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 · 心
来自RBQ大学演讲伏藏法的金刚语
健康之道
方法总结
有个成语叫“助人为乐”,这种说法很有道理。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在帮助他人过程中,自己的痛苦能明显减轻。所以,如果你感觉压力比较大,就赶快帮助他人吧。
有人或许会说:“我没钱,怎么帮助他人?”这种疑虑是没必要的。帮助他人不一定需要钱,只要有一颗善心就足够了。
美国畅销书《29件礼物:一个月的布施如何改变你的人生》中讲到: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加州的沃克女士患上了神经系统疾病,百般治疗都没有效果。后来沃克遇到一位非洲的传统医生,医生给她开了一份奇怪的“药方”——29天内捐赠29件礼物。沃克感觉很为难:“我连床都不能起,怎么给别人送东西呢?”医生启发说:“礼物不需要是物质的,说一些关爱的话语也算礼物。”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沃克开始每天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布施。29天后奇迹出现了,她的健康明显好转,工作和生活也开始步入正轨。
和沃克女士一样,许多人本着一颗善心,投身于帮助他人,最终带来的都是对自身的救治。
利他心是治愈痛苦的无上妙药,大家应当培养这种善心,并在生活中将其发挥出来。在此过程中,不一定付出多少金钱和实物,哪怕为别人做一件小事,说一句关心的爱语,甚至献出一份善意的表情,都是可以的。
相反,对自我的爱执则是痛苦的根源。这一点不难理解:看看人们的眼泪,除了真正的菩萨和奉献者以外,大多都是为“我”流的,很少是为他人流的。
有些女孩特别爱哭,她们是为非洲的饥童哭泣吗?是为遭受飓风的美国人哭泣吗?恐怕不是。她们哭泣,原因不外乎如此:“你为什么对‘我’不公平?”“你为什么对‘我’不好?”……
在佛教中,利他的善心被称为慈悲心,这种善心对人类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人如果没有慈悲心,不管走到哪里,别人都会对他敬而远之;而如果有了慈悲心,不论身处何方,都会得到别人的恭敬和爱戴。
慈悲心具有永恒的价值。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无数种思想,时至如今,许多思想已被淘汰,而慈悲的理念不仅没被淘汰,反而愈加焕发出勃勃生机。
我们应该想尽办法生起慈悲心。
有一篇祈祷文叫《自在怀业祈祷文》,不知道大家会不会念,会念的我们一起念一遍。
这篇祈祷文相当殊胜,可以说,在如今这个末法时代里,念诵它对我们的身心健康、事业发展等各个方面,都有不可思议的加持力。
健康
方法总结
心灵的修行,归根结底是让心获得平静。生活中的烦恼、焦虑、恐怖等,都是我们的分别念造成的,如果心能当下平静,很多事就能想开,很多快乐也能得到。
不知道在座各位有没有禅修,阿尔卑斯山下就有很多基督教、佛教的修行者,常年一个人在山洞闭关。城市里的人不一定能像他们那样,但禅修是很有意义的,不管选择哪个宗教,都可以在生活中练习。
有一种禅修,是不执著任何外境,让心定下来;还有一种禅修,是通过持诵咒语得到禅定。美国密苏里大学曾经做过研究,发现持咒的人,脑电波和普通人有很大差别、身体血凝度下降、血液循环非常畅通,这都是持咒的利益。
我们可以持诵的咒语有很多,其中观音菩萨的心咒“嗡玛尼贝美吽”,早在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前就存在,它不仅是佛教的,也包含了其他宗教和世间真理的精华。如果你们希望得到身心健康,就念诵“嗡玛尼贝美吽”,早上起床之后、晚上入睡之前,尽量持诵这个咒语,很多胡思乱想的杂念和情绪,都可以慢慢平息,让心变得澄清。
它可以称为精神的妙药。这个世界有各种药:西药、中药,有没有法国药?应该有吧,本地的一些传统药,比如草药,可以说是“法药”吧?(笑)这些是治疗身体疾病的。而心灵也有“药”,像各种宗教的祈祷,包括咒语、仪轨等, 没信仰的人不一定知道这些“疗效”,有信仰的人自会懂得它们的价值。
如果有人问,藏地的老年人也好、年轻人也好,都那么快乐,秘诀是什么?我会回答:“嗡玛尼贝美吽。”因为他们都在持诵观音心咒。
这个咒语有无量功德。那天我在意大利的都灵博物馆, 看到来自西藏的一本15 世纪的书,记载了很多观音心咒的功德。这些在短时间内肯定说不完,希望你们有兴趣的人, 去查看、去研究。
从某个角度看,身体的锻炼,只能让我们今生中获得健康,而内心的修炼,却可以带来更长远的快乐。
那么如何修炼内心呢?方法相当多,尤其是禅修,如今在宗教场所、高等学校以及各种社会团体中,越来越受到欢迎。
禅修可以让心变得宁静、祥和,这对每个人都有重要意义。在如今的时代,人们常常不由自主陷入贪心、嗔心等情绪中,由此导致说出的话、做出的事,都不尽合理,如果能修持禅定,就可以避免负面心态,保持内心的清净与安宁。
说到禅修,一般人会马上想到“坐禅”——坐着而修禅, 这确实是一种重要形式,也比较容易行持。不过禅修并非只有这种形式,“动中禅”也是一种方式。
【提醒】行持任何点滴善法,要以三殊胜摄持哦~
文字整理 | 一心一意
排版 | 一心一意
图片 | 一心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