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求学足迹 >> 降妖除魔的密部宝典《楞严经》| 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05) Back

降妖除魔的密部宝典《楞严经》| 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05)

求学的足迹 求学足迹 2019-10-31



降妖除魔の《楞严经》



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分享05


为了帮助大家加深巩固和拓展

降妖除魔的《楞严经》辅导课

每课设有课后思考题

希望(尤其)发愿深入研习的道友

仔细做一下

查阅资料

获得更深的智慧

本公众号的答案仅供参考



1、列举声闻众六位上首分别是谁?他们的名字来由是什么?有哪些功德特点?


答:

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拘絺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波尼沙陀等.



宣化上人释

圆瑛法师释

大智舍利弗

舍利是梵语,意思是鹙子,因为他母亲的眼睛很明亮,好像鹙鹭鸟一样,弗是子的意思,舍利是母名,即是说舍利所生之子,所以名为舍利弗。他住母胎时,就能托母亲之口,和人辩论,出生后才七岁,就能辩胜诸论师,智慧无穷,所以叫大智,他是智慧第一。


此列举常随众,上首六名、梵语舍利弗,译为鹙子,即鹙鹭,乃是鸟名,其母眼目明利,似彼乌故。弗即子也,心经译舍利子,舍利是其母名,言舍利所生之子也。在胎即能寄辩母口,出胎甫七岁,即辩胜 论师,深本已证金龙佛位,倒驾慈航,助扬法化。《阿含》:“我佛法中智慧无穷,决了诸疑者,舍利弗 为第一。”故以大智称之。

摩诃目犍连

摩诃译为大,目犍连,译为采菽氏,姓也,他的祖先,入山修道,采菽而食因以为姓。从佛出家者甚多人,故加一大字,以区别和别人不同。本来他的名字叫拘律陀,意思是无所节树,因父母年老无子,祷告于大树后便生下他,所以叫他做无节树,目犍连是神通第一。

摩诃此云大,目犍连此云采菽氐,姓也。先人入山修道,采菽而 食,因以命族。采菽氐,从佛出家者多人,故加一大字以别之。本名拘律陀,此云无节树,父母无子,祷 此树而生,即以名焉。《阿含》云:“我佛法中,神通轻举,飞到十方者,目犍连为第一。”

译作大胜,是舍利弗的舅父,最喜欢辩论,平日常和姊姊辩论,每论必胜,等到姊姊怀孕后,辩论不如姊姊,因此他知在姊腹内,必是有智慧的人,托口代辩,他恐怕将来外甥出世,自己身为舅父,辩论反输出外甥,岂不是件大惭愧的事?因好胜心强,所以便往各处学处道,以便回来和外甥辩论,那知学成回家时,外甥已跟佛出家,所以便往佛处要和佛辩论,最后辩输了,遂亦跟佛出家,拘絺罗是辩才第一。

此云大膝,即舍利弗母舅。平日与姊论议辄胜,自姊怀孕以来,论不及姊,知在胎必是智 人,寄辩母口。自念若甥出世,为舅者论不及甥,岂不大愧!由是发愤,往南天竺读十八经,四韦驮典是名智书,无暇剪爪,世称长爪梵志。学毕回国,欲与甥辩,姊云:“他已从佛出家。”乃往佛所索甥,佛令立论,谓若辩胜,当还汝甥。彼心中暗喜,所学智书,今日正好在此一显本事。但自负心太胜,与佛立 约云:“若我辩屈,自愿斩头。”佛即问曰:“汝以何为宗?”乃曰:“我以一切法不受为宗。”佛曰:“还受是见否?”自思:若受是见,自宗相违以自立不受为宗故;若不受是见,自宗则坏自己还同众见, 不应立不受宗。两头俱堕,理屈词穷,遂即逃走。走至中途,心思大丈夫一言既出,自当践约,乃返佛 所,谓言:“请取刀来,斩我头去。”佛曰:“我法无如是事。”即向佛谢罪,求度出家。《阿含》云:絺 “我佛法中,得四辩才,触问能答者,拘 罗为第一。”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

富楼那译为满愿,是父名,弥多罗尼翻译作慈女,是母名,以父母二人之名为名,所以叫满慈子。他是说法第一,善说诸法,一样经典,由他讲说,便天花乱坠,地涌金莲,令人佩服。

