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智悲学子 >> 学习笔记|《入行论广释》第187课 Back

学习笔记|《入行论广释》第187课

一、 科判坐标

二、 内容归摄(总义)

本品讲到证悟空性后从大的方面讲有两种功德,一是从自利角度可以平息世间八法,另一种是从他利角度对未证空性的众生产生悲心。上一节课学习了胜义中一切都不存在,根本没有得失、恭敬轻蔑、苦乐、忧喜这八法。本课接着学习本性中没有爱和所爱的人,没有人生或死,也没有亲友等,应该像寂天菩萨一样受持无我空性。同时一个人证悟后会了知没有什么可执着的,但看到众生还处在因执着而产生的痛苦状态中,就会情不自禁的产生悲心。接下来的几个颂词从今生、后世以及整个轮回的角度讲述菩萨生悲心的对境,也即众生的痛苦。本课学习的是众生于今生中艰苦为生的状态。核心内容如下:

 

一、本性中一切皆空,故当受持空性(详见颂词一)

1、爱与所爱的人不存在:爱从狭义角度讲是众生执着的感情,广义而言泛指所有的贪执。名言中它伤害了无数众生,但胜义中去寻找,能爱的人、所爱的本体都不存在,人我、法我在真性中都遍寻不得。

2、将要出生或死去的人不存在,已经出生的人也不存在:名言中众生要经历无数次生死,乃至未解脱前都不能穷尽。胜义中无论是投生或离世的有情,或是有情进入或离开的器世间也不存在。如果这两者都没有,众生的生死也就不存在,一切只是虚妄执着。

3、没有亲友与怨敌:胜义中达到无生无死的境界,世俗中还能断除对亲友的执着,达到亲怨平等的境界。

4、受持空性:既然一切如虚空般不成立,为什么不如寂天菩萨一样受持空性呢?这是寂天菩萨发愿摄持未证悟空性的众生。

 

二、众生于今生中辛苦维生(详见颂词二)

1、所有生命都想要离苦得乐,然而在追求的过程中因为诤论和欢喜的原因,频频生出各种烦恼甚至相互杀戮,而且要付出辛勤的努力以造作罪业为代价才能获得。

2、总体说众生感受以上这些痛苦都是因为业,业来自于烦恼,烦恼来自于我执,我执是因为无明,而无明是由于不了知空性。

发心师兄:定解C03 定解C65

审核师兄:定解C03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本课颂词详解及重难点分析。

阅读原文文章原始链接