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音声海FM >> 自他相换,在这苍凉的人生 Back

自他相换,在这苍凉的人生

杨桦 音声海FM 2019-05-03

自他相换,在这苍凉的人生



朗读:圆桦     配乐:圆斌 


“有生必有死,和会当别离”。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如影随形。春光明媚可能眨眼便是晚景凄惶。


你是如此,我是如此,何人不是如此,何人能不苍凉?


读圣严法师的一篇小文《苍凉的人生》。


圣严法师说:“真正要求自己能够不苍凉、不孤单,并不是去要求外力来弥补自己和安慰自己,而是以自己的力量去弥补他人的苍凉与孤单,唯有把我自己的苍凉感彻底忘掉,自己才会从苍凉的痛苦中得到解脱。”




苍凉彻骨


那些走在修行路上的人,哪一个不曾被人生的苍凉寒到彻骨?


因为自心的寒苦,也体会了别人的寒苦,所以能够张开怀抱、伸出双手,在给予他人光热的同时也化解了自己的苍凉彻骨。


藏传佛教中一种极其重要的修心法门便是自他相换。


从前曾如何爱怜自己,今日便如何爱怜他人;从前曾如何弃舍他人,今日便如何弃舍自己。


很难,是吗?你说,他的身到底不是我的身,他的苦到底不是我的苦。


其实所谓自与他,也如彼与此一般,只是相待而言,只是习气使然。


站在这座山上看那座山,这是此山,那是彼山,站在那座山上看这座山,那是此山,这是彼山。而且,自与他的成分是完全一样的,都是从外界地水火风的四大里攫取一点点再加上父精母血各一滴,你爱自己,为什么不可以如是爱他?你弃舍了他,为什么不可以如是弃舍自己?


说到他的苦非你的苦,你可以置之不理。那足的苦非手的苦,你的手何必去拼命防护?老年的苦非壮年的苦,你又何必在壮年时积聚钱财资粮以防老来受苦?


而且,细细体察,难道你还没有意识到,你所有的快乐都从利他而来,所有的痛苦则都源自自私自利?帕绷卡仁波切在讲解《菩提道次第》时对自我的贪爱执著做了一系列比喻:


“我爱执就像是斩断善趣与解脱命根的刽子手;身背三毒之袋偷窃善业收成的盗匪;在无明田中播下恶业种子生成轮回收成的耕夫;为了谋利而冲锋陷阵的贪心汉;无始以来不曾积累一件善功德的空手裸汉;无事自扰的庸人;……世界上一切不详之事的召集者;一切不善的生源;无始以来使自己遭祸、受苦的枭头鬼。”


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也说:“世间诸灾害,所有怖畏苦;悉从我执生,留此魔何益?”


那只利益自己的凡夫习气,招感的是无尽的苦果,而佛菩萨一心利乐他人,感得的则是上妙色身、圆满眷属,无量的智慧与慈悲。如果我们想一劳永逸地消除自己的苦,那就必须将只执著于自己的心行彻底扭转过来。


“我爱执是一切衰损之门,爱他执者为一切圆满之处。”这就是菩提心修行的重点所在。


自他相换建立起来非常困难,因为它对治的是我们无始劫来的深重恶习。


但是它又简单到可以在每一次的呼吸里完成。


既然我们的分别心那么重,那就先从我们最爱的人开始好了。我会想象女儿站在我面前,而我的每一次吸气都将她可能遭受的一切病苦、罪障、垢染全部移取到自己身上,我的每一次呼气都在把自己的财富、快乐、功德奉送给她。


慢慢地,面前观想的这个人可以扩大到我们所有的亲属、所有从前不大在意的人,直到所有深深伤害过我们的人。


拔除他们的一切痛苦,圆满他们的一切快乐,这就是慈悲。


不断地以智慧和慈悲滋养、强化这颗心,这就是修行。


因为修行,而在这苍凉的人生中成为别人的光热,也融化了自身所有的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