楼那此云满愿,父名;弥多罗尼,此云慈女,母名。双兼父母为名,简称满慈 子。《阿含》云:“我佛法中,善能广说,分别义理者,满慈子为第一。”

须菩提

译为空生,他出生时,家里的库藏财宝,都没有了,都变空了,所以叫他作空生,但过七天后,库藏财宝复现,所以又叫他作善现。父母觉得奇怪,便往问卜占卦,看看孩子将来如何?一卜之下,得到既善且吉之卦,所以又取名善吉,在金刚经上,他是当机众,明白佛所说空性的道理,他是解空第一。

此云空生,因生时,其家库藏财宝忽空,故以名焉;未几库藏复现,又名善现。其父往卜吉凶, 卦占既善且吉,故又名善吉。常修无诤三昧,过去劫中,已证青龙佛位,深本难思,佛弟子中,解空第一。

优波尼沙陀

优婆尼沙陀,译为尘性,本来是无常,本来是空,因此悟道,所以叫这个名字。

此云尘性,因观尘性空,而得道果。本经自陈圆通云:“观不净相,生大厌离,悟诸色性, 以从不净,白骨微尘,归于虚空,空色二无,成无学道,如来印我名尼陀。”





2、 什么叫缘觉辟支佛?

答:

宣化上人释

辟支

佛出世时,跟佛修十二因缘而悟道,叫“缘觉”;

无佛出世时,自己在深山幽谷中修道,春看百花开,秋睹黄叶落,观察万物自生自灭而悟道,叫“独觉”。

无学

证到四果无学位,不再前进,亦即是定性声闻;

圆瑛法师释

辟支

梵语具云辟支迦罗。今简称辟支,一译缘觉,二译独觉。出有佛世,秉佛所说十二因缘教,缘断证真者,名为缘觉;出无佛世, 乐独善寂,求自然慧,览物观化,觉悟无生者,名为独觉。慈恩云:“释尊出世,五百独觉,从山中来。”此出无佛世,住世侍佛者。《仁王经》云:“八百万忆缘觉大仙,皆来集会。”

无学

果满取证,真谛 槃涅 ,而于界内,堪称无学。






3、僧自恣日又叫佛欢喜日,又叫盂兰盆节,什么叫盂兰盆节?因缘如何?



答:

七月十五是汉地的盂兰盆节,也叫盂兰盆会。在此期间,对供僧供斋都很重视。“盂兰”是梵语倒挂、倒悬的意思,指在恶趣里倒立悬空在虚空当中,故而苦不堪言。“盆”是器皿,盛供品的器皿,“盂兰盆”即“解倒悬”的意思。


因缘:当时目犍连获得阿罗汉果位,他以天眼观察自己的母亲生于何处,结果发现自己的母亲正在饿鬼界感受痛苦(也有说是在地狱界)。于是,他用神通布施食物给母亲,结果“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母亲无法受用。目犍连使尽浑身解数也不能如愿,只好求救于佛陀。佛陀告诉目犍连:“你母亲罪业深重,纵使你神通第一,也无法解救她的痛苦。必须靠十方僧众大德威神之力才能得到解脱。”后来他按佛陀的教言,斋请十方僧众,他的母亲才得以解脱恶趣的痛苦。




 4、佛陀的声音为什么比喻成迦陵频伽鸟的声音?

答:迦陵,即迦陵频伽鸟,翻译为妙声鸟,“仙”美妙,“音”梵音。迦陵频迦就是妙声鸟,还未出壳时就会鸣叫了;出壳后声音更加和雅,令人听后愉悦欢喜,所以被称为仙鸟。


佛曾为忍辱仙人,也名大觉金仙,所以形容佛的声音好像迦陵仙鸟一样美妙,令人喜悦;同时佛的声音,遍满十方世界,只不过有缘的众生才能听见。在敦煌莫高窟壁画上有迦陵频迦的样子,我们通过思维可了知佛音具遍处、无边无际的功德。


往期课后思考题答案参考链接

(请直接点击,即可打开)


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01)

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02)

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03)

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04)





答案整理 | 写心

排版 | 一心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