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五种了知而修“视师如佛”
这样的见地,如何修持才能生起来呢?要以《前行备忘录》中所讲的五种了知而修。
第一、了知上师是佛:
即使按照不了义的观点,真正的上师也是佛的化身,是为了利益所化众生,如水月一般以缘起而显现于世间。如果把上师执为实有相状的色身,并将上师视作平凡者,就不能成为自相续生起智慧之清净近取因,如《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而且,世尊也说过,上师其实是佛陀的幻现。如经云:“阿难莫忧伤,阿难莫哭泣,末法五百世,我现善知识,饶益汝等众。”
所以,上师是佛,是显宗密宗的共同观点。
第二、了知上师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佛陀的事业,包括共同事业和殊胜事业:
就共同事业中的世间事业来说,如果上师调解是非、平息不和,这是息业;如果上师积累财富、做生意赚钱、造房子,这是增业;如果上师勾招男女,摄受多少多少人,这是怀业;即使上师显现上杀害一百个众生,也是诛业。
所谓的殊胜事业,是为一切所化众生指示三菩提解脱之道,把他们安置在解脱与遍知果位。
上师的这些事业,其实跟佛的事业是无二无别的。
第三、了知对自身而言,上师比佛陀恩德更大:
虽然过去已有众多的佛出世,现在也有释迦牟尼佛来到人间转法轮,但我们都无缘得见,未蒙度化。为了摄受刚强难化的我们,上师显示人的身份降临于世,代表诸佛,弘扬佛的精神。虽然上师的功德等佛,但对我自身而言,上师的恩德却超越了佛陀。
上师给我的利益,远非父母亲友以及世间的贤善好人所能给予。上师教我弃恶从善,树立善趣与解脱之梯;上师教我发菩提心,为我播下菩提的种子;上师以密法引导我,赐予究竟解脱。
所以,对我们来说,上师的深恩厚德胜过佛陀。
第四、了知大恩大德的上师是一切皈依处之总集:
外三宝完全集聚于上师:上师的身是僧宝,语是妙法,意是佛陀;内三根本——上师、本尊、空行的本体,也是上师;上师的意是法身,语是报身,身是化身,功德是财神,事业是护法神,乃至是浩瀚如海的坛城、皈依境的总体。
所以,修行中应该以上师为主而祈祷。否则,就像有些人对他的上师说:“我祈祷您的护法神加持我,我祈祷您的本尊加持我……”但这样不一定能如其所愿。在古代传记中也记载,当某位修行人在上师与本尊之间,选择本尊赐予灌顶时,结果本尊全部融入了上师,未得到灌顶。
因此,不论何时何地一定要了知,上师是一切皈依处的总集。
第五、了知认识到这些道理以后,如果能虔诚祈祷,无需依赖他道之缘,便可在自相续中生起证悟智慧:
明白了以上四点,确信上师是一切三宝的总集体以后,我们应当认识到,如果将上师视作真佛,发自内心地猛厉祈祷、时时祈祷,那么不需要依靠生圆次第等其他道的外缘,便能在自相续生起证悟智慧。
《前行备忘录》是多年以前翻译的。记得在译到这“五知”的时候,好几天的讲课当中我都提到:“五知很重要!五知很重要!”因此,在修上师瑜伽时,如果能了知这五点,便能真正做到视师如佛。这样在恭敬与信心当中祈祷,上师的密意与意传自然入心,那时候,不论你修什么法都将非常容易,而且不会有任何道障。
凡夫人修行,就像小船行驶在大风大浪的海上一样,时而平稳,时而又会遭到外缘狂风的侵袭,可以说异常艰难。如果不随时随地以恭敬和信心祈祷,便会不由自主地融入世间的大海。
所以,希望道友们都能熟悉这五种了知,并实地祈祷。具体的内容,你们最好看一看《前行备忘录》。《前行备忘录》的作者是阿琼堪布,他的语言看似普通,但因为上师的加持完全融入了他的心,所以字里行间都是信心与智慧的流露。对于这样的流露,我们去接受,自然有不共的加持。
同时你们也看一下,前辈大德们是怎样依止上师、祈祷上师的。相比之下,我们的依止和祈祷就太惭愧了。或许偶尔也能生起一点信心和恭敬,但又太短暂了,过段时间以后,由于前世的业力,加上魔王波旬天天“加持”,可能不仅不生信心,反而开始寻找起上师们的过失,甚至添枝加叶地诽谤、诋毁。本来自认为能得到一些佛教的知识,可是根本上出了问题以后,不仅什么都得不到,反而还毁坏了自相续,即生的一切不吉祥,来世也注定堕入三恶趣。
所以,修行的方向不能错,方向搞错了,再怎么勤奋努力,最终还是无济于事。
以上讲的五知,是《前行备忘录》的内容,下面继续讲《前行》原文。
从我们自身的角度而言,上师的恩德胜过了佛陀。
为什么呢?因为上师为我们开示一生一世能成熟解脱的深道,通过大悲加持、强力方便,完全将自己安置于金刚持地。当然,这是指利根者,利根者可以直接被安置于佛位。而其他人的话,就像值遇般若法门[ 《般若摄颂》云:“春季好时树叶落,枝不久生叶花果,谁手中得此般若,不久获证佛菩提。”]一样,依于上师值遇解脱法门以后,就像鱼被钩住了一样,虽然现在仍身处轮回,但在不久的将来,也必定会被迅速安置于解脱之地。
因此,对上师一定要心怀感恩。我们知道,如果不是佛陀的教法甘露,任何众生都无力破开无明、获得解脱,这是肯定的。所以佛的恩德无与伦比。但对我们自身来讲,诸佛智慧与大悲的光辉,不透过上师的传授与传递,又怎么进得了我们的相续呢?想一想,这种恩德,世间的父母、老师、亲朋好友,谁又能给予呢?
不承认来世与解脱的人,谁给他生命,谁给他钱财,谁给他地位,他知道感恩。但了解解脱利益的人之所以感恩上师,是因为他知道,不是遇到上师的话,他还将不断地、更深地沉溺于轮回,再费多少时日才能值遇佛法,还是个未知数。但今天因为有了上师的大悲加持,因为上师的强力方便,竟然使他轻易迅捷地趋入了解脱道。
这种恩德,这些道理,恐怕每个人只有从内心里去体会,才能明白。我的语言再多也是苍白无力,无法表达出那层真实的意义。
如果衡量上师的功德,可谓密意广大如虚空。也就是说,上师的任何行为都有很深的意义,这些深层的意趣就像虚空一样广大,无法揣测,只是到了后来才明白:“哦,原来上师那句话是这个意思!”
上师的智慧无量如大海。大海是深不可测、取之不竭的,上师的智慧也是如此,不管是甚深的空性见解,还是善巧的世间法智慧,都如大海一样广大无边。
上师的悲心猛烈如湍流。湍急的河流总是迅急不住地流淌,上师的悲心也是如此,对所有的众生,都有着强烈而不中断的救度之心。
上师的自性坚固如山王。一般人在行善时,常常被种种因缘所转动,但真正的上师善知识不会。他在一生的行持,乃至多生累世的弘法利生过程中,不论见解还是行为,一切的一切都极为坚固,如同山王。
上师视众平等如父母。世间人对家人、对亲戚朋友会关心,而不会在意不相干的人,如果是怨敌,那更恨之入骨了。但上师不会,他对天下无边的所有生命,全都一视同仁,平等地当作父母一样对待。
由此可见,上师的每份功德都不可测度。
摘自《前行广释》第133课
长按即可关注
官方公众号:zhibeifw 账号:智悲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