的所依,法身是智的所依,是解脱的所依。
(5)阿赖耶和智慧什么关系?
是一个本体的关系。阿赖耶的本体是智慧,但是阿赖耶本身不是智慧。阿赖耶清净之后,现前大圆净智,法界体性智的时候才叫智慧。
迷和悟就在一念之间。就像做梦一样。在梦的过程中,觉得一切都是真的,产生种种喜悦恐惧,种种心情,其实醒过来之后,发现梦里面所经历的一切,一个微尘都没有,都是假的。
比喻我们正在轮回这个迷梦当中。就像我们在光滑的镜子当中出现的一点尘埃,这个尘埃不是镜子的本性。
(6)如何止息妄念?
1)依止四对治力之一,破恶力。要认识到现在经历的一切,如同厚重的尘埃,我们误以为真。迷乱颠倒于镜中月水中花。唯依佛法精进修持,深深忏悔,所有的重业、定业变成不定业;感果变成不感果,这样善根慢慢地苏醒,再不会像以前一样无动于衷,麻木不仁的状态。如忏悔得力,这一生必定能成就。
2)苏醒善根有两种相:一种是苏醒悲心,一种是苏醒空性。
3. 造恶业能忏悔者是摧毁魔幢者
(1)佛陀教化两种人,一种人从来不造恶业,叫树立佛幢者;一种人虽然会造恶业,但是他会惭愧,会忏悔,这个叫摧毁魔幢者。这两种人都叫勇健得清净者,行持佛法的人。
(2)我们一般都是后者,不可能从来不造恶业。天大的恶业抵不过一个悔字,只要会悔,真心的悔,都会有出路的。
(3)最害怕自以为是,所有的事情认为自己是对的。
4、业不是宿命论
佛陀在初转法轮中说:此是苦,汝应知,此是疾,汝应断,此是道,汝应修。佛陀不单单是教我们怎样来治疗痛苦,而是教我们怎样防止未来的痛苦。
当业果还没有成熟的时候,我们要发自内心的进行忏悔。这是多么积极的人生观!这时候能现前我们未来更好的命运。
二
忏悔的因缘
1、忏悔方式很多种
三十五佛忏悔文,八十八佛忏,三昧水忏,大悲咒,在众多忏悔因缘中,哪个最殊胜?金刚萨埵的心咒。
2、罪业忏悔需要两点:
(1)遇到殊胜的忏悔对境;
(2)发殊胜菩提心。
3、金刚萨埵法门在末法时代非常殊胜
(1)《集密意续》说:“三时诸佛之本体具德金刚萨埵六字心咒。”说明金刚萨埵是三时诸佛的本体,是具德、具足断证功德圆满的金刚萨埵佛尊。
(2)“何者耳闻此咒语名,证明曾于众多佛尊前行事,将来必定生于金刚萨埵佛刹。”凡夫人听闻这个咒语,就可以了知他肯定在前世,众多佛面前供养承侍过,并且未来必定生于金刚萨埵的东方清净刹土,蒙诸佛加持。
(3)《金光经》说:“何人千劫中,若造严重罪,一次极力忏,诸罪得清净。”千劫当中所造的佛制罪和自性罪,一次中极力的忏悔,以四对治力进行忏悔,诸罪就能得以清净。
(4)“于大乘获得定解,具备神通,拥有胜观慧眼,必定成为佛子。”
我们听闻金刚萨埵的名号,不是无因无缘,而是多生累劫在众多佛面前供养积累了大福报而感召,才能听闻到金刚萨埵的心咒。
三
能清净业障的原因
1、教证成立
(1)《金刚萨埵威猛三调伏续》中云:“若持诵此心咒十万遍,则破根本誓言亦得清净。”
(2)法王如意宝说:“现在是末法时代的话,众生的烦恼深重要乘以四倍,四十万遍就能够得以清净。”
2、心的意念非常关键
(1)上师老人家引用了美国科学家和日本的江本胜《水知道答案》来说明万法的作者是心,罪从心起将心忏。
(2)往昔一切业积在阿赖耶上,以强烈的追悔心,从心上好好的忏。忏掉我们前面的过失,并且发誓纵遇命难,以后也不造作恶业。以这样的心态进行忏悔,念诵,罪业当然可以得以清净,这就是万法唯识的观点。因为心是万法的作者,既然造恶业的作者是心,现起了强烈的忏悔心,悔过心,如同天天用抹布擦拭尘埃,尘埃早晚有一天会擦干净。
3、金刚萨埵佛尊的愿力
(1)金刚萨埵佛尊在因地时曾发过宏愿:“愿我住于罪业深重者(这个罪业深重者包括五无间罪、根本罪、破誓言者等等),若有众生持诵我的心咒而无法净除一切罪障,我决不成佛。”
(2)依靠金刚萨埵佛尊的愿力必定能满愿,我们必定能够清净所有的罪过。尤其是金刚萨埵佛尊悲悯尤为造恶业者。所以造了诸多恶业的人不要自暴自弃,殷重的祈祷金刚萨埵佛尊就能够忏悔清净。
