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大人物有大人物的痛苦,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痛苦
设使人转人,受生老病死,
浊世违缘多,人天之安乐,
犹如杂毒食,愿毫无贪求。
即使来世继续转生为人,依然要感受生老病死的痛苦,而且末法时代有许多修行的违缘;即便转为天人,也不会有真正的安乐。总之,人天的安乐犹如杂毒的食物一般,但愿我们对此无有丝毫贪执。
如果没有贪执,往生极乐世界是很容易的;如果有贪执,那就比较困难了。要消除对世间的贪执,关键是多闻思教理,通过教理这面镜子反复看:世间到底值不值得贪执?其实这个道理并不复杂,通过闻思修行佛法,很多人深深地感悟到:世间的一切,不管名声、地位还是财产,得到时就是那么回事,并没有什么可贪执的。甚至有些人并不是修行多么好,但因为人生经历比较丰富,所以对此也有一定体悟。
我们应该发愿早日生起出离心。出离心非常重要,小乘获得阿罗汉果位需要出离心,大乘往生极乐世界也需要出离心。如果一个人没有出离心,甚至临死还贪执财富、亲人等,这对自己的解脱肯定有障碍。
在这个世界上,尽管大多数人希求人生的安乐,但实际上这没有丝毫利益。即使从人又转生为人,还是要感受最初降生、中间衰老患病、最终死亡的痛苦。来到这个人间,有谁能不感受生老病死的痛苦?谁都会感受。
以财富导致的痛苦而言,腰缠万贯的富人有谋财、守财、财产毁灭的痛苦,身无分文的穷人有无财、绝望、求财的痛苦。换句话说,大人物有大人物的痛苦,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痛苦。
《中观四百论》云:“胜者为意苦,劣者从身生,即由此二苦,日日坏世间。”胜者是指具足世间圆满之人,他们经常感受内心的痛苦。
现在有些老板和领导在财富、地位、吃穿上样样不缺,可是内心有很多担忧,如害怕自己下台,害怕被别人超越,等等;也有很多希望,如想超过别人,得到更多的财富,获取更大的名声,等等。劣者是指世间的小人物,他们经常感受身体的痛苦。农民天天在田里汗流浃背地干活,牧民、工人每天也要靠卖力气维生。总而言之,所有的人日日为身心二苦所折磨,无论转生为哪种人,都没有真实的安乐可言。
我看过一篇叫《人生特别苦》的文章,文中说:为什么人生这么苦?因为人生充满了未得、得到和舍弃的痛苦。首先,人们想得到许多,如钱财、感情、地位,这就有了未得的痛苦;中间,得到后也就是这么回事,以前没有车想买一辆车,没有房子想买一套房子,可是得到手以后,坐在车里、住在房子里,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随之而来的却是保养、维护等一系列麻烦,这就是得到的痛苦;最后,得到后又要舍弃,比如觉得养车很累,又把车卖掉,这就是舍弃的痛苦。
如果以智慧去观察,就会知道世上的一切快乐都没有真实性可言。《正法念处经》云:“虽数受欲乐,得已而复失,必当皆坏灭。”意思是说,虽然人们数数得到欲乐,但得到后又都失去了,世间的任何快乐都不会长久,最终必定会坏灭。
——恭摘自索达吉堪布《藏传净土法》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普贤菩萨行愿品
每日箴言
不论做任何事,发心也好,与他人交谈也好,均以菩提心摄持,自己每天的所作所为都是尽心尽力利益众生,将众生放在首位,心甘情愿地放弃自己,这是实际修持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索达吉堪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