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智悲讲堂 >> 自我都是假的,烦恼还能当真? Back

自我都是假的,烦恼还能当真?


生活的每一个轮回,每一个人都会有烦恼焦躁的时候。路上堵车、客户爽约、孩子生病、夫妻吵架、项目延期、投资失败, 似乎每件事都可能让我们心情起伏、 感觉无比糟糕。


亦或偶尔想出离一下烦恼境地,选择刷刷手机、看个电影、快乐上短暂几个小时,或者聚几位好友、喝个咖啡、诉诉苦,暂且放松一下心怀。


再或者在网购平台下个单,快乐体现在邮寄来的路上,弥补一下有点痛苦不堪的心灵。


再不就干脆,来个说走就走的旅行、把所有痛苦统统都抛掉,明日再说明日事。


散乱之后,蜜糖背后,面对现实,那不易察觉的烦恼又会反刍上来,牵牵绊绊、萦萦绕绕。我们的人生中,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如果不能正视这些烦恼,一味怨天尤人,或散乱逃避,要想通过改变外境来让自己获得快乐,这无疑是不现实的。


佛陀已在无数轮回中,留下了博大精深的调心教法,不妨试试看,看看智者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我是假的,

烦恼也是假的——

烦恼只是一种幻化, 

哪里会痛?


从空性法门胜义的角度来观察,来看看烦恼藏在哪?


嗔心肆起时, 观察心是不是从对境怨敌身上产生的呢?根本不是。我对敌人生嗔恨心,其他人对他生不生嗔恨心呢?不一定。如果怨敌身上有烦恼的本体,应该谁看到他都起嗔恨心。因为外境色声香味或者我们生贪嗔痴的对境上面没有烦恼。


内观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上面有没有烦恼呢?也没有。每个众生都具足根,但是具足根也不一定产生烦恼。比如阿罗汉菩萨虽然具足根,但是他们没有烦恼。


根上没有烦恼,外境也没有烦恼,那烦恼会不会在根与外境之间呢?这也不可能。外境的敌人和我的眼根之间只有一个虚空,如果这个虚空是产生烦恼的因素,那任何在虚空中运行的众生都应该产生烦恼了。这也是与实际显现相违的。


除了根、境、中间以外,其他的山河大地或柱子瓶子是不是产生烦恼的因呢?也不可能是。


这样一来,通过胜义智慧的观察,自相续中虽然有时候明明产生烦恼,但它确确实实没有实质存在。


所谓的烦恼只是一种幻化而已,《大圆满禅定休息》中引用《幻师请问经》的教证说:“众生是一种业力的幻化,而这种幻化依靠佛法的幻化来进行摧伏,最后现前智慧的幻化--佛陀的果位。” 




懂得无常之理,

看开、放松、

放下、自在!


世人的痛苦,皆源于各种错误的执著,将无常的东西执著为常有,殚精竭虑想得到,无疑为一种愚痴之举。


若能懂得无常之理,对一切不会太执著,痛苦便不会那么强烈了。比如,当你明白名利的无常,一旦失去就不会觉得天崩地裂;当你懂得感情的无常,遇到变故就不会寻死觅活;当你懂得生命的无常,亲人去世也可以坦然面对。




切勿熏习烦恼,

保护心的善根。


从世俗的角度来观察,烦恼皆因两种因缘而起: 行我不欲和挠我所欲。


一旦内在执著升起时,不快乐的当下,犹如牛奶喂毒蛇一样,滋养着嗔恨心的敌人。


无论遇到任何逆境,都不要扰乱欢喜的心境,因为忧愁苦恼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使人失坏许多善根。如若过度思虑耽著,在相续中种下了贪嗔痴的种子,未来很可能坠入恶趣当中。 


倘若事情还可以补救,就没有必要生气;倘若事情已无法挽回,那生气又有什么用呢?学会放松,智慧的审视和思考,暴风雨马上就会过去。




修持自他交换,

忘掉自我,利益他众!


事情本身是一种痛苦,没有关系,只要你念头已转,就可以不把它当做痛苦,利用起来。生病可以消除往昔诸多业障,没病可以健康快乐多做善事。有钱可以上供下施,广积资粮,没钱也是种快乐,断除对财物的耽著。


人若想成功,经历苦难也是必需的。真正有智慧的人,根本不会畏惧痛苦,反而将生活中每一次磨难,转化为通往解脱的基石。



披上断惑盔甲,

精进才是自心的力量!


烦恼的可怕之处在于栖息于人的自相续中。这些痛苦全部是自心的一种显现,只要烦恼狱卒长期住在我们心中,跟我们的习气以无二无别的方式来看守着我们,我们就长期为心为己所困。


这不同于世间,世间上的坏人,亲怨没有任何可靠性,时常转变, 不可能长期加害我们。而自相续中的烦恼如不破除,则生生世世流转,无有出期!


我们要发一种誓言:乃至我没有确定摧毁烦恼这一怨敌之前,有生之年绝不能放弃精进。一旦这些智慧在自相续中生起定解,烦恼的根本和种子就会逐渐损坏,不可能再为非作歹了。



麦彭尊者的

“心情愉快法”


双目直视虚空,不执着一切二自然放松,心胸尽量放大,再这样的境界中坦然安住。然后念诵“达雅他 嗡 措姆迷勒那 德卡踏母索哈“,这个咒语念7遍、108遍都可以。如此观修,有助于我们天天好心情,人际关系趋于改善,许多不顺迎刃而解。


当我们烦恼炽盛时,可以研习应用祖师传授的种种教法,消除烦恼痛苦轻而易举。即使习气根深蒂固,无法一下子马上断除,但只要持之以恒经常串习,痛苦也迟早会渐渐离我们而去。



摘录自

《入行论讲记3 \ 第四十二课》


《入行论讲记5 \ 第七十一课》


《入行论讲记8 \ 第一百四十四课》




 友情提醒


回复"1":招聘发心人员

回复"2":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略传

回复"3":门措上师略传

回复"4":堪布简介

回复"5":智悲讲堂闻法房间

回复"6":本周课程安排

回复"7":《放生仪轨甘露妙药》

回复"8":《转经轮的功德》

回复"9":《助念往生仪轨》

回复"0000":综合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