(3)金刚萨埵佛陀有身、语、意三种加持。语的加持是依止续、意的加持,是金刚萨埵的修法。尤其末法时代,我们和金刚萨埵本尊有非常密不可分的殊胜因缘。所以在所有忏悔法中,金刚萨埵法的忏悔法是最殊胜的。是忏悔罪过的修法,也是一切本尊及上师瑜伽的修法。是一些修法本尊的本体。是本尊坛城的修法。所以这个法确实是多生累劫的大福报。不管是犯了显宗五无间罪,还是密宗密乘戒,通过金刚萨埵的修法都能够得以清净,非常殊胜。
4、遣疑答惑
(1)术业有专攻,每尊佛、菩萨发的愿是不同的,从本体来说都是智悲的本体,但是各有侧重点,度化众生的愿是不同的。要增长大悲心找观音菩萨,要增长智慧找文殊菩萨,要发财找地藏王菩萨,要忏悔业障找金刚萨埵。
(2)所以,为了相合诸佛菩萨的愿力,我们有什么样的愿就在相应的佛菩萨面前祈祷,就能现前什么样的悉地。当然念观世音菩萨也能够忏悔业障,但是金刚萨埵忏悔是最殊胜的。
(3)忏悔是无上的妙药,不管你相续当中是什么样的恶业,感召什么样的痛苦,你目前正在经历这个痛苦挣扎着,请念金刚萨埵好好忏悔恶业。
四
忏悔的方式——四力忏悔
1、四种对治力
(1)厌患对治力:对于自己所造的不善业生起后悔的心。就像吃了毒药一样,毒还没有发作,但是心里面知道肯定未来会感这个果。很厌患自己的恶业。
(2)现行对治力:在金刚萨埵佛尊面前,观想忏悔。
(3)返回对治力:发誓再也不造作恶业,就算遇到生命危险我也不造作恶业。
(4)所依对治力:有两种,外所依对治力和内所依对治力。
1)外所依对治力指的是佛法僧三宝。
①我们不单单依靠三宝来进行忏悔,包括三宝所依,如佛塔,意所依;佛经,语所依;
②寺院,身所依,这些都可以作为忏悔的对境;
③高僧大德也可以作为忏悔的对境;
④学院的大幻化网坛城都可以作为忏悔的对境。
2)内所依对治力,一定要发起菩提心来。《入菩萨行论》中云:“菩提心如末劫火,刹那会毁诸重罪。”
所依对治力,菩提心和三宝尤为重要。
2、为什么依靠四力能忏悔清净
(1)用比喻说明
1)第一个比喻,罪业就像冰山、雪山,依靠阳光可以融化。我们的罪业依靠金刚萨埵阳光的加持、发愿力、智慧力,可以遣除。
2)第二个比喻,烧焦的种子,种子可以被火烧掉。阿赖耶中的罪业种子依靠像火一样的四对治力,把种子彻底烧焦无余。一个是摧毁感果的能力,第二个是摧毁它不再转生三恶趣,罪业全部烧光,进一步而言是产生资粮道加行道能力。
3)第三个比喻,《大集经》云:“百年垢衣,可于一日浣令鲜净。”百年当中所造的不善业,依靠佛法的力量发起菩提心的缘故,如同衣服,一日一夜可以洗得干干净净。
4)第四个比喻,千年的暗室,一盏灯可以照破无明,照破黑暗。同样道理,无始以来造作的恶业,积攒在阿赖耶中,但是只要发起忏悔心,通过四对治力来进行忏悔,也能够如同一盏灯照破千年的黑暗。
(2) 罪业非实有
《别解脱经》中说:“罪性本无有,为利诸有情,忏悔四根本,五无间邪行。”罪业本来是空性的,就像尘埃是本来无中生有的。就像做梦,梦是假的。因此,证悟空性的行者能将恶业的种子和习气彻底消于法界。
(3) 罪业不是心的本性
尘埃可以覆蔽镜子,但它不能垢染镜子的光明。镜子的光明永远不可能被尘埃垢染,如同心的本性永远不可能被罪业所垢染。
3、忏悔与解脱
(1)忏悔可以解脱,解脱是指现前大圆满心的本性,究竟的解脱。
(2)所有一切能障碍我们的是业,所障碍的是心性光明。我们念金刚萨埵忏悔业障,是在自性光明的如来藏上忏悔业障。
(3)一切万法在朝朝然示现我们本基如来藏光明的显现。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但是由于众生不认知光明,有境的心出现了二取的尘埃,于是把这些清净显现,看成是不清净的。如同眼睛蒙上了尘埃或者带上了墨镜,所看到的境界全都变了。
(4)观待如来藏光明的无明叫本性真实义阿赖耶,它本性就是阿赖耶,是无明,是轮回所依。
(5)所消业障的体相是什么?
