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今日当精进 >> 《入行论广释》101课 * 小测 Back

《入行论广释》101课 * 小测



1

关于修行之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期的修行可以调整我们的心,使其变得调柔;

B.通过修行可以证悟佛陀所觉悟的大乐;

C.众生皆苦,乐只是苦的程度相对减轻;

D.我们目前处于灭掉苦因、具足乐因的准备阶段,从这个方面讲,将来也是能得到快乐的。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C

【解析:本课第一个颂词:“故应除疲厌,驾驭觉心驹,从乐趋胜乐,智者谁退怯?”“从乐趋胜乐”,颂词的第一个“乐”,是安乐之处,或者安乐之道。“胜乐”可以理解成更快乐之处,或者理解成佛所觉悟的大乐,从快乐之道趋向于快乐之果,这个里面都是乐。轮回的痛苦是因为我们的罪业和邪见未清净,所以会感受痛苦。】






2

想要增上精进,应具备哪些直接因素?

A.实行力和控制力;

B.运用希求、坚毅、欢喜、放舍四助缘;

C.烧香磕头,念经放生;

D.断掉违品即同恶懒惰、散劣事懒惰和自轻凌懒惰。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ABD

【解析:本课第三个颂词:“故断彼违品,以欲坚喜舍,实行控制力,勤取增精进。”本颂词包括三个方面:断违品、四助缘和实行控制力,通过这三个方面让我们勤取增精进。前面已经讲过我们若要增上精进,违品一定要断掉,违品就是前面讲到的三种懈怠——同恶懒惰、散劣事懒惰和自轻凌懒惰,要断了违品才可以增上精进。烧香磕头等善法会增长我们的功德福报,但是不能直接的增上精进。】






3

为什么在成佛过程中需要非常大的精力?

A.我们要从根本上断除自他众生的一切过失,不是只是压制;

B.仅仅一种过失也需要在如大海劫的时间当中精进努力才能断除;

C.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努力;

D.精进修行可以减少我们在轮回中的时间,早日解脱出离。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AB

【解析:本课第四个颂词:“发愿欲净除,自他诸过失,然尽一一过,须修一劫海。”我们曾在佛面前发愿要净除自他众生的一切过失,但是我们要消尽每一种过失,都需要修持犹如大海一样劫数的时间,才能够断除。按照佛教的断证次第来讲,在加行道之前,所谓的断过基本上都是压制,对于烦恼都是压制,其实它的种子还在。修行人登地之后,由于证悟了一切万法的空性,烦恼就缺缘不生了,他的相续当中虽然还有烦恼的种子,但缺少了非理作意的缘故,不用刻意去压制,烦恼也不会现行。到了八地,烦恼障的种子就断掉了,再到佛地,所有所知障的种子也都断掉了。这要非常非常大的精进才可以。并且我们修行不能只为自己解脱。】









生生世世不离师 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 唯愿速得金刚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