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chings
Khenpo Teachings
Master Teachings
Tutorials
More Resources
Video Search🔍
Study Programs
GUODU
JICHU
JIAXING
RUXING
JINGTU
XUEJING
Guest Lectures (Selected)
GUODU (ADVANCED)
XIUXIN
NIANFOTANG
MIFAJICHU
YouTube Series
Recent Updates
YouTube Channels
YouTube Playlists
YouTube Video Search
Resources
Article Catalogue
Full-text Search
Wechat Official Accounts
Khenpo Weibos
Qianlong Tripitaka
Website Snapshots (External)
503 BBS (External)
503 Site (External)
Tools
Dictionary
Buddhism Dictionary
Online Offering (External)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 语言
English
简体中文
唤醒迷梦 >> 【堪布】选择与自己特别相应的一两部法
Back
« Previous
Next »
【堪布】选择与自己特别相应的一两部法
ShanZhiShi
唤醒迷梦
2024-05-22
【前行文件】讲记颜色标注&&原文分层归摄
【师言】成道最关键的是前行
【前行引导文】法王序 && 译序 && 背诵
【前行引导文】重要殊胜、分层归摄、念诵背诵
师:每天都要看大圆满前行!
前辈大德说:《前行》也是正行,甚至比正行还重要!
《大圆满前行》:一切佛法的精华,编写了“您一生的修行”!
大老师
:
希望你们每个人,
一辈子当中,
应该
主要选择一两部法进行修持。
因为:
本来法特别特别广,
你所有的法本都要拿着、所有的法本都要修持的话,
恐怕是不现实的
。所以你自己抉择,这个是自己抉择,对每一个众生而言,法都是很好的,都有让你解脱的能力,但是你要看看,对你来讲,哪个法是最重要的。所以自己在所有的法里面,选择一种特殊感情的法,我觉得这是有必要的。
在一辈子当中,发一个誓言:“我主要依靠这一部法、这两部法,三部、四部、五部也可以,这些法不管到哪里都经常看一看,心里也这么想,噢,这就是我要成佛的助伴”。自己有这个这样的依靠处,可能好一点。
不然,
法传的也很多,
自己也觉得,
这个重要,那个重要,
有时候
不知道应该如何选择。
比如,上师可能有很多,但对自己的
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唯一祈祷的对境
就是他;所有法当中,
对自他获得解脱最有利益的
,
唯一修持这一部法
。以前
华智仁波切
无论去哪,始终将《大幻化网》和无著菩萨作的《入菩萨行论释》带在身上
。
上师如意宝也是,
对《直指心性》作了很多分析,可以说一生中都把这部法当作最重要的法。
比如说
一个人,把
《大圆满前行》《窍诀宝藏论》《入菩萨行论》
这三个作为自己一辈子最主要的法,或者再加上《宝性论》,或者其他的法再加上,这样的话,一辈子当中,你经常有时候看一看。
当然,
其他的
五部大论,
这些
作为
你
修持的助缘
来对待,
这样的话,
在临死的时候自己也有一定的把握
。
我想:
在所有法当中,
选择与自己特别相应的一两部法,这是非常必要的。
不然,听到的法也很多,这个重要、那个重要,有时候不知道应该如何选择
。
其实单单以《大圆满前行》就可以成佛,
这方面不会有任何问题和困难。关键在于你是否真正去修持,
如果
不去看不去修的话,法本是法本,你就是你
。
《中论广释》
师言
:
佛陀为什么要转八万四千法轮?龙猛菩萨为何要讲《中观六论》?
是
因为众生的根基意乐千差万别,由此便会引生各种各样的分别妄念,所以需要通过不同的方法才能对治
。就像
有些道友
会对
《俱舍论》
特别有信心,依此论典自己的相续得到了很大改变;有些视
《大圆满前行》
为自己至高无上的法;还有一些认为
中观
对自己的利益非常大。就刚刚学过的
第一品十四个颂词
来讲,每位道友的
感受也截然不同,
有的人觉得第一个颂词对治自己的烦恼很有效,有的认为第十四个颂词与自己很相应。
由此可见,正是为了适应不同众生的需要,龙猛菩萨才撰写了《中论》二十七品
。
《中论》二十七品每品的所破都迥然有别,推断方法也各具特点,所起作用也各不相同
。
当然,
对
没有信心的人
来讲,不要说中论教义,即使他把佛陀三藏十二部教典全部学完,相续也不一定会改变
。但
对于有信心、有前世因缘的人来讲,学修任何一部佛教经论,对他的相续都会有很大利益
。
所以,
大家在平时说话、讲考或传法的时候,
千万不要一口断定哪个法不好、没有用
。
对某人来讲,此法也许暂时用不上,但对另一人来说,它可能就会产生很大利益。
比如,对有些
大圆满自宗根机
的人来讲,不一定必须学
《俱舍论》
,因为对他来说可能用不上,然而对有些人来讲,不一定学修
大圆满法,
因为
《俱舍论》
在断烦恼方面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所以,
大家平时说话一定要注意
。
一般来讲,
智者
说话都会非常谨慎,而
愚者
开口却会特别轻率
。
如果
随便评论,
就会造下很多语言方面的恶业
。
《入行论》第5品 师言:
有些人真的特别着急
---“我现在已经四五十岁了,好不容易遇到佛法,机会多么难得啊!所以五部大论我要同时学,弥勒五论也同时进行,显宗密宗我同时修,五加行一起来!”