这个业障是无中而生有的,本来就没有,是通过妄心显现的。即便显现尘埃,这个尘埃的本身也是光明的,只不过有境的心不认识,把它误认为是尘埃。
1)比喻一:比如镜子里面出来一张脸,如果有境界,能看到金刚萨埵佛尊。没有这样的境界,看到的是一张漂亮的脸蛋,产生一种傲慢之心,这时候就被蒙蔽了。
2)比喻二:就像眼前出现一朵花,其实这朵花就是清净的光明心性,就是我们的佛刹。遗憾的是依靠有境迷乱的认知,这是一朵漂亮的花。所以此人就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我们真的是佛,我们见闻觉知无不是清净,但是有境的心看不到,出现了迷乱。其实我们离回家只有一步之遥,只要认知,就可以解脱。
(6)什么叫客尘?
所谓客尘从二转的角度说是本无生有的,空性的。从三转说,这个客尘就是如来藏。
(7)为什么证悟空性?
只有证悟空性,尘埃就没有了,心性光明就显露出来了。所有的业障、烦恼障蔽了我们心性光明的天空,业和烦恼的种子习气会障碍所有修行者的修行圆满和证悟空性。习气厚重之后,打瞌睡、听法听不懂,空性也不能证悟、不能感受,定解生不起来,这时候必须要消除障碍。它太厚重了,所以没办法证悟空性。
(8)一切轮涅所摄万法无不是心的本性。
我们修上师瑜伽,违缘也是上师的示现,顺缘也是上师的示现,谩骂的心是上师的示现,获得财富也是上师的示现。这时候你就很容易证悟心的本性。
五
具体观想
1、大圆满前行的修法
(1)在自己庸俗身体的上方,观想白色的金刚萨埵,通过念诵百字明,降下甘露而清净自相续。
(2)最后融入法界,在无缘离戏当中安住片刻。如果生起分别念的时候,又将一切器情世界观为金刚萨埵的刹土的妙用。
2、法王如意宝所造
法王如意宝是意伏藏法,观想金刚萨埵在前面虚空当中,依靠四对治力进行忏悔。
3、两种修法异同
(1)内外修法不同
大圆满前行的修法,是内密的修法。
法王如意宝是意伏藏法,是外续部的修法。
(2)内容不同
大圆满前行的修法,最后观想本尊融入、放光等等。
法王如意宝意伏藏修法中,没有观想月轮、咒轮、也不观想咒轮的融化、降甘露,没有流出蝎子不净物。以及金刚萨埵心咒放光等过程全都没有,只是四对治力力。
所以修法内容也不同、见解也是不同。
3、念咒语的方式
有两种方式:声念和意念。
声念是发出声音来念,要断除六种过失,声音太大、太小、太快、太慢、少字或者多字这些都要断除。
意念就是有呼和吸助气的方式来念,或者不动舌根,听不到声音,用心来念,但是绝对不能说话。
在念的过程当中,离不开见解。要知道念金刚萨埵的时候,它和本尊,和大圆满的本性都是无别的。
(1)什么叫金刚?
金刚是不可分割的意思。其实就是我们心的本性。不管是胜乐金刚、喜金刚、密集金刚各个金刚,各宗派的观点,最后殊途同归,都是为了证悟心的本性。所有的一切本尊归纳起来就是金刚萨埵。在念金刚萨埵的时候,它就是佛菩萨本尊的一个本体,就是我们的心,以这样的见解来念。
(2)百字明和金刚萨埵心咒有什么关系?
如果有时间,念百字明当然很好。时间不充足,念金刚萨埵也很好,因为金刚萨埵心咒是百字明的精华。
编写师兄:定解G01
审核师兄:定解B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