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幸福很近》学习笔记|11.略说忏罪
脉络梳理
简单脉络
一、忏悔的必要
二、忏悔的因缘
三、能清净业障的原因
四、忏悔的方式
五、具体观想
一、忏悔的必要
1、《地藏十轮经》教证说明有两种人没有所犯的罪
1)树立佛幢者:从来也不造恶业。
2)摧毁魔幢者:虽然造过恶业,但以惭愧心已经发露忏悔。
2、不造罪业非常困难
1)总说:以法王如意宝的教言说明作为一个修行人,最好是从小就不造任何恶业,但这在末法时代非常困难。
2)分说:在家人与出家人所造罪业。
(1)在家人皈依前:身、语、意造了很多罪业。
(2)在家人皈依后:犯很多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
(3)出家人:以烦恼习气所致,故意或无意中犯了戒律。
3、忏悔的必要:虽然造了罪业,但愿意在金刚萨埵面前发露忏悔。
4、未忏悔的过患:来世很可能堕入恶趣,没有解脱的机会。
二、忏悔的因缘
1、金刚萨埵法门及其殊胜
《集密意续》中云:“三时诸佛之本体具德金刚萨埵六字心咒,何者耳闻此咒语名,证明曾于众多佛尊前行事,将来必定生于金刚萨埵佛刹,蒙诸佛加持,于大乘获得定解,具备神通,拥有胜观慧眼,必定成为佛子。”即生能遇到金刚萨埵法门,这是非常殊胜的缘分。
2、未能遇到殊胜法门的过患
《百业经》、《贤愚经》记载,有可能尽管一生中精进忏悔,但却没有得以清净,来世还是要成熟果报。
3、念诵的功德
1) 对于个人:清净无始以来的罪业。
2)对于世界:遣除众生相续中的烦恼等。
三、能清净业障的原因
1、以教证说明
1)《金刚萨埵威猛三调伏续》中云:“若持诵此心咒十万遍,则破根本誓言亦得清净。”
2)法王如意宝解释教证:“以前念诵十万遍的话,现在是末法时代,必须要乘以四倍,即念诵四十万遍。”
2、发愿力:依靠金刚萨埵的发愿力。
四、忏悔的方式
依靠四对治力进行忏悔。
1、厌患对治力:首先知道自己错了,要深深感到十分惭愧。
2、返回对治力:从此以后,哪怕遇到生命危险,也不造这样的罪业。
3、所依对治力:依靠金刚萨埵,全心全意地忏悔。
4、现行对治力:观想在金刚萨埵面前,将罪业一个一个地发露忏悔出来,令所有罪业彻底清净。
五、具体观想
1、介绍仪轨
1)名称:法王如意宝《金刚萨埵修法仪轨•如意宝珠》。
2)来源:法王如意宝在莲宝湖取出的伏藏。
3)因缘:此金刚萨埵仪轨与汉地众生有殊胜因缘,将利益以汉地为主的广大众生。
2、具体观想
1)前行:皈依、发心。
2)正行:
(1)金刚萨埵佛尊和颜悦色地面对着自己,以慈悲的眼神注视着自己,以智慧的眼目凝视着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可怜众生。
(2)在其面前虔诚祈祷,同时念诵金刚萨埵心咒。
(3)一边念一边观想自己所造的一切罪业,在金刚萨埵面前忏悔。
(4)观想金刚萨埵发光上供下施,继而光和金刚萨埵融入自身,自己无始以来的罪业全部得以清净。
3)后行:回向和吉祥文。
本课重难点
1、认识忏悔的必要
最好从小就不造任何恶业,但这在末法时代非常困难。众生虽然造了罪业,但愿意在金刚萨埵面前发露忏悔可以清静罪业。
2、能清净业障的原因
依靠教证及金刚萨埵佛的发愿力进行说明。
本课教证
1.《地藏十轮经》忏悔品(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世尊告曰。善哉善哉。汝等乃能如是惭愧发露忏悔。于我法中有二种人名无所犯。一者禀性专精本来不犯。二者犯已惭愧发露忏悔。此二种人于我法中。名为勇健得清净者。……(出自百度搜索)
意思是:佛陀的教法中有两种人没有所犯的罪,一种人从来也不造恶业,称为树立佛幢者;另一种人虽然造过恶业,但以惭愧心已经发露忏悔了,这叫摧毁魔幢者,此二者均可以说是行持佛法的人,也叫做勇健得清净者。
2.《集密意续》中云:“三时诸佛之本体具德金刚萨埵六字心咒,何者耳闻此咒语名,证明曾于众多佛尊前行事,将来必定生于金刚萨埵佛刹,蒙诸佛加持,于大乘获得定解,具备神通,拥有胜观慧眼,必定成为佛子。”
意思是:三时诸佛的本体就是金刚萨埵心咒,谁能听到此咒语的名字就说明他曾承侍过众多的的佛陀,将来也必定会前往金刚萨埵佛的刹土,承蒙诸佛的加持,并获得大乘的定解,具足神通,拥有胜观智慧,必定会成为佛子。
金刚萨埵的修法如此殊胜,所以,大家能遇到如此清净的法门,缘分的的确确非常殊胜。
