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来藏的第三个比喻
新春快乐
第三个比喻:
初中及最后,二障不能扰,
如净琉璃珠,恒时光照曜。
世出世间的任何有为法,都不可能初期、中期、最后完全保持一致,而是变幻莫测、有生有灭、随缘和合的,但佛性如来藏却是永恒而常住不灭的,无论初期、中期以及最后,都不会有任何变化。它的本体不会受二障的搅扰与影响。就好像清净的琉璃珠,无论是在泥土里面,还是在其它任何不清净的东西里面,无论是否加工、有未开发,琉璃珠的本体恒时如光明一般清净无垢、纯洁剔透。
所有的障碍都可以归纳为二障。所谓二障,就是烦恼障和所知障。简单地说,烦恼障就是我们的贪、嗔、痴、无明等等。所知障可分为两方面,就胜义谛而言,是指有些境界还不能完全了悟;就世俗谛而言,是指还不具备佛陀那样的神通。
阿罗汉与八地以上的菩萨都有所知障,而没有烦恼障。只有佛陀才断尽了二障,故称为全知、遍知。除了佛以外,包括十地菩萨都不可能永恒安住于根本慧定,尽管可以在根本慧定当中停留很长时间,但最终还是要从中出定,这就是所知障造成的。
从凡夫的角度而言,可以说法界被烦恼覆盖了,可以说烦恼会干扰、影响如来藏,不让它显现,但从如来藏本体的角度来说,二障是根本不存在的,万事万物都是光明的,没有烦恼障、所知障,没有众生与不清净的世界。烦恼不可能毁灭、破坏如来藏,顶多不让我们发现如来藏而已。
《宝性论》用的三个逻辑之一是说,心的本性是佛的智慧,因为佛经中有大量证据证明,佛的智慧或者如来藏、法界是永恒、常住不灭的。一个人成佛了,会显现出佛的智慧。但同时也可以推理出,那时显现出来的常住不灭的佛性现在也存在,因为它是常住不灭的,所有常住不灭的东西,都不可能在本体上有任何变化。所以佛性当下就存在于我们心里。
摘自慧灯之光8《赞法界颂》略释
- 往期回顾 -
▼
随喜关注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WeChat:cichengluozhu2015
慈诚罗珠堪布微博
http://weibo.com/cichengluozhu
慈诚罗珠堪布博客
http://blog.sina.com.cn/cichengluozhu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网站
http://new.huidengzhiguang.com
慈诚罗珠堪布喜马拉雅电台
搜索主播:慈诚罗珠堪布官方电台
慈诚罗珠堪布官方法本流通
淘宝/微店:慧灯坊
TEL : 15828578609/15528038027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