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澳大利亚佛学会 >> 【学员分享】“抛弃故乡佛子行”——《佛子行37颂》学习有感 Back

【学员分享】“抛弃故乡佛子行”——《佛子行37颂》学习有感

17-悉尼地方果湛 澳大利亚佛学会 2017-10-23


真正要成为修行人-——佛子行的话就要远离故乡,到寂静的地方修行。因为故乡乃一切贪、嗔、痴的来源。

 

具体而言,修行正法之时,如果住在自己的家乡,最容易有三毒的侵入:

 

首先是贪心:由于和亲朋好友经常接触,我们难免会时常对父母、亲友、家属等生起强烈的贪染之心,犹如滚滚沸水般翻腾不息。特别是在大城市里,人与人之间的活动特别多,今天父母孩子过生日,邀请亲朋好友们聚在一起搞庆生会;明天亲朋好友过生日也礼貌上邀请前往为其一起庆生又聚在一起好好热闹一番。有时候,聚在一起也许是开心的;但有时候,可能为该准备送一份什么样的礼物就已经烦恼万千。整天在人情世故中轮回,今天对这个人贪执,明天对那个人贪执,犹如作茧自缚,整天被烦恼缠缚着,想修行也没办法解脱出来,甚至会越活越糟糕,更不用说有修行的机会。

 

其次是嗔心:由于我们的我执一直都很重,对嗔恨自己的人、抢夺自己财产的人、毁谤自己的人、与自己关系不好的人,生起熊熊烈火般炽盛的嗔恨,刹那间焚毁了自己的善根。特别是生活在人多的地方,越不想碰见的人出门就有可能碰见了,本来就执着而不能平静的心一下子就怒火冲冠,我们自己的自控能力又差,随时都会火烧功德林,剩下的就只有嗔心。

 

最后是痴心:我们整天生活在不必要的忙碌中,围绕着亲朋好友转。根本没有时间静下来思考自己的人生,更不用说修行了。别人做什么eH对错自己不加判断就跟着做,以为随大流就是对的。谁知道现在的社会都是颠倒的。特别是在大城市里,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都有。如果我们不修行,不学习正法,便很容易被世间不好的思想行为染污,从而丧失如理取舍所行善法、所断恶业的正知正念,取舍因果的智慧逐渐消失,无明愚痴在心的虚空中密布起来。

 

因此,故乡是贪心、嗔心、痴心的来源,贪嗔痴在烦恼中是最可怕的三大魔军,这些烦恼没有降伏之前,我们一定要抛弃故乡。

 

作为一个在家居士,有生活责任和社会责任,他还有重要的修行责任,我们怎样离开“故乡”佛子行呢?

 

索达吉堪布开示:“修行人住在山里真的很好,但对城市里的多数人来讲,要完全抛弃故乡,放弃家庭工作、孩子老婆,背着一个包前往寂静地方,恐怕是不现实的。”“不一定要远离故乡,应该尽量把时间调整好,断绝一些琐事,有条件的话弄一个佛堂,每天以比较寂静的方式来修持一段时间,或者自己看书,这也是一种远离喧闹。”


上师如意宝在美国时讲过:“你们所有的人都到山上去,可能很多条件不允许,但自己可以创造一个修行的条件,这也是远离故乡的窍诀,也是依止寂静的教言。”

 

对此,我是选择在家里给自己创造一个相对适合自己的又能和家人和谐共处的“远离喧闹修行”。

 

在与人交往聚会方面,我选择参与一些比较有正能量的聚会,譬如关于孩子的,还有增长见识的!而纯粹是娱乐的,吃吃喝喝的尽量不参与。

 

在家里,我有设了个佛桌,供奉了佛像,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做简单的早晚课,平常有空也会在佛前念诵《地藏经》等经文或咒语。由于家人不信佛,所以一般在他们睡着后,自己在安静的深夜里;或者一早起来看看相关的佛书,持咒或诵经。偶尔周末有空,还会自己在书房里抄经!对于抄经,我没有给自己规定要短时间内抄完一部经!有时候,也许只是抄一版纸,我比较喜欢感受抄经的过程带给我的那种祥和与平静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日常行为多自我反省。刚开始,先养成每晚睡前回顾的习惯,想一下一天所发生的事,总结一下哪些做得不好,要改进,例如我会常因为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和我妈妈大声吵,其实这样是不对的,我除了忏悔还要学着减少不必要的争吵!因为一旦争吵,内心就会好一段时间不能平静。除此,我还要在对峙自己的我执上努力下功夫,多提醒自己知足常乐!因为我自己觉得我执少了,计较和比较就会少,计较和比较少了烦恼就会少,烦恼少了,做事情头脑就会更清晰,效率也会高,然后就可以节省出更多时间来学佛,人也会慢慢清净。于是生活就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

 

学习了《二规教言论》以后,发现自己很多地方都还做得不如理,里面的教言时不时出现在脑海里,感觉挺好的,可以时常用来对照,然后纠正自己的行为。比如《二规教言论》里关于不放逸,就列举了很多放逸的行为,我们可以一一对照判断自己是否正在放逸,然后明白其相关的过失后进行忏悔,再按其说明的不放逸的行为进行改过做好,让自己慢慢形成好习惯!记得刚学完这一课不久,坐火车时碰到净慧师兄,下火车后说再见的时候,净慧师兄笑着提醒我说:“师兄勿放逸!”听到这句话的时候真觉得我们能遇到索达吉堪布按其用心安排的课程去跟其学佛法学二规真是太幸福了,法水如甘露般撒入心田!那一天我时不时想起并对自己讲“勿放逸”。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体会最深的就是感觉《找回最初的你》这本书值得我们反复学习。最初的我们本来就不是生活在这热闹的大城市,所以用这本书跟着索达吉堪布的指导,也许就可以尝试在故乡生活中用索达吉堪布开示的窍诀,方便巧妙安排自己的生活并从中寻找回内心中最初的我。

 

我们不要让境去转心,而要努力以心去转境,找回那颗最初的心,在修行上争取做一个身不抛弃故乡,但心“抛弃故乡”的佛子!

 

17届悉尼地方组学员 果湛




本月藏历









(向上滑动启阅)

致朋友: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