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悲德育 >> 享受“孤独”,改变就在当下
Back
镜中的你我他
南怀瑾先生有一问:为何大家感到生活代价很高,活得很累,烦恼很重?
先生说,“自从凯恩斯‘消费刺激生产’理论出来以后,产生了今天工商业的过分行为。在这个理论的影响下,各行各业都在千方百计引诱别人消费,将生存生活的理念彻底引到奢侈消费的方向,使大众感到生活代价很高,活得很累,烦恼很重,全世界都被催眠了。……今天的世界惟科技马首是瞻,人格养成没有了,都是乱的不成器的,教育只是贩卖知识,这是根本乱源,是苦恼之源。”
镜子是忠实的记录者,折射出众生百态——看上去人们都在追求放松的、自由的、高品质的生活,不断在朋友圈里晒最新的电影、最热的景点、最潮的Club……貌似这才是人生奋斗的模板,功成名就的体现。其实,被外界诱惑,向外驰逐已是人们现在的常态。
大家不妨停下来,分三步做一个测试,看看自己的这颗心能否静下来。
第一步,你能静下心来看得见自己此时此刻在干什吗?你会发现,心始终被外界的事物所影响牵引着。
第二步,对照一下,你吃饭的时候是在真正吃饭吗?你有欣赏过眼前美食的色香味吗?还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吃完都不知道自己吃的啥。
第三步,再来感受一下,你在陪孩子的时候,心是一个什么状态,是游走在母慈子孝和鸡飞狗跳之间,还是突然想到西红柿又涨了五毛钱?观察过吗?
只要你认真静下来,看看自己,你会发现,心始终被外界的事物所影响牵引着,它一刻也不停息地在缘着眼前的事物,发散出越来越多的念头、欲望、想法……只要你认真静下来,看看自己,就会发现,心真的好累。
庄子的智慧
相传楚王请庄子出任相国的时候,给前来的使者说了一个典故。
庄子说,“听说楚国有一个三千岁的神龟,死后尸体被放在庙堂上,受人祭拜。你说,对这只龟来说,是死后留下尸骨让人崇拜好呢,还是活在泥水里撒欢的好呢?”
使者说,“还是在泥水里撒欢比较好。”庄子说,“你们回去吧,我也选择在泥水里撒欢。”
庄子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享受孤独,就是不迎合;心灵的自由,远比名利地位重要许多。
而现在的人恰恰相反,都喜欢各种聚会、各种打卡,生怕自己被人群遗忘。每天带着攀比的心理去开始各种各样的追名逐利。最终的结果就是忙碌、焦虑、恐惧、压力、癌变等各种心理疾病和身体疾病接踵而至。其实每一次得病过程,实际都是唤醒我们回归内心的过程。
相信你也发现,身边患有各种疾病的朋友,一定在家庭或者是工作中有不好的心理状态。
我们往往会劝身边得病的朋友说,放松心情,不要想太多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等等,不都是从心理状态来帮助朋友调整吗?
那么,我们也该好好地为自己调理一下心理状态了。
“孤独”的力量
叔本华说:“只有当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孤独,那他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
我们总在说孩子不好教育,孩子不听话,不理解父母的苦心。其实,这个时候也许是我们自己的这颗心不听话了。要想让自己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来与孩子、家人以及工作相处,不妨经常给自己的心放一次假。找一个专门的时间,读书、思考、静坐,就这样独自待着,给自己补充能量,让自己以更加饱满的精力来处理各种事物。
如同一个充满沙子的水杯,要想得到澄清的水,就必须让它静下来,沉淀渣滓,才能看见清澈的水。我们人的内心,也是如此,要想心清净,就得先让心静下来,也就是定下来,这样智慧才会如清澈的水一般,自然流露出来。
享受孤独,改变就在当下,找一个时间,让自己与自己好好相处一次吧。
作者:淑淑
来源:德育行微信公众号
本文文字已获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