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颗钻石的约定‖150
每 日 背 诵
365颗钻石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8月19日 佛历2564年
ཆོས་རྗེ་འཇིག་མེད་ཕུན་ཚོགས་ཀྱིས།དུས་གསུམ་རྒྱལ་བ་ཐམས་ཅད་ཀྱི།།ཟབ་དང་རྒྱ་ཆེའི་ཆོས་ཚུལ་ཀུན།།བསམ་སྤྱོད་བཟང་པོ་གཉིས་སུ་འདུ།།ཉམས་སུ་ལོངས་ཤིག་སྐལ་ལྡན་རྣམས།།ཞེས་གསུངས།
法王晋美彭措:
三世一切佛,甚深广大法,
摄为善心行,有缘者当修。
大乘修行人一定要舍弃利益自己的心,因为这种自我保护、自我强壮、自我发展的意识状态就如同束缚之网一样,若未从此束缚网中跳出来,那根本算不上大乘修行人。
在发心时,应具足利益众生、希求三界众生皆得佛果的两种心态,之后行持六度万行,最后以《普贤行愿品》回向,这就是殊胜的菩提心,也是大乘菩萨所应修持的行为。
大乘修行人相续中应该具足利益众生的菩提心,而且菩提心的对境应该是针对所有众生。
《大乘庄严经论》、《现观庄严论》以及《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中讲了很多有关菩提心的分类、本体、差别、概念等道理,而这些道理已经全部在前一颂中讲述了,因此,若归纳而说,一切功德之珍宝的来源就是菩提心。
如果对所有众生——包括亲友与怨敌都能生起强烈的悲心,希望他们早日获得佛果,并且所作所为也是向这方面努力,此时可以说自相续已经具足了菩提心。
若相续中真正生起菩提心,则其所作善根永远不会耗尽,如同落入大海中的一滴水,大海未干涸之前,这滴水永远也不会消失一样,只要以菩提心摄持,所作善根乃至菩提果之间都不会耗尽。
在菩提心生起的一刹那,无论多么严重的弥天大罪也会消尽,如同劫末火出现时山河大地无余焚尽一样。如果真正生起了菩提心,那从此之后即成为名符其实的大乘佛子,也已经成为真正的菩萨。
我们当中一定有很多大乘菩萨,这一点不用神通或者其他方法观察,因为大家都想获得解脱,而获得解脱的唯一方法或最好选择就是利益众生,发菩提心,所以你们都可以称为名符其实的大菩萨。
——节选自《窍诀金钥》
回向偈
索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苦海诸有情
约好一起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