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演讲】禅修的意义
大学演讲
来到悉尼,我发现这里很多人非常喜欢锻炼身体。也许是这里的蓝天、大海、新鲜的空气,以及自由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使得人们乐于在户外跑步、散步、遛狗……做各种轻松、愉悦的活动。其实不仅是这里的人,世界其他地方的很多人也热衷于强身健体,希望以此能获得健康和快乐。
不可否认,爱护身体,不论对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非常有必要。不过人的快乐,不仅与身体有关,与心灵也密切关联。诸如增长内心的智慧、锻炼坚强的品格、培养慈悲的心地,也是快乐之源,所以提升心灵也非常重要。
而且从某个角度看,身体的锻炼,只能让我们今生中获得健康,而内心的修炼,却可以带来更长远的快乐。
那么如何修炼内心呢?方法相当多,尤其是禅修,如今在宗教场所、高等学校以及各种社会团体中,越来越受到欢迎。
禅修可以让心变得宁静、祥和,这对每个人都有重要意义。在如今的时代,人们常常不由自主陷入贪心、嗔心等情绪中,由此导致说出的话、做出的事,都不尽合理,如果能修持禅定,就可以避免负面心态,保持内心的清净与安宁。
说到禅修,一般人会马上想到“坐禅”——坐着而修禅,这确实是一种重要形式,也比较容易行持。不过禅修并非只有这种形式,“动中禅”也是一种方式。
当然,要在走路、吃饭以及其他行为中不离禅修,会比较困难,但是佛经中也介绍了这种禅修的原理。比如佛陀在《大念住经》中讲:“于行时,了知:‘我在行。’于住时,了知:‘我在住。’于坐时,了知:‘我在坐。’于卧时,了知:‘我在卧。’此身置于如何之状态,亦如其状态而了知之。”所以,不仅身体安坐一处时,可以保持禅境,进行各种室外活动时,也可以不丢失觉照。
“动中禅”的修行很有必要,因为大多数人没有机会一直打坐,那么在开车、走路、上班时,如果能这样修,也会让自己受益匪浅,因为一旦内心能很好地安住,面对生活的逆缘时,即使控制不住情绪,也不会发作得很猛烈。
摘自动中禅——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演讲
本月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