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澳大利亚佛学会 >> 【大学演讲】衡量一个人成才的标准 Back

【大学演讲】衡量一个人成才的标准

索达吉堪布 澳大利亚佛学会 2019-09-19


大学演讲

2007年6月7日,毕业于哈佛的比尔·盖茨,曾应邀前往哈佛大学毕业典礼演讲。他去了之后,很坚定地告诉学生们:“我以前在哈佛读书时,学了很多经济学、政治学的新思想,也了解很多科学上的新进展。但后来才发现,人类最大的进步并不来自于这些。如今世界上的各个角落,有许多病人、读不起书的儿童、特别困难的穷人……为了解决人类的这种不平等,我们一定要关心弱势群体,真正为他们做些实事。希望你们30年后再回到哈佛,想想自己所做的一切。我希望,在那个时候,你们用来评价自己的标准,不仅仅是专业成就,而是为了改变这个世界深刻的不平等,所作出的努力。”


当然,这种不平等,有些是你自认为的,有些是前世业力造成的,但不管是哪一种,大家在步入社会后都可能遇到,所以提前一定要有心理准备。在这方面,很多老师有非常丰富的社会经验,知道人生是怎么熬过来的,本来自己的能力、智慧很不错,但因为种种原因,待遇一直不公平,以至于无法施展任何抱负……用自己的这些经验来教导学生,他们应该非常受用。否则,有些学生十分幼稚,想得特别美,觉得到了社会上可以大展身手,可真正处于那种环境中时,才发现自己眼高手低、高分低能。


现在高校招收学生的标准,唯一只看分数,但分数根本看不出一个人的能力。很多分数高的人,自以为是、目空一切,但他道德水准特别低的话,将来也不会有太大作为。


2009年,长沙市一中的学生马天之,被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等美国9所名校同时录取。原因是什么呢?他16岁时,只身赴汶川救灾,是最年轻的湖南志愿者。美国各大名校正是看上了这一点,觉得他的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很强,所以都纷纷录取他。


但我们现在,却与之相反。今年某城市有招收老师的考试,有个人曾到很多偏僻地方,当了5年的志愿者,而且专业水平相当高。原本十几所学校都想要她,但就是因为她去过偏远地方当志愿者,大家都担心她心理有点问题,最后谁都不敢要。


现在不管是招老师、还是招学生,基本上都只盯着分数看,除此之外,对个人素质、道德修养并不关心。过去孔子强调的孝顺、仁义,如今提都不提,这实在是当前教育最大的缺憾。假如不提倡道德的话,一个人分数再高,又有什么用呢?现在好多人考上研究生、博士生,就好像已经成佛了一样。其实,倘若自己人格不好,对父母不孝顺、对社会不关心、对众生没有悲悯心,那到了最后,也会变成“废品”的。


也许这些语言,个别人不一定爱听,但我确实是把所看到的现象,直言不讳地说了出来。假如你觉得不对,可以在提问时,直截了当地反驳,我一般不会生气的。我们藏传佛教有个特点,那就是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什么事情都可以说,但说了以后,对方进行驳斥时,自己要有一种承受能力。虽然我辩论不是很好,但还是想把现存的某些问题说出来,这样一来,很多同学就知道今后要关心什么了。


爱因斯坦曾经这样定义“教育”——“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可见,教育不单单是知识的累积,更需要心灵的教育、爱的教育。如果没有这个,教育就丧失了它的灵魂。即使外面的高楼大厦修得一年比一年高,也不会让人们感到满足,反而内在的欲望、攀比、嫉妒、痛苦会越来越大,道德水准越来越下滑,最终离快乐越来越远。


要知道,快乐并不是建立在物质上的。像我们藏地,因为保留着非常清净的佛教文化,人们的生活虽然不是那么富足,没有特别高级的轿车或房屋,但大家却有一颗知足少欲的心,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快乐。所以,内心的充实,有时候比拥有什么都重要。


摘自新时代需要心灵的教育——华中师范大学演讲



附:索达吉堪布大学演讲系列视频和文本链接 (请长按识别维码打开链接)




联系我们

  悉尼:

0423121173

   墨尔本:

 0401352062

      阿德莱德: 

   0401677855

       布里斯班:

      0420687876

珀斯

       0449813721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