这是根本消化不了的。
。大家应根据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地去修行
。当然,如果你的
接受能力比较强
,同一个时间内听三四堂课没有问题,那我也没有意见,但你要看自己有没有效果。
我
一般是要求大家主要抓一门课
,
不要这里也学一点、那里也学一点,结果什么都没有学成
。
《入行论》第8品师言:
现在
大多数人只是学佛,并不是修佛。
然而,
若没有修行、只是理论上稍微懂一点,其实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
上师如意宝在《忠言心之明点》中说:“数多佛陀诸法理,唯调众生心方便。”
佛陀所说的
八万四千法门,
归纳起来就是
要
调伏自己的心,
而
调伏心的前提必须要实修。
如果
没有长期串习,
只是稍微了解一点理论,就像治疗慢性病一样,不一定很快时间内有效果,贪心嗔心等烦恼尽管只是偶尔的客尘,
但
只有长期的修行才能清净。
因此
大家一定要下功夫,
没必要今天刚懂了一点,就认为分别念已经断尽了,
遇到悦意对境生贪时,对自己马上失去信心
。这是
不懂修行次第的表现。
真正懂得次第的人,先会从理论上下功夫,是先闻思、再修行。
(生起信心,依教奉行,如实修持)
当然,
修行有许许多多方便
,
如《妙臂请问经》云:“对治贪心修不净观,对治嗔心修慈悲观,对治痴心修缘起观。”
大慈大悲的
佛陀
给我们开示了无数的善巧方便,
通过
这些教言,一定能令我们心里可怕的烦恼魔障得以遣除。
所以,
大家在修行过程中,不要过于希望马上开悟、马上远离世间
,而
应该
先对佛法的甚深理论生起信心,然后依教奉行,如理如实地修持,
这样自相续
才会有所改变
。
【汇集&文件】入行论的学习与背诵-202402
希阿荣博堪布:这部《入行论》极为重要!
希阿荣博堪布
:
在我大约
只有七八岁时
,
村里的老人就曾说:“你将来学习佛法,必须要从《入菩萨行论》入手。”
我十六岁开始求学,
最早接触的论典就是《入菩萨行论》
。
以前,按照华智仁波切的传统,法王如意宝至少一年为四众弟子讲解一次《入菩萨行论》
,
佛学院的人都学过,无一例外
,
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
显密深广的佛法,若能全部学习当然非常好,
但
如果你没有时间闻思修任何别的法,这一生仅仅依靠闻思修《入菩萨行论》也便足够了,一定能获得解脱。
可以说,
学修此论是今生来世乃至生生世世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
【合集】一生修行的重点和归宿(01-13)
一生修行的重点和归宿:02不按次第学法的病症
益西老师:
这一生的时间很短暂,
尤其在这个时代,不抓紧很快就没时间了。
所以
一定要抓住最要紧的事。
就现阶段而言,
在修行当中
以前行最主要。
我们
要抓重点,重点首先要定在修心上。
在过去的西Zang社会,
一生修行的时间不过五年。
那
在今天看来肯定不到两年,有的甚至不到一年,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也就是说,
我们一生只有一年的时间来修行。
所谓
“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在人生的计划考虑上、在我们人生重点的认定上,
一旦发生了偏差或者没有抓住重点,那这一生很快就白白空过了。
我们都叫做
“烦恼众生”
,
有很多恶劣习气,已经串习成这个样子了。
只是宿世的一点善缘,这世跑到佛门里。
由于学法时没有谁要求你按次第,结果你很快听了一大堆,拿大法包装自己,误以为自己了不得,其实心里还是旧有的那套东西,只不过在外面包了一层佛法。由于没有人折伏你这个习气,后面就变得无法无天,没人管得了了。
前行是一生修行的重点,前行意味着完全转变你的心,最终把心全部转掉,成了能够成道的法器。
现在一般都是流于学知识,在转心上不见有什么动作,这就导致几十年学下来没什么进展。
外前行是很难的事情。
一般人都忽略过去,因为它很难,所以大家一开始都马虎了事,马上就到了内前行。
而
内前行是相当容易做假的,
真正说起来就很沉痛,做一些欺骗的行为,认为自己修了,其实连一个恭恭敬敬把头磕下去的心都没有,就想马虎了事赶紧完成。
由于
前面没基础,导致后面的心起不来,起不来就不管了,干脆数量上完成拉倒,
人就等不急了。
这都是在说很现实的话,是大家内心里的事情。
定解了“前行是我一生的功课”后,再来学法就会增加十倍、百倍的效果。
如果
观念转不过来
会造成
全局性的失误,造成的损失
将不是一般。
益西老师:
按次第来、规规矩矩修法、一步一个脚印的人非常少,千万个里面也很难找到几个。
在不依次第乱学的缘起下会出现很多情况。
比如
心始终安不下来,到处求、到处抓,有不安心的症状
。
或者
不按道轨修心,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地乱学乱修,
这就出现了
“随意症”
。
还有
“盲目症”
,
不知道这个法在什么阶段修,自己应不应修,要修多少等等,只是盲目而修
。
还有
“空虚症”
,
心里不踏实,好像没得到什么,也没出现什么修法的证相,非常空虚
。
如果学了,
听了一大堆,
好像上上下下什么都知道,但他就不知道自身上出现的问题在哪,
也不知道怎么整理
。
因为
每一个地方他都没有消化,而且不是按次第一步一步培养,
内心并没有得到成长,连最低的一步都没发生转化。但是,由于
他听到的法非常多,心里乱动太多了,就变得见解、心态、习惯等都无法整理。
◆
◆
◆
◆
◆
扫描关注
唤醒迷梦 早证菩提!
相逢很短 关注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