3.《金刚萨埵威猛三调伏续》中云:“若持诵此心咒十万遍,则破根本誓言亦得清净。”法王如意宝在解释这个教证时说:“以前念诵十万遍的话,现在是末法时代,必须要乘以四倍,即念诵四十万遍。”
意思是:如果持诵金刚萨埵心咒十万遍(法王如意宝说:在末法时代需要念诵四十万遍),破誓言罪都可以得到遣除。
在密宗当中,最严重的罪是破誓言,既然这种罪业都能清净,其他罪业就更不用说了。佛经中亦云:“何人千劫中,若造严重罪,一次极力忏,诸罪得清净。(见第10课教证)”
4.《宣说四法经》云:“菩萨若具四法,则能胜伏所造所积之一切罪业。何为四法?即厌患对治力、现行对治力、返回对治力、所依对治力。”
意思是:通过四种对治力进行忏悔就能遣除所造作所积累的一切罪业。四种对治力即是厌患对治力、现行对治力、返回对治力、所依对治力。
详细解释四种对治力:首先要知道自己错了,过去不管是杀生也好,犯戒也好,要深深感到十分惭愧,就像吃了毒药一样特别后悔(厌患对治力)。从此以后,哪怕遇到生命危险,也不造这样的罪业,若有了这种决心,罪业肯定会清净,假如实在做不到,也要尽心尽力地改邪归正(返回对治力)。然后依靠金刚萨埵,全心全意地忏悔(所依对治力)。忏悔时,最好把金刚萨埵像摆在前面,观想在其前诚心忏悔:“我某某时候造过什么罪业,某某时候做过什么恶事……”一个一个地发露出来,依靠金刚萨埵的加持,令所有罪业彻底清净(现行对治力)。
5.麦彭仁波切讲过:“胜乐金刚、喜金刚、密集金刚、时轮金刚、黑日嘎、普巴金刚童子此一切本尊实际均是金刚萨埵,十方三世诸佛归集为金刚萨埵,所有密咒明咒归摄为六字真言。”
意思是:念金刚萨埵心咒,就相当于念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及各种本尊的心咒;持诵金刚萨埵心咒,实际上是持诵了所有的咒语。
名词解释
佛幢
幢:又作脱阇、宝幢、天幢等。旗的一种,即附有种种丝帛,用以庄严佛菩萨及道场的旗帜。【《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佛幢代表兴盛佛法之义,并且能赐予加持。【《格言宝藏论释》索达吉堪布 译讲】
发露
谓显露表白所犯之过失而无所隐覆。【《佛光大辞典》(第三版)】
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
得受三戒的人,必须要严禁别解脱戒、菩萨戒和密乘戒的一切恶行。归纳而言。断除害他的一切事,即是别解脱戒;成办利他的一切事,为菩萨戒;了知三门是三金刚的自性,就是密乘戒。【《慧灯之光》慈诚罗珠堪布 著】
观想
略作想。即集中心念于某一对象,以对治贪欲等妄念。【《佛光大辞典》(第三版)】
心咒
真正胜义谛的咒,不是声音、文字、语言与符号,而是心的本性光明如来藏。【《慧灯之光》慈诚罗珠堪布 著】
末法时代
正法绝灭之意。指佛法衰颓之时代。【《佛光大辞典》(第三版)】
外器世界
即一切众生所居之世界,也叫国土世间,因国土世界形如器物,能容受众生,可变可坏故名。【《简明净土宗词典》林克智 编著】
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
所有密宗修法,可以归纳为两种: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生起次第的修法主要是通过观想佛菩萨、佛的坛城等等,从而清净现象。圆满次第的修法主要是通过气脉明点等修法证悟空性。【《慧灯之光》之《浅谈生起次第》慈诚罗珠堪布 著】
玛哈约嘎
如实开显法性之甚深、尽所宣说有法之广大的法门不可胜数……,按照不共前译宁玛派自宗大圆满的观点而言,可以分为九乘。即因三乘、外三乘、内三乘。……内三乘包括大瑜伽(玛哈约嘎)、随类瑜伽(阿努约嘎)、明点瑜伽(阿底约嘎)。【《戒律辑要》 索达吉堪布 著】
对治自相续执著器情之分别念的方法,将能依所依之器情观为刹土本尊是殊胜世俗谛生起次第,以对治能取所取之方便使业风进入中脉,任运自成七胜本体之因是殊胜胜义谛圆满次第,如此无误殊胜生圆道即是玛哈约嘎【《戒律辑要》 索达吉堪布 著】
阿努约嘎
不贪执平庸之能取所取,于无贪觉空无二无别之实相或法界与智慧双运自然本智、任运自成之自性大乐菩提心之坛城中自然安住于佛陀之密意中,此乃阿努约嘎;【《戒律辑要》 索达吉堪布 著】
发心师兄:定解G04 定解B30 定解B23
审核师兄:定解B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