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智悲佛网 >> 心灵方面,我们越向前行,越需要往回看 Back

心灵方面,我们越向前行,越需要往回看

智悲佛语

[10.21]

轮回是一个大苦海,超越它必须依靠船只。

我们现在已经获得了像珍宝一样的人身“大船”,

如果没有好好利用它去超越无边无际的轮回大海,

就很可能永久沉溺于业和烦恼的苦海中,

并且长期遭受痛苦的折磨,那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大圆满心性休息讲记








[10.22]

佛陀所讲的看不见、摸不到的许多现象,

比如前世后世、六道轮回、业因果,假如你觉得无法理解,

或无法直接证明,这个时候,不妨先研究一下佛教的般若思想。

若是通达了般若空性,你就会明白,能抉择如此甚深境界的,

肯定不是一般人,应该是具有超胜智慧的智者。

以此对佛陀生起信心,进而愿意通过修行去体证佛陀所讲的其他神秘道理。


《残酷才是青春》







[10.23]


我们在希求解脱的过程中,精进理当贯穿始终。

乃至没有成就之前,我们永远都要精进,

并不是学习时要精进,老了就不用精进了,也不是当上法师就不用精进了。

只要没有脱离轮回而成就,我们今生中离不开精进,生生世世也离不开精进。


 《亲友书讲记》 







  [10.24]  


虽然上师三宝没有执著,但要得到他们的加持与悲悯,


那就必须具备信心与恭敬心,这就是一种无欺的缘起规律,


就像清澈的水中能清晰显现月影,而浑浊的水中则不可能现出月影一样。


所以大家一定要反观自己,并尽量使自己真正具有恭敬之心。


《藏传净土法》


[10.25]


在物质和科技方面,古人肯定无法与现代人相比,

但心灵方面,我们越向前行,越需要往回看,

学习古人在做人、做事方面的智慧。

摘自索达吉堪布微信公众号









[10.26]



我们现在获得了人身,一定要接受佛法。


如何接受呢?首先要听课。


因为自己看书的话,虽然能懂其中的一部分,但很多人不一定能学得很正确。


所以一般来讲,有传承上师引导的修行都非常正规,这和自学是完全不同的。


《大圆满心性休息讲记》








[10.27]


如果我们对人生真理拥有正确见解,


那像工作、生活中所遇到的任何问题,肯定可以迎刃而解;


反之,假如一开始就把人生的目标定在钱财、地位上,


真正的“我”都丢失了,那又何谈“我”的幸福?


《残酷才是青春》



【推荐阅读】
生活中出现挑战时,如何用禅修应对
信仰与科技
心善,会聚集许多“正能量”
内心调柔引安乐
没有原则的人生,颠沛流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